《滿井游記》學習要點
自讀課文,首先結合注釋仔細疏通文字,把握課文大意。
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寫城中“余寒猶厲”的景象。
第二段寫滿井春色。
第三段抒發感受,寫此文的目的。
學習本文,思考問題。
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春天景色?
共四個方面。
首寫春水:如鏡出畫;次寫春山:如倩女梳妝;再寫春柳:柔梢披風;最后寫春苗:淺鬣寸許。山好、水好、萬物美好。
2、作者由游滿井春色,歸納出什么樣的感受,來表現了他厭棄喧囂塵俗的城市生活, 寄意山川草木的瀟灑情懷?
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文中表現作者春游滿井輕松愉快心情的句子是?
若脫籠之鵠。
4、本文作者寫春光中的人物活動極有生氣,這幾句是什么?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5、“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這幾句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從哪兩個方面寫出了“春”的信息?
修辭方法:排比(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
借代(呷浪之鱗,“鱗”代指“魚”);
從人的活動和動物的活動兩方面寫出了“春”的信息。
測試
1、下列加紅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a、飛沙走礫(lè) 汗流浹背(jiá)
b、脫籠之鵠(hú) 高柳夾堤(dī)
c、鮮妍明媚(yán) 呷浪之鱗(jiá)
d、曝沙之鳥(bào) 土膏微潤(gāo)
2、選出下列各句中加紅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 )
a、余寒猶厲(我) 土膏微潤(肥沃) 曝沙之鳥(曬)
b、呷浪之鱗(吸而飲) 天稍和(暖和) 波色乍明(始)
c、汗出浹背(濕遍) 游人尚未盛(茂盛) 泉而茗者(茶,這里作動詞,煮茶)
d、麥苗淺鬣寸許(左右) 柔梢披風(披掛) 凍風時作(起)
3、選出對修辭方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a、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比喻)
b、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對偶)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排比)
d、呷浪之鱗(比喻)
4、指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相同的兩項( )
a、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擇其善者而從之
d、泉而茗者
5、下列句子中“然”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不以為然 b、悠然自得
c、娟然如拭 d、滿目蕭然
參考答案
解析
1、b
解析:對生字詞的注音和解釋,一要注意書下的注釋,二要勤查字典,多記憶,多積累,做題時才能得心應手。a中“礫”應該讀lì;c中“呷”應該讀xiā;d中“曝”應該讀pù。
2、b
解析:對文言實詞的識記,一要注意平時的積累,二要注意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a中“余”是殘留的、剩余的意思;c中“盛”是“多”的意思;d中“披”是“分、分散”的意思。
3、d
解析:對常見修辭方法的辨別。d項中的“鱗”在這里代指魚,這句話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辭方法。
4、cd
解析:對文言虛詞的識記,要注意平時的積累。a句中“而”表示并列,b句中“而”表示轉折,cd兩句中“而”表示順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