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施效顰話語詞》教案
[教學目標]1、了解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識記并理解文中生字詞。
2、理解詞語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含義。
3、學習作者條理清楚的寫法。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語言亦莊亦諧,耐人尋味的特點。
2、學習本文結構安排條理清晰的特點。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文中“讀一九八八年《讀書》上塵元先生的連載文章《在語詞的密林里》,很感興趣。忍不住東施效顰,到密林里覽覽勝,順手牽羊,‘亂砍亂伐’一下”一句話?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
[教學時數]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提問引題:
請同學們說說“滑坡”“剎車”“軍備競賽”的本義和新產生的意義。
二、作者簡介:
作家簡介:王蒙(1934~)自然情況:當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學時參加中共領導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從事青年團的區委會工作。1953年創作長篇小說《青春萬歲》。1956年發表短篇小說《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由此被錯劃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勞動改造。1962年調北京師范學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調北京市作協工作。后任《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員、文化部長、國際筆會中心中國分會副會長等職。這時期著有長篇小說《活動變人形》、《暗殺—3322》、《季節三部曲》(《戀愛的季節》、《失態的季節》、《躊躇的季節》),中篇小說《布禮》、《蝴蝶》、《雜色》、《相見時難》、《名醫梁有志傳奇》、《在伊犁》系列小說,小說集《冬雨》、《堅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詩集《旋轉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說報告文學選》、《王蒙中篇小說集》、《王蒙選集》、《王蒙集》,散文集《輕松與感傷》、《一笑集》,文藝論集《當你拿起筆……》、《文學的誘惑》、《風格散記》、《王蒙談創作》、《王蒙、王干對話錄》,專著《紅樓啟示錄》,自選集《琴弦與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其中有多篇小說和報告文學獲獎。作品被譯成英、俄、日等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歷程,他也由初期的熱情、純真趨于后來的清醒、冷峻,而且樂觀向上、激情充沛,井在創作中進行不倦的探索和創新,成為新時期文壇上創作最為豐碩、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三、分組探究,質疑解難。
1、積累詞語:
東施效顰( ) 順手牽羊 進讒( )誣( )陷
貶( )意 謙遜( )反饋( ) 時髦( )
示瑕求疵( ) 拈( )花惹草 嗲( ) 推敲
媒妁( )之言 差強人意 懲前毖(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