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課堂實錄
生:(放開聲音,自己讀自己的)“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師:咱們就在這“看了看”里讀出了這些門道。那么,晏子說的那么多話呀,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看看晏子的那些話是怎么說的?你一邊讀,一邊劃,抓住那些關鍵的地方,體會體會,同桌之間交流交流,一會兒,我們再請你講講這些話,你又有什么樣的發現?
生進行自由討論。
竇桂梅執教《晏子使楚》課堂實錄(下)
師:其實我走了好幾桌,我都能聽見同學們的讀書聲和同學們的發現,你們真了不起,會讀書啊,誰來談談,想說哪就哪,兩位同學想說了,三名、四名、五名!越來越多了!好!請你來說說!
生:“晏子見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可是晏子這個小個子卻面不改色,冷靜嚴肅地說,從這“嚴肅”可以看出……
師:注意聽,跟著她讀一讀。
生:嚴肅。
師:她真會讀書。晏子嚴肅地說,我們聽她講,晏子怎么個嚴肅。
生:他嚴肅地說,就可以讓我們感覺到晏子說的是真話,而不是開玩笑、胡說八道,這樣就可以讓楚王相信他,齊國真是住滿了人。“嚴肅”體現出晏子的冷靜。
師:掌聲!講得挺好的,既然她談到了第二個故事,因為第二個故事中晏子不只說了一次,還說了兩次,對吧,我們圍繞這個故事繼續聊聊!你還有哪些發現?請講。
生:從晏子說的“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這句話之后,聽到楚王說“既然有這么多人,為什么打發你來呢?”如果我是晏子我肯定會噎的,但是晏子他既有話應對,而且諷刺了楚國,還說他們是下等的國家。
師:還是那句話,晏子哦,要是換了別人,肯定噎了,可是晏子還是怎么說的?
生:拱了拱手。
師:剛才哪個桌討論到這個拱了拱手的?誰來補充這點?是你吧!說吧!
生:古代向人拱了拱手,是非常有禮貌的,晏子雖然說這話是諷刺楚王,但他還是不失禮節,說明晏子講話不卑不亢,不緊不慢。
師:掌聲,剛才這個同學給你的啟發,楚王一次次地發話,晏子卻不慌不忙,我還要琢磨琢磨拱拱手,這句話里還有個“敝國有個規矩”,不光我講規矩,我國也有規矩,規圓矩方!還有,這句話說完還有哪!
生:說著他故意笑了笑。
師:我把這句話打出來,大家一起讀一讀。
生:故意笑了笑。
師:還請你。晏子不但裝著為難的樣子,拱了拱手,還故意笑了笑,他笑什么?
生:這話讓楚王上也不得下也不得,如果說晏子不好吧,說明自己國家也不好,如果說晏子好吧,自己就前后矛盾。所以晏子笑里藏刀故意笑了笑,讓楚王左右為難。
師:行!你先把這刀放著,等會我們再研究這刀啊藏的究竟是什么?好,你說。晏子笑什么?
生:從中還能看出一點,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的人去,我最不中用,晏子身材矮小,可能言善辯、有膽有識,如果他最不中用,那齊國比他好的人才就不計其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