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柳營》教學設計2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提問
三、教學步驟
(一)理解對比的寫法
指導學生認識文中人物刻畫個性鮮明,主要因為采用了對比的寫作方法。請學生找出文中具體運用對比手法的語句。
明確:本文重在刻畫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寫周亞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的筆墨用在霸上、棘門軍與細柳軍的對比上,借助對比襯托的手法,鮮明地展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具體表現為:
1、文中先寫文帝在霸上和棘門軍營的情況(“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與后面寫文帝在細柳軍營遇到的情況對比。與霸上和棘門軍的將士不同,細柳軍中士卒常備不懈、嚴陣以待。文帝在軍營中兩次“不得入”,并被守營門的官兵告知“軍中不得驅馳”。于是文帝按轡而行。由此可見,擊亞夫治軍有方,令行禁止。文帝在霸上和棘門軍營時,眾將士受寵若驚,極力討好文帝。而擊亞夫卻“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相比之下更顯出周亞夫恪盡職守、剛正不阿的性格特點。
2、文中結尾借文帝之口將霸上、棘門軍與周亞夫再作對比,稱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稱贊周亞夫是“真將軍”。
(二)探究現實意義
學生自由發言,談談周亞夫精神的現實意義。
例如:當今時代,每一位領導干部、國家公務員,甚至工程設計師、一線工人等等他們的工作崗位就是一道“防線”,只要發揚周亞夫的這種敬業精神,恪盡職守,敬業樂業,我們的事業終會取得輝煌的成就。
新時期也不乏周亞夫式的人物。無論是在領導崗位上的孔繁森、鄭培民、谷文昌,還是在平凡工作崗位上的李素麗、張秉貴、徐虎,以及千千萬萬個默默無聞的“周亞夫”,他們憂國憂民,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
四、布置作業
1、熟讀并爭取背誦全文。
2、結合本課的學習,完成課后練習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