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1、熟讀全文,簡要復述故事內容;
2、自主閱讀,合作學習,進一步體會文中獨特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蘊含;
3、品味重點語句,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
1、學會復述課文內容;
2、自主閱讀、合作學習,進一步體會文中獨特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蘊含。
【教學難點】
品味重點語句,培養學生語感。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比说囊簧茧x不開書,從小到大,同學們已讀過不少書。想一想你讀的第一本書是什么樣的?在你的記憶中,哪一本書給你的印象最為深刻?
。▽W生講述)
記不太清自己讀過的第一本書,這很正常,因為沒有一個難忘的故事。但是,作者牛漢的第一本書卻讓他久久難忘,為什么?因為那本書承載了一段感人故事。幾十年后,走過迢迢的征途,飽嘗人生的甘苦,回首往事,發現那揮之不去的記憶,卻是一筆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牛漢,現當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我們曾學過他的詩《華南虎》。
二、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
2、疏解疑難字詞,讀準字音,弄懂詞義:
翻來覆去 摻(chān)和 脊(jǐ)背 枉(wǎng)讀 幽默 馬鬃(zōng) 酷(kù)似 磨蹭(cèng) 凄慘 奧秘
3、“我”第一本書是本什么樣的書?
是60年前小學一年級的國語課本,讓“我”一生難以忘懷的書。
三、復述課文
1、默讀課文,提取主要信息,準備復述:
要求:
、拧〗淮宄䲡r間、地點、人物、故事發生的過程。
、啤∽x音準確,口齒清楚,聲音洪亮。
、恰≌Z言簡練生動,表達流暢自然。
2、簡要復述“第一本書”的故事。
四、探究體驗
1、這“第一本書”中,你能看出飽含著哪些情意?
(小組交流,互為補充、歸類)
a、父子之情:
父親溫和、善良、負責,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樂于助人。
b、同學、朋友之情:
送書給喬元貞;老師不責罰“我”。
c、人與狗的情趣。
2、作者懷著怎樣的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
懷著敬重、珍愛的感情追憶的,也是沉重的,復雜的,百感交集的,因為那本書里深藏著苦難的生活、惡劣的學習條件,也映照著那個時代人們不幸的命運,以及在那種荒寒背景下特別可貴的一點樂趣和溫情。
五、品評語言
找出你最有感觸的話語,說說你獨特的體驗。
(學生發言,允許暢所欲言,體現個性)
預設:
a、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間感應到的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對童年的感覺是“辛酸”,因為童年生活艱苦而沉重。而童年時代與生俱來的好奇、天真和淘氣,與人間的溫情和友情,使人忘卻困苦,帶來了“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b、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枉”是“白白地,無價值地,無意義地”的意思!氨尽笔请p關的修辭方法,既指那半本國語課本,更指“我”人生的第一課,人生歷程中最初的最有價值的奠基性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