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悔》案例設計與教學反思
五、比(遷移性訓練,拓展視野,合作探究)
閱讀自讀課文中梁曉聲的同名文章,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兩篇文章的異同點。之后自由上臺填寫表格。
表格設計
永久的悔 比較
季 文 梁 文
內容
主題
線索
結構
方法
敘事
方法
語言
風格
參考答案
永久的悔 比較
季 文 梁 文
內容 后悔離開故鄉,離開母親,讓
讓母親受盡了苦難。 后悔沒有獨立的思考能力,讓一顆善良的靈魂永不瞑目。
主題 要及早盡孝,報答父母的生養之情。 人類應該有愛心、同情心。
線索 以“悔”貫穿全文。 以時間為序。
結構
方法 開篇設疑,中間敘事,結尾點題。 篇末點明中心。
敘事
方法 倒敘 順敘
語言
風格 樸實自然 相同
結論:
同一個題目,可以表現不同的主題,也可以有不同的寫法。
六、做(反饋檢查、學以致用)
1、詞語的理解性聽寫(教師說出詞語意思,學生寫出本詞)
a、比喻依*別人過活。(寄人籬下)
b、糊涂,不明事理。(懵懵懂懂)
c、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可得)
d、形容極小的一塊地方。(立錐之地)
e、只要彎下腰來拾,到處都是。(俯拾皆是)
f、簡單粗陋。(簡陋)
2、母愛無私,母愛偉大。生活中你一定也深有感觸,請用簡短的語句寫出你的感受。
3、以親情、友情、師生情等為題材寫一篇作文。
要求:
1、自擬題目
2、親身經歷,情感真摯。
附: 板書設計
永久的悔 季羨林
作者————母親————我們
悔———— 苦——————孝
(二)教學反思
1、現代散文接近我們的口語,通俗易懂,無需多講,重點在于引導學生積累與遷移,挖掘其思想內涵。
2、以理解性方式聽寫詞語,既注重詞語的理解,又鍛煉概括能力,有效地實現“能寫”“會用”這個目的。
3、同名文章比較閱讀,小組合作探究,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又拓展了思維,培養了創造性閱讀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