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悔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掌握本文真實自然的描寫方式,感受本文樸實語言中所含的復雜感情。
2.準確認讀課文中疑難字詞,并掌握它們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本文的教學主要從找出文章線索人手,然后圍繞這個線索按照段落順序逐步講解,所運用的方法主要有問題法、討論法、教師范讀、演講法等。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體會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愛,使其懂得審視自己的行為,珍惜親情,探尋與父母、長輩相處的最佳方式。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1.學習本文真實自然的描寫方式,感受本文平實的語言中所飽含的深情。
2.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情感教育。
難點: 1.本文的線索是吃的東西,這一點較不常見,對此應稍作分析。
2文章對母親的描寫不多,卻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教學突破 : 對學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說教的方式,可通過演講,引導學生自己明白體會。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查閱資料,掌握作者情況及作品背景。學生準備預習課文,了解文章大意,準確認讀課文中疑難字詞,并掌握它們的意思。
第一課時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 從文題入手,2. 創建情景,3. 導入課文( 1.)講述讓自己悔恨的往事,4. 進入新課學習
5. 分析課文第l、2自然段
6. 朗讀課文,7. 在教師指8. 導下研讀l、2自然段
9. 讓學生默讀課文,10. 熟悉文章內容
11. 默讀課文,12. 理清文章線索,13. 思考相關問題
一、創建情景。導入課文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在學習本課之前,我想請大家回憶一下,有沒有什么事情讓你們至今想起仍悔恨不已呢? 2.鼓勵學生舉手講述,注意對學生的心結進行開導。 3.師:本文題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 是當代語言學家季羨林老師,寫這篇文章時季老師已年近九十,卻還在對一件往事耿耿于懷,可見這件事在他的內心深處有著怎樣的地位。那么,讓這為九十多歲的老人難忘,始終無法釋懷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樣的事呢?(板書課題)
1.低頭沉思,回憶往事。 2.舉手講述讓自己至今懊惱不已的往事,注意情節的完整性。 3.聽教師講述,了解文章的創作背景,對本文的學習產生興趣。
二、分析課文第l、2自然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讓學生齊讀課文第l、2自然段。 2.師: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抽學生回答。 板書: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 3.師:為什么說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抽學生回答。 板書:最深切、最真實、最難忘。 4.師:作者在第1段用了兩個成語“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們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抽學生回答,總結。 5.讓學生用上面兩個成語造句,并加以點評。
1.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感情。 . 2.思考回答。 生: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 3.思考回答。 生:因為它最深切、最真實、最難忘。 4.思考回答。 生:這兩個成語說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卻能不假思索地說出讓他感觸最深的事,因為它一直在他心中,是作者無法解開的心結。 5.用“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