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學(xué)習(xí)要點(內(nèi)含練習(xí))
關(guān)于本文:生態(tài)問題是一個全球問題,《敬畏自然》從總體上理性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提倡一種新的理念。作者立意高遠,眼界開闊,能從長遠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將大自然擬人化,令人感覺大自然神奇之至,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本文是對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重新認識與思考。作者對長期支配人們的一些觀念,例如'人是萬物之靈'、'人要征服大自然'等等,進行質(zhì)疑,并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命題,強調(diào)'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閱讀本文,要注意作者的理論根據(jù),作者以逆向思維的方式,以將大自然擬人化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既敬又畏的情感。
學(xué)習(xí)要點
本文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作者站在大自然的角度,以擬人的手法談?wù)摿巳伺c自然的關(guān)系。
作者對觀點的闡釋是層層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口號,認為這實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為與大自然的智慧卻是無與倫比的。
接下來作者進一步強調(diào)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賜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guān)系。
因此,我們應(yīng)該敬畏自然。
雖然作者的某些說法不免有偏激之處,但對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許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使人類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對自然解除了敬畏之心的人類,總是為著自己的私利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們?nèi)祟愖约骸? 一、字
1、給下列加紅的字注音。
蓬蒿( )咫尺( ) 狼藉( ) 相形見絀( )
鯤鵬( )萌芽( ) 深邃( ) 混淆( ) 美味佳肴( ) 二、詞
1、解釋下列詞語。
高深莫測:高深的程序無法揣測。形容令人難以理解,無法知道其中奧秘。多用于諷刺故 弄玄虛的人。
相形見絀:相,相互;形,對照,比較;絀,不足、不夠。相比之下,一方顯出不足。 2、積累
萌芽 蓬蒿 咫尺 混淆 狼藉 美味佳肴 幼稚
三、思考
1、作者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么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大自然的智慧是人無法比擬的,'人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人類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人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大自然其他事物都'是與我們平等的生命',因此人類與大自然其他生命其實是兄弟。 2、本文在多處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方法。反問是一種用疑問句式來表達確定意思是修辭方法。用否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加強語言的力量,激發(fā)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誰說宇宙是沒有生命的?'這比用一般判斷句'宇宙是沒有生命的'語氣更強烈,意思更肯定。試從課文中找出幾個反問句,并把它們變換成一般陳述句,然后比較一下,這兩種表達句式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3、請思考本文所提出的重大問題,并對作者的觀點與論述提出你的質(zhì)疑或補充。 4、通過本文,將'人與自然'的話題提升到一個更為開闊,更為理論化,更為根本性的思想境界。仿照本文寫一篇關(guān)于'人與自然'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