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課 詩詞五首
二、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朗讀全詩。
2.讓學生結合這首詩的有關注釋進行誦讀、理解,形成自己的認識。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三、鑒賞
1.前四句寫景
(1)首聯寫什么?
水天一色,氣象宏大。
(2)三、四兩句是寫什么?
明確:這兩句是實寫洞庭湖氣勢宏大,雄渾壯闊,被稱為描寫洞庭湖的名句。"云夢澤"是古代的一個大澤,"氣蒸"寫出了湖的廣闊浩大,蓄積豐厚(視覺)。"波撼"襯托湖的澎湃動蕩,力量巨大(聽覺、觸覺)。
(3)找出對“洞庭湖“具體描寫的詩句,并引導學生用一個詞概括:
八月湖水平——水平如鏡、湖水平靜
涵虛混太清——水天一色、水天相接
氣蒸云夢澤——水氣氤氳、水氣迷漫
波撼岳陽城——湖水洶涌、波濤洶涌
2.以上是“望洞庭湖”的詩句,那么題目中“贈張丞相”表明什么?詩中有沒有寫到張丞相?
分析后四句的意思,能夠認識到“垂釣者”暗指進入仕途的人,尤其是張丞相,“舟楫”隱喻仕途引見的途徑。突破口:“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到底是“羨魚”還是“羨釣魚”。
如何理解最后四句的詩意?
明確:最后四句由前面的寫景轉入抒情。"欲濟無舟楫",是作者面對廣袤的湖水而觸發之想。其實這是對自己現狀的一個比喻:我自己還是在野之身,要被錄用進入士大夫之列卻沒人接引,這正如要渡過湖去卻無舟船一樣。為了不失自己的身份,推說自己閑居不仕是有愧于當今的圣明天子的。最后兩句揭出了自己目前的感受:旁觀別人垂釣,空有一番期望得到魚的心情。言下之意是:我也很希望做一個垂釣者,希望張九齡能給我解決漁具,以實現獲魚的心愿。最后兩句隱喻想做官而沒有門徑。羨慕釣魚,此處“垂釣者”指進入仕途的官員,表達了自己想出來做官,苦于無人引薦,希望得到張九齡的幫助。
四、作業
1.注釋。
涵虛:指水映天空。 濟:渡過。 端居:閑居不仕。 恥:有愧于,對……感到有愧。
坐觀:旁觀。 徒有:空有、白白地有。
2.名句理解
(1)用對偶句寫出洞庭湖浩大氣勢的名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2)含蓄的表達作者急于服務社會,隱喻自己想做官卻沒有途徑的主旨句: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小結】
1.如何評價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明確:干謁詩是不大容易寫好的,它往往會寫得低三下四,露出寒氣相。這首干謁詩卻寫得得體,有分寸,不失身份,委婉含蓄又表達充分。在寫洞庭湖的廣闊浩大之后,巧妙化用《淮南子?說林訓》中的"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這一古語,翻出新意,實屬難得。
2.批判性地學習詩人“含蓄地自我推薦的精神”,鼓勵學生敢于“自薦”。
古人孟浩然推薦自己是含蓄而委婉的,作為現代人的我們推薦自己更應該大膽而勇敢,像古人“毛遂”那樣自薦,勇敢地亮出自己的優勢,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勇敢地說:我能行!,F在,我們班班委改選,看著你們,一個個都很能干、聰明,所以請大家以“我選我,我能行……”作為開頭,勇敢地亮出你自己的優勢,說明你自己的能力何在,夸一夸自己,哪怕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字都行。
【板書】
首聯:水天一色,氣象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