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八下 再塑生命 教學設計
第2題,文中寫莎莉文老師教我認識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為一個陌生人第一次摟抱我,有意識地給我玩具,教我拼寫洋娃娃“doll”。還教我學會了拼寫“針”(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這些詞。特別具體寫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師讓我一只手接觸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寫出“水”這個字,使我終于領悟到“水”這個字就是我手上流過的清涼而奇妙的東西。從此,海倫·凱勒開始大量認識具體事物。 第3題,莎莉文老師把我帶到大自然中,運用我的觸覺、嗅覺,以及學到的詞匯,讓我在頭腦中形成特有的形象。有一次,莎莉文老師讓我坐在樹上等候她回去取午餐,突然天氣變化,暴風雨來臨,在最危急的時刻,老師來了,扶我下來。這件事使我懂得了大自然不總是對人微笑,給人仁慈。 第4題,莎莉文老師用的是情感體驗法。通過情感體驗和對各種不同事物的對比,使海倫從中去感受。 如:“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輕輕地摟著我,在我手上拼寫出了‘我愛海倫’幾個字。…‘莎莉文老師把我摟得更緊了,用手指著我的心說:‘愛在這里。…“這時,我突然明白了,這個字原來指的是腦子里正在進行的過程。這是我第一次領悟到抽象的概念。”“剎那間,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覺到有無數無形的線條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靈中間。” 五、朗讀訓練 課文第二部分寫得非常優美,簡直是一首散文詩,充分表現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敢于體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 教師可讓學生朗讀、點讀,甚至有選擇地背誦。 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朗讀訓練 課文第二部分寫得非常優美,簡直是一首散文詩,充分表現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敢于體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 學生朗讀 小結 本文是美國教育家,盲聾啞作家海倫·凱勒的作品。這篇課文,既表現了一位富有愛心的老師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展示了一個盲聾啞女孩的精神追求。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在向莎莉文老師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時,也為這位聾啞女孩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動。同時文章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 師生共同小結 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學習結合課文學習完成練習。 教學后記課 題
5.再塑生命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全文結構。
過程與方法 運用閱讀加品味重點語句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 教學重點 理清結構,全面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文章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多媒體課件、學生作業本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 學 流 程(第 二、三 課時)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 學生自主閱讀 圍繞下面問題,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1.海倫·凱勒在什么時間,怎樣認識了安妮·莎莉文老師?這位老師對她有什么影響? 2.莎莉文老師是怎樣教育“我”認識具體事物的? 3.莎莉文老師又是如何讓“我”認識、了解大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