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東陽馬生序基礎(chǔ)知識、練習(xí)、拓展
送東陽馬生序
一、 字音字形:
嗜(shì)學(xué) 俟(sì) 衾(qīn) 容臭(xiù) 裘葛(gé)之遺(wèi)
加冠(guàn) 叱咄(chì duō) 負(fù)篋(qiè)曳屣(xĭ) 皸裂(jūn)
媵(yìng)人 燁(yè)然 緼(yùn)袍 廩(lĭn)稍(shāo) 凍餒(něi)
二、詞語釋義
1[嗜學(xué)]:喜愛學(xué)習(xí)。
[無從]:沒有辦法
[致]:買到
[每]:常常
[以]:而,便,就
[走]:跑
[逾]:超過
[以是]:因此
[以]:把
[因]:于是
[既]:已經(jīng)
[患]:擔(dān)心
[先達(dá)]:前輩
[叩問]:請教
[辭色]:言辭臉色
[援]:提出
[質(zhì)]:詢問
[叱咄]:訓(xùn)斥
[至]:周到
[俟]:等待
[卒]:終于
[屣]:鞋子
[篋]:書箱
[窮冬]:嚴(yán)冬
[媵人]:仆人
[湯]:熱水
[沃灌]:澆洗
[衾]:被子
[寓]:名作動, 住在旅店
[被]:穿著
[腰]:名作動,腰掛
[容臭]:香袋
[燁然]:光彩照耀
[袍]:穿著
[敝衣]:破舊的衣服
[以]:因?yàn)?br>[足樂者]:指讀書
[縣官]:官府
[廩稍]:米糧
[供]:供給
[裘]:冬衣
[葛]:夏衣
[遺]:送
[大廈]: 寬大的書房
[勞]:辛苦
[宜]:應(yīng)該
[假]:借
[后]:然后
[精]:精通
[天質(zhì)]:天資
[卑]:低下
[之]:助詞,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流輩]:同輩的人
[謁]:拜見
[贄]:(表示)敬意的禮物
[論辯]:討論辨析
[色夷]:態(tài)度和悅
[是]:這樣的人
[歸]:回鄉(xiāng)
[故]:特意
2詞性活用
手自筆錄(手──動手,名詞用作動詞。筆──用筆,名詞作狀語)
腰白玉之環(huán)(掛在腰間,名詞用作動詞。)
縣官日有廩稍之供(每天 名詞作狀語)
父母歲有裘葛之遺(每年 名詞作狀語)
3通假字
四支僵勁(“支”通“肢”)
論辨(“辨”通“辯”)
4小結(jié)“以”字句
以衾擁覆(介詞,用)
生以鄉(xiāng)人子謁余(憑借身份)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連詞,相當(dāng)于“來”)
以中有足樂者(表原因,因?yàn)椋?br>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以是:因此;以:把)
三、文學(xué)常識
(1)作者簡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人(浙江義烏縣一帶),明初著名文學(xué)家。生活在元末明初,曾被召為翰林院編修,他借口父母親年老,辭不就職,專心著述。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為江南儒學(xué)提舉,替太子講經(jīng),并在自己左右顧問。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學(xué)士承旨,知制誥;朝廷的重要文書,大都由他參與撰寫,被稱為“國家文臣之首”年老辭官回鄉(xiāng),不久因長孫宋慎列入胡惟庸黨,全家謫往茂州(四川茂汶),中途病死夔州(四川奉節(jié))。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學(xué)士文集》75卷。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語言生動暢達(dá)。這篇課文是他散文中影響最大的一篇。
(2)探尋背景
序作為一種文體,可分為“贈序”和“書序”。“書序”相當(dāng)于前言后記,一般介紹作家生平或目的,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dǎo)。而“贈序”與“書序”性質(zhì)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dá)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diǎn),相當(dāng)于議論性散文的一種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