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教學案
1.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哪些內容。
2.第二段畫線句子的表達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哪些詞語表明了空間方位的轉移? ( )
4.文章介紹了萬人大禮堂,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采用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教后感
八年級語文教案
故宮博物院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2、了解故宮主要建筑的特征用途等,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以封建帝
王為中心的特點。
2、通過了解古代建筑,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1、2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 默寫詞語
2、回憶上課內容
二、研讀重點段落
1、思考: 在“前朝”中作者重點介紹了哪個大殿?這是為什么?
默讀5—8段寫太和殿部分,討論:
(1) 各段說明的重點是什么? 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點來介紹的?劃出表現
這些特點的主要詞語。
(2) 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中心,從對太和殿的介紹中你能看出故宮建筑設計
的主要特色嗎?
(3)這部分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2.在“內廷”中作者重點介紹了哪個宮?這又是為什么?
文章對后三宮也作了一定的說明,對后三宮主要說明了它們的功用和裝
飾。默讀12—14段寫后三宮部分,回答:
(1)“后三宮”的圖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3、比較全文為什么要以介紹太和殿為重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 小結
(1)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知道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有詳
有略的寫法,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
印象。重點與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建筑物的特征而定。〔2〕本文采用的
說明順序是先總后分再總。分說以方位為序,由南到北、從外入內寫去。
這樣,有利于說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條有理,結構嚴謹,給人的感
受十分明晰。
三.鞏固練習:課內語段閱讀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最大的殿堂。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殿檐斗拱、額枋、梁柱,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姿多彩,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1.第一段中使用的主要說明方法是 ___。
2.“金瑣窗”的“瑣”的意思是_ 。
3.兩段文字分別先從外部說明了_ _;再從__ _部說明了 _結構、布局_ _。
4.太和殿的特征是_ 、殿內裝飾以龍為主題的含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