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教學案
2.“金瑣窗”的“瑣”的意思是________。
3.兩段文字分別先從_______部說明了________;再從________部說明了________。
4.太和殿的特征是________,殿內裝飾以龍為主題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運用了哪些方位詞語?立足點是什么?
6.文中畫橫線句子的表達方式是________。
7.選文對太和殿的說明體現了故宮的什么特點?
學后感
14《故宮博物院》參考答案
課時一
二2.(1)天安門—端門—午門—金水河—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 文章的結構:總分總
(2)從…往里走,沿著…穿過… 走進午門… 進了太和門… 向南…往北…從方位詞的使用可以看出作者立足點的不斷變化,這就是“動點觀察”
三.1.交待了大會堂的位置、氣勢以及在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作用。2. 描寫,突出了大會堂雄偉莊嚴、氣勢宏大的特點。3. 邁進、穿過、到4. 列數字 空間順序
課時二
二.1.在“前朝”中重點介紹了太和殿,因為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寶座在此,是顯示皇威的地方,太和殿也是故宮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了皇權至高無上的本質特征,所以要重點介紹。(1).5段:寫外觀特征,抓住色彩特點。如:湛藍、金黃色、青藍點金、紅色、金鎖窗、朱漆門。 6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 7段:寫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權的特點。如: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皇帝寶座在這條線的中心點上。 8段:寫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嚴氣氛的特點。如:跪滿百官、排列儀仗、皇帝端坐、鳴鐘擊罄、煙霧繚繞。(2)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了故宮的本質特征,即處處反映出以皇帝為中心、皇權至上的建筑設計特點。所以建殿于中軸線上;因皇帝自詡為真龍天子,因而處處飾以龍形。(3)這部分采用了從外向內的說明順序,從殿外寫到殿內;寫殿內設置又按照方位順序寫:正中、上面、背后、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方位詞語的使用可以看出作者是靜立在某處進行觀察的。2.在“內廷”中重點介紹了乾清宮,乾清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奏章的地方。文章對后三宮也作了一定的說明,對后三宮主要說明了它們的功用和裝飾。(1)前三殿以龍為主因為皇帝自命為真龍天子,這是皇權的象征,所以用龍來突出皇權的威嚴,“后三宮”彩繪中鳳凰逐漸增加,出現了雙鳳朝陽、龍鳳呈祥、飛鳳、舞鳳、鳳凰牡丹等圖案。和前三殿相比莊嚴肅穆的氣氛減少了。(2)因為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主體,最能體現故宮建筑設計的特色——處處體觀封建帝王 “唯我獨尊”、皇權至上的思想。重點介紹此殿,就能使讀者窺一斑而知全貌。
三.1. 列數字2. 連環形花紋3. 規模 內 結構、布局4. 宏偉、壯麗、威嚴 真龍天子地位至高無上。5.大殿正中 正中、下面、背后、兩旁、殿頂、中央、上面
6.描寫7. 體現了其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