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全冊2
2、比較閱讀,感受不同的寫作風格。
課前學習:選擇閱讀一些寫景的文章。
課堂學習:
第一塊:品位語言(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結合探究練習二)
1、在文中劃出自己認為寫得優美的句子,然后小組交流。學生圈畫、思交流。
2、請幾位同學朗讀自己圈畫的句子并說說這些句子為什么寫得好。學生朗讀、交流。
第二塊:比較閱讀(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組織學生閱讀《天池》、《鏡泊湖》,與課文比較在寫山中水潭時有什么異同? 學生閱讀文章,思考并交流。
2、作者在游覽時的心情有何異同,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 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并交流。
第三塊:評價質疑
組織學生自我評價、并就課文疑惑提問。
第四塊:布置作業
請你通過網絡等資源查找有關阿里山的資料,選擇一個或幾個景點,寫一段解說詞,做一回小導游,帶領大家游游美麗的阿里山。
19.《美麗的西雙版納》
李舵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截取事物狀態中最鮮明的片段,用小標題來構建文章。
2、對照手法的運用。
3、感受西雙版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體會作者表達了熱愛祖國美麗風光和少數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用小標題來構建文章。
2、難點: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配合。
[教學時數] 二教時
第一教時
一、導入
西雙版納位于中國云南省南端,與老撾、緬甸山水相連,是泰國、越南的近鄰,土地面積近2萬平方千米,邊境線長966千米。她美麗、富饒、神奇,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西南邊疆。
西雙版納是地球北回歸線沙漠帶上唯一的一塊綠洲,是中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地區,也是當今地球上少有的動植物基因庫,被譽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觀。
教師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有關西雙版納的風光圖片,如:景真八角亭、空中走廊、曼飛龍塔、野象谷、望天樹、竹樓、潑水節等。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說說你心目中的西雙版納是怎樣的?(學生交流)
三、學習課文,掌握內容
1、文章開頭一段寫什么?有何作用?
2、文章五個部分,具體寫什么內容?作者是怎樣寫的?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文章開頭一段是全文的引子。概括了全文的內容,點明了題目,起著總領全文的作用。
全文除開頭一段文字外,由五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設有小標題。
第一部分:高高望天樹
這部分由4段文字組成。第1段簡介望天樹的價值及其高度。第2段描述熱帶雨林中的藤狀植物。第3段,寫作者想拍攝“完整的熱帶雨林照片“的一段有趣經歷。第4段,是用簡筆交代傣族的飲食文化。
第二部分:竹樓映藍天
這部分主要寫傣族的人文景觀。竹樓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建筑,它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的價值。這部分由兩段文字組成。第1段寫竹樓的地理位置、構造及其作用。第2段主要寫傣族人的熱情好客和傣族的飲食文化。
第三部分:悠悠野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