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案
用“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這些詞語描繪出一個美麗寧靜、令人向往的“生命綠洲”,與第一部分描繪的荒涼恐怖的戈壁形成強烈對比,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也更激起人們的好奇心。
(3)另據史書記載,在4世紀時,羅布泊水面超過20萬平方公里。到了20世紀還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20萬平方公里”“1000多平方公里”,數字的列舉更使人驚訝,也更能激發讀者的好奇心。
(4)據《西域水道記》記載,20世紀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豐盈,碧波蕩漾,岸邊胡楊叢生,林木茁壯。
“河水豐盈”“碧波蕩漾”“胡楊叢生”“林木茁壯”與第一層描繪歷史上的羅布泊遙相呼應。
(5)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于將塔里木抽干了,使干塔里木河的長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劇萎縮到現在的不足1000公里,……周邊的生態環境馬上發生變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羅布泊很快與廣闊無垠的塔里木拉瑪干大沙漠渾然一體。
連續用四個“盲目”與“吸水鬼”,既形象具體地寫出了人們過量用水的無知,也表達出作者的遺憾和焦慮。
“急劇”“馬上”“很快”明確寫出塔里木河與羅布泊休戚與共的緊密聯系。
確切的數據更直觀地展現出人類致使塔里木河縮減、羅布泊消失的巨大危害。
(6)號稱千年不死的胡楊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終于變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開慘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擬人手法,作者將胡楊擬人化,賦予胡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蕩,為自己盲目破壞生態環境而痛惜不已。
(7)這出悲劇的制造者又是人!
“這出悲劇”指的是羅布泊從綠洲變為沙漠;“又”表示再一次,說明人類不止一次地制造了悲劇。這句話有力地譴責了人類的盲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警示人們對環境問題、生態問題應引起足夠的注意。
(8)世界著名的內陸湖——青海湖,50年間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陸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數千年風沙未能掩埋的甘肅敦煌月牙泉,近年來卻因當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積從50年代的1.1652萬平方米縮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
用具體數字表明,更加令人不寒而栗!湖泊——青海湖的傷害.由些及彼,以此類推,在文末發出的呼吁也就理所當然,順理成章了。
六、課內小結:
①總結比較羅布泊的過去與現狀的差別。②思考造成羅布泊現狀的原因。③從羅布泊的現狀中我們的深思。
七、課內練習:
課后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通過對本文內容的學習,我們應從中學到點什么,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體會。
(答案會很多,但只要所說的內容與環境、生態有關,不論是正面還是側面的闡述,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并給予鼓勵。)
二、課內閱讀:
語段:“問題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羅布泊秀快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渾然一體。羅布泊消失了。”
1、文中語句(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多立方米)有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