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
過去的北京 麻雀、老鴰、燕子
懷念
昆明 紅嘴鷗
羨慕
上海 鴿子
佩服
舊金山 海鳥、海獸
向往
聯想豐富,取材廣泛
二十三 幽徑悲劇
季羨林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課文標題的評論,理解“幽徑悲劇”的含義。
2、 圈點批注課文,理解作者的觀點和態度,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3、 能像作者一樣,說出自己眼中所見,心中所想。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作者的觀點和態度,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能像作者一樣,說出自己眼中所見,心中所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老師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個秋天,北大新學期開始了,一個外地來的學子背著大包小包走進了校園,實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邊。這時正好一位老人走來,年輕學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則輕裝去辦理手續。老人爽快地答應了。近一個小時過去了,學子歸來,老人還在盡職盡責地看守。謝過老人,兩人分別。
幾天后是北大的開學典禮,這位年輕的學子驚訝地發現,主席臺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幽徑悲劇》這篇課文就很好地展示了北大教授季羨林先生真誠豐富的情感世界。
2、介紹課堂環節:
走近名人 成為名人
我當評論家
我當文學欣賞家
我來寄語
二、我當評論家
你覺得課文的標題《幽徑悲劇》好嗎?如果你覺得好,請你結合課文內容談談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