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
冰 心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通過朗讀,體驗語言表達的準確和精煉,理解三個形象的意義。
2.感悟本文清美的景物描寫,學習情景交融的寫法,掌握反復手法的運用。
3.進一步理解冰心“愛的哲學”,培養與人為善的生活態度。
【課文提示】
1.冰心,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等。
2.冰心幼年接觸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后相繼發表《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后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畢業于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美期間,寫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正音正字】 兀wù 潺chán 濯zhuó 漾yàng 綰wǎn
【積累詞語】 閃閃爍爍 苦雨孤燈 眼花繚亂 飄飄漾漾
【朗讀課文】
【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首段),概括描寫“苦雨孤燈之后”有一幅清美的圖畫。
第二部分,具體描寫三個笑容。
第三部分(末段),概括點明三個笑容讓作者找到了美好的精神家園和歸屬。
【課文分析】
我們讀過冰心的哪些作品?冰心作品的核心是什么?——愛的哲學。
冰心雨后觀景,一幅安琪兒的畫,勾起了她的回憶,拉開思緒,回憶起了珍藏的兩個笑容,抒發了這三種笑容帶給自己的感受。
這三種微笑有什么相似之處呢?他們都是“抱中花兒”,對我這個陌生人“微微地笑”。他們把溫暖和善意傳遞給我,讓我體驗到人世間的美好,以至于讓我懷念至今。它們也體現了普通民眾的樂觀純樸的情感,雖然身處困境,仍沒有放棄希望,也不忘給人以關懷。
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三種笑呢?文章的最后一段畫龍點睛,請大家齊聲朗讀:“這時心下光明澄靜,如登仙界,如歸故鄉。眼前浮現的三個笑容,一時融化在愛的調和里看不分明了。”這里,作者告訴我們:這些笑容,代表著愛,讓作者找到了美好的精神家園和歸屬。本文寫了三幅圖畫,把真善美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安琪兒的笑很美麗,小男孩的笑很真切,老婦人的笑很慈善。作者不厭其煩地寫三種不同人物的笑容,說明給人帶來溫暖的笑容隨處可見,隨時可見,只要你用心去發現,她婉轉地諄諄告誡我們:不要感嘆生活中出現的風雨,不必惋惜自己的落寞,在平常的生活中,你總會發現隨時隨地都有溫馨的、不需要回報的愛。
通過反復修辭手法,使文章在行文中獲得一種詩韻的形式,增加了文章的詩情畫意。
本文的景物描寫,清新優美,很好地烘托了愛的哲學這一主題。
冰心喜歡笑,她收集笑,自己的,別人的,現實的,虛幻的,她把笑融到作品中,感染了讀者。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冰心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思維訓練】(根據自己情況,至少選做六題)
1. 第1段,“這么一幅清美的圖畫”指的是什么?這些環境描寫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