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課《宋詞四首》教案
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讀懂作者心情,欣賞宋詞的意境美,陶冶情操。
3、準確反復朗讀,欣賞宋詞語言的音韻美,達到背誦。
4、明確四首宋詞的名句、主旨句、用典句及修辭用法等。
教學過程
《如夢令》
一、簡介作者:
李清照(約1084--約1155),號易安居士,是詩、詞、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長的,成就最高的還是詞。李清照詞風婉約,她的藝術特征表現在:(1)善于抒情造境。她善于把強烈的感情熔鑄在藝術形象里,造成一種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她還善于從描繪一段情節、一個思想曲折中,顯示出感人的意境來。(2)用語淺顯新奇。李詞語言既淺顯自然,又新奇瑰麗,富于表現力。她的詞用典不多,卻善于運用口語、市井俗語,使詞寫得明白而家常。李詞的音節和諧,流轉如珠,富有音樂美。
二、結合注解分析:
1、3至7句寫了什么?是哪兩人對話?對話人各自心情如何?哪兩個字表露了他們的不同心情?
詩人與侍女的問答,詩人有心問,侍女卻不解其意。
2、“應是綠肥紅瘦”,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無言外之意?
明確:用擬人的方法描寫花、葉,同時又一語雙關,曲折表達自己因思親而憔悴,自己像海棠花一樣消瘦了。
3、這首詞抒發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惜春、傷春之情,深層地表達了作者思念親人的情感。
板書:
想昨夜:風雨 醉酒
試——有心問,卻——無意答
對話: 明說海棠暗抒情
——因思夫而憔悴
《醉花陰》
1、思想內容:
上片重陽:日長難挨,半夜難眠。
下片黃昏:思得消魂,思得清瘦。
重陽佳節,東籬把酒,抒發思念親人的愁苦之情。
2、重點詞語理解:
消魂:指因思念親人而心神迷離。
黃花:指菊花。
3、詞中名 上片重陽 日長難挨
晝夜活 半夜難眠
下片黃昏 思生得消魂
把酒感受 思得清瘦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西江月》
1、簡介作者:
2、學生看導讀,發言簡述背景。
夏夜,作者獨行于黃沙嶺的稻田旁,明月清風之時,突然飄下零星的雨點,引發了作者的感慨。
3、學生對照注釋自譯詞義。
4、詞的上片下片各寫了哪些景?抒發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明月驚鵲
清風鳴蟬 豐收在望之喜
稻花飄香
蛙說豐年 江南農村夏夜
天邊疏星
山前稀雨 避雨尋店之樂
路轉溪橋
忽見茅店
《破陣子》
1、學生看導讀,發言簡述背景。
詩人為朋友陳同甫寫的壯詞。
2、學生對照注釋自譯詞義。
3、這首詞寫了什么內容?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抒發了詩人一心想上戰場殺敵,卻壯志難酬的苦悶悲憤之情。
4、這首詞的構思(結構)有什么特點?
現實與夢境相結合,第一句寫現實,內心苦悶;2—9句寫夢境,寫戰場生活與壯志豪情;最后一句寫現實,感慨壯志難酬。
板書:
上片:看劍 苦悶不甘(現實)
軍旅生活
下片:激烈戰斗 (夢境)
感慨 壯志未酬 (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