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的夜潮》《水之歌,水之思》教案及練習
【模擬試題】一. 積累與運用。(25分) 1. 根據拼音寫出漢字。(3分) 霧ǎi( ) 凝móu( ) 不chì( ) 縹miǎo( ) mèi( )力 干biě( ) 2. 解釋下列詞語并造句。(2分) 如法炮制 倒行逆施 3. 給下面句子中空白處填入恰當詞語。(2分) 你不能改變 ,但你可以決定 ;你被 所選擇,其實你在 生活。 4. 品味下面語句。(2分) ⑴螞蟻是令人感慨的動物。 ⑵云是天空的吉普賽人,它們一群群來去匆匆。 5. 默寫《望廬山瀑布》(2分) 6. 成語考查(4分) ①根據你的積累,請找兩個以“水”字開頭的成語,填寫在下列文段的橫線上,使句意表達更順暢。(2分) 在對流水現象的觀察中,人們獲得了許多哲理性的啟迪。比如:人們在生活中常常用( )這個成語激勵人們要目標專一,要有恒心;一旦時機成熟,成功的取得就如( ) 一般來得自然而順利。 ②請從物理學的角度將下面8個成語分成兩組,每組4個。(只填序號)(2分) a. 海市蜃樓 b. 高山流水 c. 南腔北調 d. 萬籟俱寂 e立竿見影 f鏡花水月 g如影隨形 h守口如瓶 答:第一組 : 第二組: 7. 本市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殊榮后,擬在金秋十月舉行一場旅游對聯大賽。現在先請你為下面的旅游對聯擬出下聯。(2分) 上聯:南花村歌甜舞美 下聯: 注:南花村是旅游景點。 8. 閱讀下面的圖表,按要求回答問題。(4分) 項 目區 域人口(萬人)面積(km2)人口密度(人/km2)貴州省3524.5176167200.4黔東南州422.4930327.1116.4凱里市43.321305.9332 (注:資料來源于《黔東南人口的現狀與未來》) ①閱讀圖表,抓住要點說明凱里市的人口密度情況。 (2分) ②閱讀此表后,引發出你哪些思考?(2分) 9.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 是《 》中的一個故事。“豹子頭”指的是 有關他的故事其中有一個已演化為成語,這個成語是 (1分) 10. 假如你是初中畢業生,下面的三項活動邀請你參與,相信你一定會做得很出色。(3分) 一眨眼,初中三年的時光已悄然逝去,我們已站到了分離的路口,內心一定有無盡的思緒。現在,讓我們再次回眸那些一起歡笑、共同奮斗過的難忘歲月,對即將展現的新生活作出美好的憧憬吧。 ①[往日重現]請說說你三年里碰到的最高興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②[帶著祝福遠航]請給你最要好的同學寫一句臨別贈言: ③[說句心里話]請與你最尊敬的一位任課教師深情話別(請不要寫出教師的真名): 二. 閱讀理解。(35分)(一)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義。(2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 (2)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悄愴: 12. 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劃有橫線兩處句子的意思。(4分) (1)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13. 請用第④段中的兩個四字短語,完成填空。(2分) 小石潭流水淙淙,樹蔓青翠,魚兒在清澈的潭水中暢游,面對如此美景,遭貶而游歷于此處的柳宗元卻感到 , 。 14. 如果你能經“時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與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見,聽他傾訴內心的郁悶悲愴之情后,說幾句勸慰的話。 (2分) (二)捅 馬 蜂 窩馮驥才 爺爺的后院雖小,它除去堆放雜物,很少人去,里邊的花木從不修剪,快長瘋了;枝葉糾纏,蔭影深濃,卻是鳥兒、蝶兒、蟲兒們生存和嬉戲的一片樂土,也是我兒時的樂園。我喜歡從那爬滿青苔的濕漉漉的大樹干上,取下又輕又薄的蟬衣,從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團團飛舞的小蜢蟲驅趕到蜘蛛網上去。那沉甸甸壓彎枝條的海棠果,個個都比市場買來的大。這里,最壯觀的要屬爺爺窗檐下的馬蜂窩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蓮蓬,無數金黃色的馬蜂爬進爬出,飛來飛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總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爺爺不敢開窗子,怕它們中間哪個冒失鬼一頭闖進屋來。 “真該死,屋子連透透氣兒也不能,哪天請人來把這馬蜂窩捅下來!”奶奶總為這個馬蜂窩生氣。 “不行,要蜇死人的!”爺爺說。 “怎么不行?頭上蒙塊布,拿竹竿一捅就下來。”奶奶反駁道。 “捅不得,捅不得。”爺爺連連搖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卻涌出一種捅馬蜂窩的強烈渴望。那多有趣!當我給這個淘氣的欲望鼓動得難以抑制時,就找來妹妹,趁著爺爺午睡的當兒,悄悄溜到從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門口。我脫下褂子蒙住頭頂,用扣上衣扣兒的前襟遮蓋下半張臉,只露一雙眼。又把兩根竹竿接綁起來,做為搗毀馬蜂窩的武器。我和妹妹約定好,她躲在門里,把住關口,待我捅下馬蜂窩,趕緊開門放我進來,然后把門關住。 妹妹躲在門縫后邊,眼瞧我這非凡而冒險的行動。我開始有些遲疑,最后還是好奇戰勝了膽怯。當我的竿頭觸到蜂窩的一剎那,好像聽到爺爺在屋內呼叫,但我已經顧不得別的,一些受驚的馬蜂轟地飛起來,我趕緊用竿頭頂住蜂窩使勁搖撼兩下,只聽“嗵”,一個沉甸甸的東西掉下來,跟著一團黃色的飛蟲騰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門那邊跑,誰料到妹妹害怕,把門在里邊插上,她跑了,將我關在門外。我一回頭,只見一只馬蜂徑直而兇猛地朝我撲來,好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斗機。這復仇者不顧一死而拼死的氣勢使我驚呆了。我抬乎想擋住臉,只覺眉心像被針扎似的劇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著臉大叫。不知道誰開門把我拖進屋。 當夜,我發了高燒。眉心處腫起一個棗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見。家里人輪番用了醋、酒、黃醬、萬金油和涼手巾拔毒,也沒能使我那腫皰迅速消下去。轉天請來醫生,打針吃藥,七八天后才漸漸復愈。這一下好不輕呢!我生病也沒有過這么長時間,以致消腫后的幾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馬蜂還守在小門口等著我。 過了些天,驚恐稍定,我去爺爺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見他站在當院里,擺手招喚我去,我大著膽子去了,爺爺手指窗根處叫我看,原來是我捅掉的那個蜂窩,卻一只馬蜂也不見了,好像一只丟棄的干枯的大蓮蓬頭。爺爺又指了指我的腳下,一只馬蜂!我驚嚇得差點叫起來,慌忙跳開。 “怕什么,它早死了!”爺爺說。 仔細瞧,噢,原來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幾只黑螞蟻在它身上爬來爬去。 爺爺說:“這就是蜇你的那只馬蜂。馬蜂就是這樣,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還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嗎?” “你毀了它的家,它當然不肯饒你。它要拼命的。”爺爺說。 我聽了心里暗暗吃驚。一只小蟲竟有這樣的激情和勇氣。低頭再瞧瞧這只馬蜂,微風吹著它,輕輕顫動,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撲過來時那副視死如歸的架式;與毀壞它們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個英雄……我面對這壯烈犧牲的小飛蟲的尸體,似乎有種罪孽感沉重地壓在我心上。 那一窩馬蜂呢,無家可歸的一群呢,它們還會不會回來重建家園?我甚至想用膠水把這只空空的蜂窩粘上去。 這一年,我經常站在爺爺的后院里,始終沒有等來一只馬蜂。 轉年開春,有兩只馬蜂飛到爺爺的窗檐下,落到被曬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還在去年的舊窩的殘跡上爬了一陣子,跟著飛去而不再來。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風和日麗之時,爺爺忽叫我抬頭看,隔著窗玻璃看見窗檐下幾只赤黃色的馬蜂忙來忙去。在這中間,我忽然看到,一個小巧的、銀灰色的、第一間蜂窩已經筑成了。 于是,我和爺爺面對面開顏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訴自己:再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 15. 速讀全文,說說你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圍繞捅馬蜂窩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我”捅了馬蜂窩________________→ 后院又有了馬蜂窩。(2分) 17. “捅馬蜂窩”這個詞語,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2分) 18. 讀文章第一段,有似曾相識之感,它與課文《______________》中描寫的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十分相似。(1分) 19. 文中加橫線的“那多有趣”的“那”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20. 捅馬蜂窩一段描寫得緊張而驚險,這從“我”______________、妹妹____________和馬蜂______________等描寫可以形象地感覺到。(3分) 21. 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用了比喻,結合文意理解其運用的妙處。(2分) 22. 馬蜂窩中有百十來只馬蜂,為什么文章只重點寫了一只?(2分) 23. 作者從動手捅馬蜂窩到盼望再見到馬蜂窩,他前后的不同表現說明了什么?(2分) 24. 文末“再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指的是誰?(3分) (三)蔡磷堅還亡友財徐珂 蔡磷,字勉旃(zhān),吳縣人。重諾責①,敦②風義③。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歸之。愕然不受,曰:“嘻!無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且父未嘗語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紙。而翁知我,故不語郎君。”卒輦④而致之。 注:①諾責:諾言和責任。②敦:重視。③風義:情誼。④輦(niǎn):車子,這里是“用車子運”的意思。 25. 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準確的一項是( )(2分) a. 亡何,其人亡 (逃走) b. 且父未嘗語我也 (語言) c. 而翁知我,故不語郎君(父親) d. 卒輦而致之 (送還) 26. 對上面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蔡磷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為了解蔡磷“重諾責,孰風義”。 b. 朋友的兒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為父親不曾把這件事告訴他。 c. “券在心,不在紙”,意思是朋友之間的友誼、信任要銘記在心里,而不是寫在紙上。 d. 這則短文以具體的事例贊揚了蔡磷的誠信。 三. 作文。(40分) 27.可能你曾流連過桂林的奇山異水,可能你還沉醉過鼎湖山的靈山秀水,也可能你更神往貴州的真山真水。總之,生活在喧囂的塵世中,我們仍鐘情那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因為它,人們終于發現了自己心靈深處的山水情結,聽到了山水的自述和吶喊,陶醉于山那邊、水一方的某個感人故事;因為它,我們的眼亮了,心活了,情也真了……也許我們會縱情山水;也許我們會感悟山水、寄情山水;也許,我們還會去賞山水之畫,品山水之詩;也許……請以“山水”為話題,聯系自身生活積累和思想感情,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四. 思維拓展。(20分) 28. 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題。 (10分) ①在一片反對旅游景區門票漲價聲中,門票率先漲價的景區遭遇了人們預想中的尷尬:游客“用腳投票”“到此不游”,結果是門票漲價,收益減少。 ②相反,貴州等明確表示不“跟風”漲價的省區,游客大增。據貴州省統計,“五一黃金周”期間全省共計接待海內外游客306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近40%。僅前四天,貴陽火車站每天就至少迎來80個旅游團,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形成了貴州旅游的“井噴”現象。 (1)用簡明的話概括第?段的主要內容,不超過15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