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宋詞二首
五、補充注釋與典故分析。
1.太守:即蘇東坡,作者自稱。寫本詞時,作者任密州知州。
2.孫郎:即孫權。《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載:“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于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
3.遣馮唐:漢文帝時云中太守魏尚抗擊匈奴有功,但因報功不實,獲罪削職。后來文帝聽了馮唐的話,派馮唐持節去赦免魏尚,仍叫他當云中太守。這里東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邊任,到邊疆抗敵。
4.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這里指代遼國和西夏軍隊。
六、分組討論。
1.“密州出獵”為什么要用“出”,而不用“打”呢?
詞特別講究煉字,“打”是口頭語,而“出”是書面語。因為打獵要走出城,所以用“出”,這也有道理。
2.這里寫的是出獵的場面,場面有“點”和“面”。這里的“點”和“面”分別是什么?
作者出獵時的服裝就是點,作者和他的同僚出獵時的浩大的場面是面。
3.為什么作者說“聊發少年狂”?
作者當時才38歲,并沒有老,這樣寫是對他的豪情的襯托,另一方面是寫出了他壯志未酬的感嘆。
4.作者牽黃、擎蒼、騎馬、射虎等動作表現了怎樣的精神風貌?
豪放、英武。
5.詞里出現了哪些人名?作者借他們來抒發怎樣的思想感情?
(1)“孫郎”:“親射虎,看孫郎”暗示自己富有雄才大略,像少年孫權那樣。
(2)“馮唐”:“遣馮唐”和“射天狼”表達了作者為國效力的決心和愛國的思想,并委婉地表達了希望被重用的愿望。
6.“遣馮唐”和“射天狼”是指什么?為什么要射天狼?
“遣馮唐”就是作者希望馮唐一樣的使者來赦免他的罪,使他能夠像魏尚一樣為國立功。
作者希望像魏尚那樣,當時魏尚因為打仗時多報了殺敵的數字而獲罪,后來馮唐持節云中赦免他的罪,朝廷重新重用他。作者當時做太守,希望能更好地報效祖國,到更能發揮自己的作用的更重要的地方去。
“射天狼”就是趕走外來侵犯的敵人,這里的“天狼”就是指來自西北的敵人。這表現了作者的愛國感情。
7.全詞應該懷著怎樣的感情朗誦?為什么?在哪些詞語中你能體會到?
第一段用激昂、強壯的語調讀,第二段用更強烈的、豪放的感情來朗誦。第二段抒發了作者要報效祖國的愿望,語氣應該更堅定,同樣是豪放的感情來朗誦,要比上一段更有氣勢。
板書設計: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 軾
狂
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