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人教八上11
《生物入侵者》教案
.12.14
教學目標
一、了解與生物入侵者相關的知識。
二、理清說明順序,體會文中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揣摩語言。
三、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環境而努力。
教學重點
一、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二、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
1.揣摩語言
2.生物入侵將會帶來什么樣的災難?
教學準備
學生搜集有關資料
教學步驟
一、 情境導入
1、導入:
學生齊讀詩歌《不第后賦菊》,猜花名 →引出加拿大“一枝黃花”入侵 →導入課文。
二、 整體感知:
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本文為自讀課,生字詞的過關、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已基本能完成,不是本堂課的重點。)
三、合作探究:
方法:小組合作探究問題。結束后,小組內推選一名同學,就小組探究的問題在全班交流。
提示:探究問題可以是說明順序、方法等方面。
可能性問題:
1.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說明方法及例子:
列數字
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數字的變化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危害之大。
再如:“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 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
舉例子:
• 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例子,
說明生物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進行的遷徙不會對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太大破壞。
• 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
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危害。
• 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
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
• 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
說明生物入侵是人為原因造成的。
• 舉美國眾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
說明人類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采取了相應措施。
打比方:
①課題“生物入侵者”就是一個比喻,說明:
a生物入侵是“移民”行為;
b生物入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
②把斑貝比喻成“偷渡者”,說明它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并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的。
(強調:生物入侵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語言更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淺出,達到推廣科普知識的目的。此外還有詞語的運用也有類似效果。如“嘯聚山林”等)
四、拓展延伸
1.介紹其他一些生物入侵者的資料:植物殺手薇甘菊、綠色殺手——紫莖澤蘭、兇殘的松樹殺手——松墨天牛、互花米草、食人鯧 、棕樹蛇等。
2.引導學生談談看了資料后的感受。
3.引導學生談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入侵現象。(提示包括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