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復習
范例2 《蘇州園林》與《中國石拱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結合實例說說其作用。
分析:
為了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征,文章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本單元只要同學們能夠了解一些比較常見的方法,如舉例子、作比較、列數據等說明方法,在獲得了大量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做到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分析其在表達上的作用。
解答;
《蘇州園林》與《中國石拱橋》使用的說明方法有:
舉例子:
(1)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風臺區的盧溝橋。
(2)在建筑技術上有很多創造,在起重吊裝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辦法。如福建漳州的江東橋……
先介紹一種現象或說明一種道理,然后再用具體例子做例證,這樣有點有面,既增加了 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豐滿。
作比較:
(1)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
(2)蘇州園林和北京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通過比較,容易突出被說明對象的特點。
打比方:
(1)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2)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
打比方可使要說明的對象形象可感。
列數據:
(1)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
(2)(盧溝橋)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采用列數據的方法,讀者可以通過確定的數字獲得對說明對象的準確了解。數字的精確,是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引用:
(1)唐朝的張鷟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
(2)那時候有個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過中國,他的游記里,十分推崇這座橋,說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有”……
引用別人的話或有關資料,可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解題方法鏈接
辨識說明方法,一條重要的原則就是尋找顯著的語言標志。如:“例如”就是舉例子的標志,“像”(通常的情況下)可看作是打比方的標志,等等。然后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來分析其在表達上作用。
難點問題4 體味語言 科學準確
師:同學們, 猜猜老師的年齡多大?
生1:(非常激動)三十五!
生2:四十!
師:(作搖頭狀)不對。
生3:三十左右。
生4:近三十五歲
師:(點頭)老師的真實年齡是34。我為什么肯定了后兩位同學的看法呢?請大家看《中國石橋》中有“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 這么一句話,你們就能理解了。你們在老師實際年齡不知道的情況下,只能作合乎實際的揣測。同樣,說明文講求科學、如實地介紹事物,闡明事理,給讀者以正確的知識,沒有根據的隨意推測或斷定都是不允許的。
生:我明白了。
相關知識鏈接
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表示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說明的實用性很強,稍有差錯,就會失之毫,謬以千里。
范例1 《中國石拱橋》運用了那些方法使得文章的語言顯得準確而科學?
分析: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科普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周密體現得較為突出。本文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把中國石拱橋介紹得清清楚楚,是和它出色的運用了說明文準確而周密的語言分不開的。有四個方面值得同學們體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