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復習學案
(3)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現(xiàn)實土壤的,文中有無當時現(xiàn)實社會的影子?
第三層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拿現(xiàn)實社會跟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xiàn)實社會中諸多現(xiàn)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其中已經(jīng)折射出現(xiàn)實社會的真實情形:社會變亂紛乘,動蕩不安;爾虞我詐,人人自危;盜賊橫行,混亂不堪。
《核舟記》
1、通假字
(1).詘右臂支船:
(2).左手倚一衡木:
(3).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4).約八分有奇:
(5).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2、詞類活用
(1).箬篷:名詞用作狀語, 。例句: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
(2).石青:名詞用作狀語, 。例句:石青糝之
(3).糝:名詞用作動詞, 例句:石青糝之
(4).椎髻:名詞作動詞, 。例句:居右者椎髻仰面
(5)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峨冠:名詞用作動詞, )
3、古今異義
(1)、嘗貽余核舟一。(嘗:古義: 。今義: 。)(貽:古義: 。今義: )
(2)、高可二黍許。(可:古義: 。今義: 。)(許:古義: 。今義: 。)
(3)、其兩膝相比者。(比:古義: 。今義:
(4)、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奇:古義: 。今義: 。
(5)、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簡:古義: 。今義: 。
4、一詞多義
(1)、其:
① (其兩膝相比者)
② (而豎其左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