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歸來》課堂實錄
師:是啊,三月的大雁能自由地飛翔,歡快地鳴叫,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休戰時刻”。
生:老師,秋雁覓食時是“時而在寬闊的水面上閑蕩,時而跑到剛剛收割的玉米地利撿拾玉米粒!庇崎e的很。
生:我有不同意見,這里的“時而”是因為它們不敢在一個地方呆久,怕被獵人發現,是一種緊張狀態。
生:第四段大雁剛回來時“試探性”也寫出了緊張。
生:還有孤雁,它們不斷鳴叫,而且聲調憂郁,因為它們失去了親人,成了“單身”。
師:它們可能失去了——
生:可能失去了妻子。
師:哦,可能是失去了妻子的鰥夫。
生:還可能是失去丈夫的寡婦,失去父母的孤兒,失去孩子的父母。
師:是啊,難怪它們要不斷悲鳴,它們是在呼喚自己的親人啊。利奧波得曾經在《沙鄉年鑒》里這樣表述:“孤雁是冬季狩獵中的幸存者,現在正徒勞地尋找著它們的親屬。這樣,我就可以毫無顧忌地為這些孤獨的鳴叫者悲哀傷痛了!
師:利奧波得用文字表達著、呼吁著,雅克.貝漢用鏡頭表達著、思索著。
(播放《鳥與夢飛行》視頻(時間:2分28秒 內容:在遷徙途中,大雁在空中美麗而詩意地飛翔,音樂和畫面唯美動人,但獵人的槍口正對著它們,“砰”……)
生:(觀看 驚嘆)
師:罪惡的槍聲讓我們回到了殘酷的現實。請大家再看一則來自XX年03月19日12:43 央視《東方時空》的新聞,你也可以登陸 ,標題叫“鄱陽湖賣天鵝肉瘋狂捕捉一夜殺五百只”(用幻燈片展示圖片和資料,內容簡介:人們用天網和毒藥大肆捕殺天鵝,賣給附近的餐館。觸目驚心!)
師: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每年冬天有成千上萬的天鵝到此棲息……一位村民對這鏡頭憂心忡忡地問:這樣下去,天鵝還會回到這里嗎?只怕我們再也看不到天鵝了!
師:結合這則材料,請大家想一想,課文的題目為什么叫《大雁歸來》,把它改成《大雁》不是更簡潔嗎?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誰能解利奧波德的心語?
生:用“歸來”表達作者的企盼,希望人們能保護大雁,保護野生動物
生:呼吁人們放棄征服者的角色,和動物和諧相處
……
播放《鳥與夢飛行》片尾曲
《to be by your side 》
……
明天,我將繼續飛翔
從最深的海洋到最高的山峰
穿過了你睡夢中的疆界
飛進令我不敢言語的山谷
為了回到你的身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