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初中語文教案 > 八年級語文教案 >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通用12篇)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

發布時間:2022-12-02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通用12篇)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 篇1

  一. 知識積累

  1.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彀弓弩 曩者霸上 天子之詔 介胄之士

  2. 填空題。

  司馬遷,     時期,偉大的      家     家。《史記》是我國第一部     通史,包括五部分:                               共     篇。

  3.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居無何

  (2)軍中聞將軍令

  (3)將軍約

  (4)天子為動

  (5)使人稱謝

  (6)曩者霸上

  4. 翻譯句子。

  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

  二. 強化閱讀

  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 5~8題。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5.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

  (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

  (2)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

  (3)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

  (4)其將固可襲而虜也。

  6. 閱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亞夫不愧為“真將軍”。

  7. 課文標題是“周亞夫軍細柳”,為什么還要寫劉禮軍霸上、徐厲軍棘門?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8. 試著概括一下周亞夫和漢文帝的人物形象。

  三. 鏈接課外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9~13題。

  禹傷先人父鯀(gǔn)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宮室,致費干溝淢(yù)。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qiáo),山行乘櫸(jŭ)。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 béi,填塞)九澤,度(duó)九山。令益(舜的大臣)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余相給,以均諸侯。(《史記•夏本紀》)

  9.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夏鯀   后稷

  10. 先用一句簡明的話解釋加點的詞語,然后再分開解釋:

  左準繩

  右規矩

  11. 翻譯下邊詞句。

  (1)勞身焦思          (2)薄衣食          (3)卑宮室

  12. 分析結構,并解釋加點的詞。

  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

  (1)全句的賓語是:

  (2)傷          誅

  13. 翻譯下句。

  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

  21. 《細柳營》

  一. 知識積累

  1. 略

  2. 西漢 歷史學  文學  紀傳體  紀  表  書  世家  列傳 130

  3. (1)過了不久(2)聽從(3)規定(4)感動(5)告知(6)剛才

  4. 隨后(皇上的車隊)前往細柳軍營,軍營將士都身披鐵甲,手持磨得鋒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備森嚴)。

  二. 強化閱讀

  5. 大規模(2)鋒利(3)改變神情(4)俘虜

  6. ①“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常備不懈,嚴陣以待。②“天子先驅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亞夫乃傳言開壁門”。細柳軍軍紀嚴明③“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相比之下更顯出周亞夫恪盡職守。

  7. 用對比的手法突出周亞夫“真將軍”的風范

  8. 周亞夫:剛直不阿、威嚴、真將軍    漢文帝:明君,善識人才

  三. 鏈接課外

  9. 略

  10. 準繩:測量時用的各種器具。準:測定平直的器具,比喻運行所依據的原則、標準。繩:木工取直用的器具。

  規矩:畫圖的器具,比喻為一定的準、法則或習慣;也指(行為)端正老實。規,畫圓形的工具。矩,畫直角或正方形用的曲尺。

  11. (1)使身體勞累、苦苦思索;(2)使穿衣和糧食減少(3)使住居的房屋矮小

  12. (1)先人…誅;(2)悲哀   殺死有罪的人

  13. 經益把稻谷給老百姓,可種在低洼潮濕的地方。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 篇2

  [案例主題]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文言文占有相當的分量,而且隨著二期課改精神的要求,文言文比重已逐年增加。因此,怎樣提高文言文的教學質量,很值得探討。

  語言是一個文化全息體,是儲存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水庫。而文言文教學和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可是一直以來,文化氣息濃烈的文言文教學卻缺乏了“趣”。教師一味地把古文翻譯成現代文來教,文言文教學只是簡單的字詞解釋;學生更是把它當成了背默的負擔而“談虎色變”。在這樣一個越來越追求人才文化底蘊的時代,怎樣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怎樣把文言文教學放在課改的前列,是作為語文老師需要思考和實踐的一個重大問題。

  在幾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一直努力追求文言文教學上的創新突破。每個學期都要開一節研討課,我選擇的大都是文言課文;而在平時的上課中,我也注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三年前,我上過一節校內公開課《周亞夫軍細柳》,說實話,那時完全是傳統的呆板的教學方法。去年的12月學校舉行語文研討活動,我又一次選了這篇課文作為研討對象。不僅是為了繼續探索文言文教學的“趣”,更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和超越。再一次和學生一起學這篇課文時,我找到了一點文言文的“趣”

  [案例描述]

  (《周亞夫軍細柳》第一課時帶領同學預習,學生借助注釋和字詞典,正確清楚流暢地朗讀。本教例為第二課時)

  教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言課文——《周亞夫軍細柳》,在課前同學們已經進行了預習,現在我給大家三分鐘時間散讀課文。要求在正確清楚的基礎上,做到抑揚頓挫,傳情達意。

  (學生朗讀,教師巡視,三分鐘后教師拍手表示散讀停。)

  教師:朗讀時,最重要的是能夠傳情達意,現在我請一位同學來把這篇課文朗讀一遍,請其他同學認真聽,然后做點評。

  (一女生舉手,老師點名她來讀,其他同學認真聽,之后學生點評,認為她讀得過快過平,沒有抓住人物的性格。)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做到字字不含糊,停頓、重讀和語調的把握要有分寸,讀起來才會抑揚頓挫分明。接下來再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

  (一男生站起來讀,聲音很好,而且聲情并茂。同學們稱好,老師也表揚。然后全班同學齊讀課文。)

  教師:從題目看,我們知道本文主要描寫“周亞夫”這個人物。那么,讀了那么多遍后,你認為周亞夫有什么個性特點,你有什么依據?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并進行思考討論。

  (同學小組討論兩分鐘左右,有同學舉手發言)

  學生一:我認為周亞夫是個治軍嚴明的將軍,比如文中“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這句話,它寫出了周亞夫軍營中的軍容特別的嚴整,而這正是他嚴明的表現。

  學生二:我同意周亞夫是個威儀的將軍,在文中還可以找到一些事例,比如“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這句話,還有“上至,又不得入”,以及“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這些話都寫出了周亞夫軍營中,軍紀特別的嚴明,連天子也不例外。

  教師:很好,剛剛兩個同學說得不錯,從這些句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周亞夫的性格特點。那么我們在朗讀的時候也要注意人物的感情,請同學讀出這幾句話的“嚴明”。(學生讀)對周亞夫這個人物個性,還有不同的意見或有所補充的嗎?

  學生三:我想補充,文中對周亞夫的軍禮也做了描寫,比如“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寫出軍禮的嚴謹,一絲不茍。

  學生一:我認為從旁人的言語反應也可以看出來。如“皇帝敬勞將軍”“群臣皆驚”。

  教師:對,那么你們認為“驚”字包含了幾個意思?

  (學生踴躍回答)

  教師:同學們一致認為周亞夫是個嚴明的人,并且也從文中找出很多依據,那么周亞夫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而不是和其他將軍一樣?

  學生四:因為周亞夫忠于職守,堅守崗位。

  學生五:我覺得周亞夫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天子來視察,想在他面前表現自己,以博得他歡心。

  (學生笑,教師欲笑又止,一學生舉手站起發表意見)

  學生二:不對,從文中的句子看出,周亞夫的言行舉止都是很自然的流露,是他善于用兵的表現。他既然連天子的面子也不給,要求天子也按照軍中的規矩做,是他的嚴明所在,并不是奉承。

  (其他同學點頭稱贊,學生五也點頭認可)

  教師:所以突出人物形象可以通過人物的對話和行動,以及旁人的看法和評價,從不同的角度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周亞夫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是個威儀,忠職的將軍。那么作者司馬遷對他是怎么評價的呢?他為什么要這樣寫?我們再來揣摩作者的協作意圖。

  (同學們紛紛拿出課前查閱的資料,即《史記》中的《絳候周勃世家》)

  教師:在原文的末尾,司馬遷又一段對周亞夫的評價,請同學們現在散讀這一段,然后討論作者的態度。

  (學生討論得出作者對周亞夫的用兵是持贊揚的態度)

  教師:司馬遷是我國漢代時期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的《史記》是歷史的“實錄”,也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除了周亞夫,他還描寫了一系列的下層人物和一系列的愛國英雄,人物各具姿態,栩栩如生。而且,在文末總要加上:“太史公曰……”,表明自己的看法。這里我給同學們印發了兩篇,《越王勾*世家第十一》和《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請同學們回去閱讀,了解《史記》里的其他人物,進一步感受司馬遷塑造的人物個性特點。

  (下課鈴聲響起……)

  [案例注釋]

  在中學教學文言文,就好像在孩子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鋪開了一條通道,讓他們能穿越時空,去閱讀、去思考、去吸取,與兩千年前的大師直接對話,了解并深刻地認識我們的祖先,懂得我們的歷史,從而繼承和發揚我們的文化。也是許多中學生接觸傳統文化的起點,這將為他們以后進一步認識了解并熱愛祖國文化打下基礎,并對其一生的文化素養的形成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可是,文言文雖然地位很重要,但在教學上總是缺乏“趣”,原因在于它沒有活的語境。文言,是在古漢語口語的基礎上經過加工提煉而形成的一種以簡潔、典雅為特征的書面語體,人們平時說話是不會用它的,因而無從聽到;既無從聽到,也就談不上有什么“活”的語境。所以學起來顯得枯燥無味。

  本教例很想從這方面來改進,即增強學生對這篇古文的興趣,讓他們能想學現代文那樣有生機,主動、積極。在預習中我強調的是朗讀,而不是通譯。語言作為文章思想感情的載體,聲讀出來總是帶有語氣的,詞語的色彩、句子的構造、修辭手法的運用、行文節奏的起伏、感情氣勢的跌宕,都和文章的內容、語氣的表達密切相關;而誦讀正是對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聲韻表達,是把“寫在紙上的語言變成活的語氣”

  在課堂的開始,也進行了課文的誦讀。作為書面語體的文言有很強的可讀性,張口一讀便聽到了,十幾個、幾十個人齊聲朗讀,每天都讀一陣子,連語境也有了。這樣讀來讀去,許多詞、語、句、篇都裝在自己的頭腦里,入門又有何難?古代有“書聲瑯瑯”,“口舌成瘡”這樣的詞兒便是最好的證明。

  讀一篇(段)文言文有個別地方不懂或懂得不夠,是一種正常現象,不必急于求懂。這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自行領悟的習慣。所以我沒有就一些字詞來開展教學,而是用了兩個提問:“你認為周亞夫有什么個性特點,你有什么依據?”“周亞夫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讓同學們反復的閱讀課文,使學生十分熟悉課文,積累豐厚的文言語句的感性材料。不僅了解了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而且許多字詞在理解中也無師自通了。

  如果離開對課文的理解直接講句子的翻譯和字詞的解釋,不就是俗話說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嗎?目前中學文言文教學的主要問題,不在學生“不知其所以然”,而在“知其然”的不足上。比如對周亞夫這個人物個性的理解上,,學生一旦有了足夠的“知其然”之后,則所謂“所以然”,即使自己不能悟出,也是一點就通的。而學生一旦是自己領悟出來的,也便是學習中的“趣”了。

  [案例擴展]

  語文課堂上,學生有了“趣”的話,應及時地利用。課堂上補充的《絳候周勃世家》的結尾部分是學生主動去閱讀的,從語氣和語意中去探尋文章內容的走向和作者行文的匠心,把握文章的脈絡。接著向學生推薦了《史記》里的兩篇文章,促進學生主動的進行拓展學習,真正做到積累一點,延伸一點。并調動學生把新信息與舊信息相聯系,在文言文教學上,體現這點的便是做文言卡片。可惜這節課上,并沒有實踐。

  這節課只是個例子,存在許多的缺陷和遺憾,比如在點撥分析人物形象時,沒有及時教會學生學法,從而沒有做到知識的遷移。

  探索尚未成功,今后還需努力!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 篇3

  《周亞夫軍細柳》(譯文)

  漢文帝繼位之后第六年,匈奴大舉侵入邊境。朝廷于是讓宗正劉禮做將軍,駐軍霸上;讓祝茲侯徐厲做將軍,駐軍棘門;讓河內太守周亞夫做將軍,駐軍細柳:這樣來防備匈奴。皇帝親自慰勞軍隊。來到霸上和棘門軍營,皇帝車馬徑直馳進軍營,將以下軍官騎馬送迎。接著往細柳軍營,細柳軍營的軍士官吏身披鎧甲,拿著鋒利的刀,拉開弓弩,拉得滿滿的。天子的先頭衛隊到了,不能進入軍營。先頭衛隊說:“天子將要到了。”軍營門的軍官說:“將軍命令說:‘軍隊中聽將軍命令,不聽天子的詔令。”’過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進入。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著符節下詔令給周將軍:“我想要進軍營慰勞軍隊。”周亞夫才傳話打開營門。營門的軍官對跟隨的車馬上的人說:“將軍約定,軍營中不能驅馬快跑。”于是天子就控制馬韁繩慢行。到了營中,將軍周亞夫手執兵器行禮說:“穿戴鎧甲頭盔的軍人不行跪拜之禮,請求用軍禮拜見。”天子被感動了,臉上變得很嚴肅的樣子手撫車前橫木。皇帝派人告訴說:“皇帝尊敬地慰勞將軍。”完成禮儀就離開了。出了軍營門以后,大臣們都很驚訝。漢文帝說:“哎呀!這是真正的將軍啊!先前霸上、棘門軍營,像兒戲罷了,那些將軍本來可以襲擊而俘獲呀。至于周亞夫,能夠侵犯他嗎?”漢文帝稱贊了很久。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 篇4

  1、導入:同學們,大家好!

  2、請大家看屏幕:觀獵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風勁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這首五言律詩描寫了一位將軍打獵的情景。詩中對涉獵將軍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寫,熱情的歌頌了將軍的豪邁氣概,曲折的表達了作者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和遠大的政治抱負。這里面的將軍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主人公―――周亞夫,來講述他在細柳營的故事,體會他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

  3、請大家將書翻到167頁,本文的作者是司馬遷,誰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司馬遷?

  4、看大屏幕:《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5、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將有疑問的字詞畫在語文書上,我們共同解決。

  6、好,請同學們先看大屏幕,我們來了解一下生字詞,誰能夠將屏幕上的字詞準確的念出來?

  祝茲zī侯棘jí門彀goù弓弩nǔ按轡pèi徐行

  作揖yī介胄zhòu嗟jiē乎曩năng者

  誰還有讀不準的字音?

  7、下面,老師來給大家范讀一下課文,請同學們注意斷句,進一步了解課文。

  8、好,讓我們共同來齊讀課文,打起精神,高聲朗讀《周亞夫軍細柳》。

  9、下面請同學們依照課文注釋,合作完成課文翻譯。如果遇到本組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當然這里的難題指的是字詞翻譯方面。就派一名代表將問題寫在黑板上,我們共同來解決。老師將黑板分為三部分,將問題寫在對應的位置上,重復的不要寫了。

  10、好,我們來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11、(將實、虛詞重點介紹)。為:動詞wéi介詞wèi

  軍:駐軍軍營將軍

  將以/下騎/送迎:將士們下馬高接遠送.以:連詞,不譯.

  可得而犯耶?:豈能被侵犯呢?

  12、同學們現在還有什么問題?還有什么地方不懂,請開誠布公的提出來,也許你的問題非常的有價值,可以幫助許多同學解決疑問。

  13、同學們沒有問題了,老師可有問題要問大家,檢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況。(大屏幕)

  14、譯文:請3位同學講課文簡述出來.

  15、好,現在,我請同學將這個故事完整的講給大家聽,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故事更好聽,人物更豐滿。

  16、最后皇上對周亞夫有一句評價,請同學們找出來,并做闡述。

  17、“嗟呼,此真將軍矣!”說說從哪里能夠看出來周亞夫不愧為“真將軍”?

  18、(為什么稱之為“真將軍”?)―――治軍嚴整,軍紀嚴明,剛正不阿,恪盡職守,不阿諛奉承,不趨炎附勢。

  19、與此同時介紹正、側面描寫以及對比襯托的用法以及作用,總結周亞夫精神以及人格特點。---1、<陌上桑>寫羅敷的美,不從本身去寫,而是從旁觀者的眼中體現,我們說這種寫法叫―――側面描寫;2、課文標題是《周亞夫軍細柳》,為什么還要寫劉禮軍霸上,徐歷軍棘門?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嗎?

  20、總結:“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對周亞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蕩,有什么說什么,不阿諛奉承別人而取得富貴,不違反做人原則而取得地位。

  21、同學們的分析非常的有見地,有思想,854的學生真是了不起啊!

  22、周亞夫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使他管理的軍隊紀律嚴明,令行禁止,不因為權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到來而改變軍營規定。隨時處于備戰狀態。現在,我們將思維的航班從2000年前回溯到現實生活中,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現在讓你當咱們班的班長,請你借鑒周亞夫的做人原則以及管理方法,談談你會怎樣承擔起班長的職責?怎樣團結所有的同學、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為同學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呢?

  23、總結:所以說,語文的魅力就在于此:我們學習古詩文,不僅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古人優秀的品質來指導人生,讓語文的精華為你人生畫卷涂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 篇5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提高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2.指導學生學習本文通過對比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3.幫助學生認識周亞夫恪盡職守的精神的現實意義。

  【過程與方法】

  學習本文通過側面描寫鮮明展現人物性格特征的寫作手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受周亞夫忠于職守、治軍嚴明和不卑不亢、剛正不阿的品格,并激發學生強烈的責任感。

  1.學習和積累文言常用實詞。

  2.學習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通過對比襯托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

  一、導入新課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風勁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唐代詩人王維《觀獵》這首詩描寫了一位將軍打獵的情景。詩中對涉獵將軍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寫。這里面的將軍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主人公——周亞夫。今天我們來講述他在細柳營的故事,體會他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資料助讀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陜西韓城)人,偉大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對歷史學和文學的極其寶貴的貢獻。《史記》不僅是史學著作的典范,而且是傳記文學著作的典范,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里稱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對《史記》在史學上和文學上的地位給予極高的評價

  三、預習檢測

  1.生字注音

  棘門(jí)彀(ɡòu)都尉(dū)...詔(zhào)按轡(pèi)持兵揖(yī)...介胄(zhòu)嗟乎(jiē)曩者(nǎnɡ)...2.一詞多義

  上自勞軍:軍隊。?.?

  :軍營。軍?已而之細柳軍.

  ?細柳:駐軍。?軍.

  3.古今異義

  古義:先行的衛隊。?古義:符節。

  天子先驅至?持節詔將軍?...?今義:先導。?今義:節日、節約。

  ?古義:請允許我。?古義:告知。

  請以軍禮見使人稱謝..今義:希望對方做某事。今義:感謝。

  4.詞類活用

  軍霸上:名詞作動詞,駐軍。.

  介胄之士:名詞作動詞,介,鎧甲,這里指穿鎧甲。.銳兵刃: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鋒利。.

  四、合作學習——探究與交流(一)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學生通過初讀,篩選出自己讀不準或不會讀的字,借助工具書查明后再讀一遍。

  2.再讀課文,讀清句讀。讓學生根據課文下的注解,理解字義、詞義、句意,在此基礎上讀出語句的停頓。可讓一學生讀,讓其他學生聽他哪些句子讀錯了,然后一起糾正。

  3.學生根據文下注釋,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深層理解

  1.課文講的是周亞夫軍細柳的故事,為什么還要寫劉禮軍霸上、徐厲軍棘門?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課文重在刻畫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但文章還用相當的筆墨寫劉禮軍霸上、徐厲軍棘門,目的是將他們駐軍的松弛情況與周亞夫的細柳軍進行對比,以表現細柳軍的軍紀嚴明,這樣就有力地烘托了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輝、躍然紙上。

  2.課文最后一段引用漢文帝的話作結是不是顯得多余?最后一段借文帝之口將霸上、棘門軍與周亞夫領導的細柳軍再作對比,進一步襯托出周亞夫的“真將軍”風范。以皇帝的感嘆作結,不但具有性,而且還表現了漢文帝知人善任的特點。當勞軍結束后“既出軍門,群臣皆驚”,驚什么?作者雖未寫明,但很清楚,就是對周亞夫對待漢文帝的態度感到驚異。由此引出文帝的一段話,其中一褒一貶,非常分明。這段話出自皇帝之口,而且是在皇帝調查研究之后,其意義就不同尋常了。因此這一段引用漢文帝的話并不多余。

  (三)走進人物

  閱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亞夫不愧為“真將軍”。

  從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周亞夫不愧為“真將軍”。一是皇上親自到細柳營慰勞將士時,“天子先驅至,不得入”,然后“上至,又不得入”,直到天子正式派使臣持節下詔書,“亞夫乃傳言開壁門”。這就突出了細柳軍軍紀嚴明,令人對這支軍隊的統帥周亞夫油然而生敬意。二是在前面的軍營,文帝及隨從可以“直馳入”,但在細柳,由于“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亞夫治軍有方,令行禁止,即使是天子也不得不遵從。這更讓人加深了一層敬意。三是當天子到達前兩處軍營時,“將以下騎送迎”,眾將士受寵若驚,竭盡逢迎之能事以討好文帝;而周亞夫面對文帝則是“持兵揖”,說“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相比之下更顯出周亞夫恪盡職守、剛正不阿的性格特點。這些都突出了細柳駐軍的令行禁止,軍紀嚴明,同時也表現了周亞夫治軍的嚴格、嚴肅、嚴謹,突出了他“真將軍”的風范。

  (四)走進主題

  文章通過描寫文帝勞軍這一場面,表現了周亞夫治軍嚴謹、忠于職守的“真將軍”風范。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 篇6

  [案例主題]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文言文占有相當的分量,而且隨著二期課改精神的要求,文言文比重已逐年增加。因此,怎樣提高文言文的教學質量,很值得探討。

  語言是一個文化全息體,是儲存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水庫。而文言文教學和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可是一直以來,文化氣息濃烈的文言文教學卻缺乏了“趣”。教師一味地把古文翻譯成現代文來教,文言文教學只是簡單的字詞解釋;學生更是把它當成了背默的負擔而“談虎色變”。在這樣一個越來越追求人才文化底蘊的時代,怎樣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怎樣把文言文教學放在課改的前列,是作為語文老師需要思考和實踐的一個重大問題。

  在幾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一直努力追求文言文教學上的創新突破。每個學期都要開一節研討課,我選擇的大都是文言課文;而在平時的上課中,我也注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三年前,我上過一節校內公開課《周亞夫軍細柳》,說實話,那時完全是傳統的呆板的教學方法。去年的12月學校舉行語文研討活動,我又一次選了這篇課文作為研討對象。不僅是為了繼續探索文言文教學的“趣”,更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和超越。再一次和學生一起學這篇課文時,我找到了一點文言文的“趣”

  [案例描述]

  (《周亞夫軍細柳》第一課時帶領同學預習,學生借助注釋和字詞典,正確清楚流暢地朗讀。本教例為第二課時)

  教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言課文——《周亞夫軍細柳》,在課前同學們已經進行了預習,現在我給大家三分鐘時間散讀課文。要求在正確清楚的基礎上,做到抑揚頓挫,傳情達意。

  (學生朗讀,教師巡視,三分鐘后教師拍手表示散讀停。)

  教師:朗讀時,最重要的是能夠傳情達意,現在我請一位同學來把這篇課文朗讀一遍,請其他同學認真聽,然后做點評。

  (一女生舉手,老師點名她來讀,其他同學認真聽,之后學生點評,認為她讀得過快過平,沒有抓住人物的性格。)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做到字字不含糊,停頓、重讀和語調的把握要有分寸,讀起來才會抑揚頓挫分明。接下來再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

  (一男生站起來讀,聲音很好,而且聲情并茂。同學們稱好,老師也表揚。然后全班同學齊讀課文。)

  教師:從題目看,我們知道本文主要描寫“周亞夫”這個人物。那么,讀了那么多遍后,你認為周亞夫有什么個性特點,你有什么依據?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并進行思考討論。

  (同學小組討論兩分鐘左右,有同學舉手發言)

  學生一:我認為周亞夫是個治軍嚴明的將軍,比如文中“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這句話,它寫出了周亞夫軍營中的軍容特別的嚴整,而這正是他嚴明的表現。

  學生二:我同意周亞夫是個威儀的將軍,在文中還可以找到一些事例,比如“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這句話,還有“上至,又不得入”,以及“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這些話都寫出了周亞夫軍營中,軍紀特別的嚴明,連天子也不例外。

  教師:很好,剛剛兩個同學說得不錯,從這些句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周亞夫的性格特點。那么我們在朗讀的時候也要注意人物的感情,請同學讀出這幾句話的“嚴明”。(學生讀)對周亞夫這個人物個性,還有不同的意見或有所補充的嗎?

  學生三:我想補充,文中對周亞夫的軍禮也做了描寫,比如“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寫出軍禮的嚴謹,一絲不茍。

  學生一:我認為從旁人的言語反應也可以看出來。如“皇帝敬勞將軍”“群臣皆驚”。

  教師:對,那么你們認為“驚”字包含了幾個意思?

  (學生踴躍回答)

  教師:同學們一致認為周亞夫是個嚴明的人,并且也從文中找出很多依據,那么周亞夫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而不是和其他將軍一樣?

  學生四:因為周亞夫忠于職守,堅守崗位。

  學生五:我覺得周亞夫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天子來視察,想在他面前表現自己,以博得他歡心。

  (學生笑,教師欲笑又止,一學生舉手站起發表意見)

  學生二:不對,從文中的句子看出,周亞夫的言行舉止都是很自然的流露,是他善于用兵的表現。他既然連天子的面子也不給,要求天子也按照軍中的規矩做,是他的嚴明所在,并不是奉承。

  (其他同學點頭稱贊,學生五也點頭認可)

  教師:所以突出人物形象可以通過人物的對話和行動,以及旁人的看法和評價,從不同的角度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周亞夫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是個威儀,忠職的將軍。那么作者司馬遷對他是怎么評價的呢?他為什么要這樣寫?我們再來揣摩作者的協作意圖。

  (同學們紛紛拿出課前查閱的資料,即《史記》中的《絳候周勃世家》)

  教師:在原文的末尾,司馬遷又一段對周亞夫的評價,請同學們現在散讀這一段,然后討論作者的態度。

  (學生討論得出作者對周亞夫的用兵是持贊揚的態度)

  教師:司馬遷是我國漢代時期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的《史記》是歷史的“實錄”,也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除了周亞夫,他還描寫了一系列的下層人物和一系列的愛國英雄,人物各具姿態,栩栩如生。而且,在文末總要加上:“太史公曰……”,表明自己的看法。這里我給同學們印發了兩篇,《越王勾*世家第十一》和《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請同學們回去閱讀,了解《史記》里的其他人物,進一步感受司馬遷塑造的人物個性特點。

  (下課鈴聲響起……)

  [案例注釋]

  在中學教學文言文,就好像在孩子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鋪開了一條通道,讓他們能穿越時空,去閱讀、去思考、去吸取,與兩千年前的大師直接對話,了解并深刻地認識我們的祖先,懂得我們的歷史,從而繼承和發揚我們的文化。也是許多中學生接觸傳統文化的起點,這將為他們以后進一步認識了解并熱愛祖國文化打下基礎,并對其一生的文化素養的形成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可是,文言文雖然地位很重要,但在教學上總是缺乏“趣”,原因在于它沒有活的語境。文言,是在古漢語口語的基礎上經過加工提煉而形成的一種以簡潔、典雅為特征的書面語體,人們平時說話是不會用它的,因而無從聽到;既無從聽到,也就談不上有什么“活”的語境。所以學起來顯得枯燥無味。

  本教例很想從這方面來改進,即增強學生對這篇古文的興趣,讓他們能想學現代文那樣有生機,主動、積極。在預習中我強調的是朗讀,而不是通譯。語言作為文章思想感情的載體,聲讀出來總是帶有語氣的,詞語的色彩、句子的構造、修辭手法的運用、行文節奏的起伏、感情氣勢的跌宕,都和文章的內容、語氣的表達密切相關;而誦讀正是對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聲韻表達,是把“寫在紙上的語言變成活的語氣”

  在課堂的開始,也進行了課文的誦讀。作為書面語體的文言有很強的可讀性,張口一讀便聽到了,十幾個、幾十個人齊聲朗讀,每天都讀一陣子,連語境也有了。這樣讀來讀去,許多詞、語、句、篇都裝在自己的頭腦里,入門又有何難?古代有“書聲瑯瑯”,“口舌成瘡”這樣的詞兒便是最好的證明。

  讀一篇(段)文言文有個別地方不懂或懂得不夠,是一種正常現象,不必急于求懂。這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自行領悟的習慣。所以我沒有就一些字詞來開展教學,而是用了兩個提問:“你認為周亞夫有什么個性特點,你有什么依據?”“周亞夫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讓同學們反復的閱讀課文,使學生十分熟悉課文,積累豐厚的文言語句的感性材料。不僅了解了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而且許多字詞在理解中也無師自通了。

  如果離開對課文的理解直接講句子的翻譯和字詞的解釋,不就是俗話說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嗎?目前中學文言文教學的主要問題,不在學生“不知其所以然”,而在“知其然”的不足上。比如對周亞夫這個人物個性的理解上,,學生一旦有了足夠的“知其然”之后,則所謂“所以然”,即使自己不能悟出,也是一點就通的。而學生一旦是自己領悟出來的,也便是學習中的“趣”了。

  [案例擴展]

  語文課堂上,學生有了“趣”的話,應及時地利用。課堂上補充的《絳候周勃世家》的結尾部分是學生主動去閱讀的,從語氣和語意中去探尋文章內容的走向和作者行文的匠心,把握文章的脈絡。接著向學生推薦了《史記》里的兩篇文章,促進學生主動的進行拓展學習,真正做到積累一點,延伸一點。并調動學生把新信息與舊信息相聯系,在文言文教學上,體現這點的便是做文言卡片。可惜這節課上,并沒有實踐。

  這節課只是個例子,存在許多的缺陷和遺憾,比如在點撥分析人物形象時,沒有及時教會學生學法,從而沒有做到知識的遷移。

  探索尚未成功,今后還需努力!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 篇7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提高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2.指導學生學習本文通過對比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3.幫助學生認識周亞夫恪盡職守的精神的現實意義。

  【過程與方法】

  學習本文通過側面描寫鮮明展現人物性格特征的寫作手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受周亞夫忠于職守、治軍嚴明和不卑不亢、剛正不阿的品格,并激發學生強烈的責任感。

  1.學習和積累文言常用實詞。

  2.學習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通過對比襯托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

  一、導入新課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風勁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唐代詩人王維《觀獵》這首詩描寫了一位將軍打獵的情景。詩中對涉獵將軍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寫。這里面的將軍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主人公——周亞夫。今天我們來講述他在細柳營的故事,體會他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資料助讀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陜西韓城)人,偉大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對歷史學和文學的極其寶貴的貢獻。《史記》不僅是史學著作的典范,而且是傳記文學著作的典范,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里稱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對《史記》在史學上和文學上的地位給予極高的評價

  三、預習檢測

  1.生字注音

  棘門(jí)彀(ɡòu)都尉(dū)...詔(zhào)按轡(pèi)持兵揖(yī)...介胄(zhòu)嗟乎(jiē)曩者(nǎnɡ)...2.一詞多義

  上自勞軍:軍隊。?.?

  :軍營。軍?已而之細柳軍.

  ?細柳:駐軍。?軍.

  3.古今異義

  古義:先行的衛隊。?古義:符節。

  天子先驅至?持節詔將軍?...?今義:先導。?今義:節日、節約。

  ?古義:請允許我。?古義:告知。

  請以軍禮見使人稱謝..今義:希望對方做某事。今義:感謝。

  4.詞類活用

  軍霸上:名詞作動詞,駐軍。.

  介胄之士:名詞作動詞,介,鎧甲,這里指穿鎧甲。.銳兵刃: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鋒利。.

  四、合作學習——探究與交流(一)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學生通過初讀,篩選出自己讀不準或不會讀的字,借助工具書查明后再讀一遍。

  2.再讀課文,讀清句讀。讓學生根據課文下的注解,理解字義、詞義、句意,在此基礎上讀出語句的停頓。可讓一學生讀,讓其他學生聽他哪些句子讀錯了,然后一起糾正。

  3.學生根據文下注釋,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深層理解

  1.課文講的是周亞夫軍細柳的故事,為什么還要寫劉禮軍霸上、徐厲軍棘門?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課文重在刻畫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但文章還用相當的筆墨寫劉禮軍霸上、徐厲軍棘門,目的是將他們駐軍的松弛情況與周亞夫的細柳軍進行對比,以表現細柳軍的軍紀嚴明,這樣就有力地烘托了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輝、躍然紙上。

  2.課文最后一段引用漢文帝的話作結是不是顯得多余?最后一段借文帝之口將霸上、棘門軍與周亞夫領導的細柳軍再作對比,進一步襯托出周亞夫的“真將軍”風范。以皇帝的感嘆作結,不但具有性,而且還表現了漢文帝知人善任的特點。當勞軍結束后“既出軍門,群臣皆驚”,驚什么?作者雖未寫明,但很清楚,就是對周亞夫對待漢文帝的態度感到驚異。由此引出文帝的一段話,其中一褒一貶,非常分明。這段話出自皇帝之口,而且是在皇帝調查研究之后,其意義就不同尋常了。因此這一段引用漢文帝的話并不多余。

  (三)走進人物

  閱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亞夫不愧為“真將軍”。

  從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周亞夫不愧為“真將軍”。一是皇上親自到細柳營慰勞將士時,“天子先驅至,不得入”,然后“上至,又不得入”,直到天子正式派使臣持節下詔書,“亞夫乃傳言開壁門”。這就突出了細柳軍軍紀嚴明,令人對這支軍隊的統帥周亞夫油然而生敬意。二是在前面的軍營,文帝及隨從可以“直馳入”,但在細柳,由于“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亞夫治軍有方,令行禁止,即使是天子也不得不遵從。這更讓人加深了一層敬意。三是當天子到達前兩處軍營時,“將以下騎送迎”,眾將士受寵若驚,竭盡逢迎之能事以討好文帝;而周亞夫面對文帝則是“持兵揖”,說“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相比之下更顯出周亞夫恪盡職守、剛正不阿的性格特點。這些都突出了細柳駐軍的令行禁止,軍紀嚴明,同時也表現了周亞夫治軍的嚴格、嚴肅、嚴謹,突出了他“真將軍”的風范。

  (四)走進主題

  文章通過描寫文帝勞軍這一場面,表現了周亞夫治軍嚴謹、忠于職守的“真將軍”風范。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 篇8

  [案例主題]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文言文占有相當的分量,而且隨著二期課改精神的要求,文言文比重已逐年增加。因此,怎樣提高文言文的教學質量,很值得探討。

  語言是一個文化全息體,是儲存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水庫。而文言文教學和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可是一直以來,文化氣息濃烈的文言文教學卻缺乏了“趣”。教師一味地把古文翻譯成現代文來教,文言文教學只是簡單的字詞解釋;學生更是把它當成了背默的負擔而“談虎色變”。在這樣一個越來越追求人才文化底蘊的時代,怎樣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怎樣把文言文教學放在課改的前列,是作為語文老師需要思考和實踐的一個重大問題。

  在幾年的語文教學過程 中,我一直努力追求文言文教學上的創新突破。每個學期都要開一節研討課,我選擇的大都是文言課文;而在平時的上課中,我也注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三年前,我上過一節校內公開課《周亞夫軍細柳》,說實話,那時完全是傳統的呆板的教學方法。去年的12月學校舉行語文研討活動,我又一次選了這篇課文作為研討對象。不僅是為了繼續探索文言文教學的“趣”,更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和超越。再一次和學生一起學這篇課文時,我找到了一點文言文的“趣”

  [案例描述]

  (《周亞夫軍細柳》第一課時帶領同學預習,學生借助注釋和字詞典,正確清楚流暢地朗讀。本教例為第二課時)

  教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言課文——《周亞夫軍細柳》,在課前同學們已經進行了預習,現在我給大家三分鐘時間散讀課文。要求在正確清楚的基礎上,做到抑揚頓挫,傳情達意。

  (學生朗讀,教師巡視,三分鐘后教師拍手表示散讀停。)

  教師:朗讀時,最重要的是能夠傳情達意,現在我請一位同學來把這篇課文朗讀一遍,請其他同學認真聽,然后做點評。

  (一女生舉手,老師點名她來讀,其他同學認真聽,之后學生點評,認為她讀得過快過平,沒有抓住人物的性格。)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做到字字不含糊,停頓、重讀和語調的把握要有分寸,讀起來才會抑揚頓挫分明。接下來再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

  (一男生站起來讀,聲音很好,而且聲情并茂。同學們稱好,老師也表揚。然后全班同學齊讀課文。)

  教師:從題目看,我們知道本文主要描寫“周亞夫”這個人物。那么,讀了那么多遍后,你認為周亞夫有什么個性特點,你有什么依據?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并進行思考討論。

  (同學小組討論兩分鐘左右,有同學舉手發言)

  學生一:我認為周亞夫是個治軍嚴明的將軍,比如文中“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這句話,它寫出了周亞夫軍營中的軍容特別的嚴整,而這正是他嚴明的表現。

  學生二:我同意周亞夫是個威儀的將軍,在文中還可以找到一些事例,比如“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這句話,還有“上至,又不得入”,以及“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這些話都寫出了周亞夫軍營中,軍紀特別的嚴明,連天子也不例外。

  教師:很好,剛剛兩個同學說得不錯,從這些句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周亞夫的性格特點。那么我們在朗讀的時候也要注意人物的感情,請同學讀出這幾句話的“嚴明”。(學生讀)對周亞夫這個人物個性,還有不同的意見或有所補充的嗎?

  學生三:我想補充,文中對周亞夫的軍禮也做了描寫,比如“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寫出軍禮的嚴謹,一絲不茍。

  學生一:我認為從旁人的言語反應也可以看出來。如“皇帝敬勞將軍”“群臣皆驚”。

  教師:對,那么你們認為“驚”字包含了幾個意思?

  (學生踴躍回答)

  教師:同學們一致認為周亞夫是個嚴明的人,并且也從文中找出很多依據,那么周亞夫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而不是和其他將軍一樣?

  學生四:因為周亞夫忠于職守,堅守崗位。

  學生五:我覺得周亞夫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天子來視察,想在他面前表現自己,以博得他歡心。

  (學生笑,教師欲笑又止,一學生舉手站起發表意見)

  學生二:不對,從文中的句子看出,周亞夫的言行舉止都是很自然的流露,是他善于用兵的表現。他既然連天子的面子也不給,要求天子也按照軍中的規矩做,是他的嚴明所在,并不是奉承。

  (其他同學點頭稱贊,學生五也點頭認可)

  教師:所以突出人物形象可以通過人物的對話和行動,以及旁人的看法和評價,從不同的角度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周亞夫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是個威儀,忠職的將軍。那么作者司馬遷對他是怎么評價的呢?他為什么要這樣寫?我們再來揣摩作者的協作意圖。

  (同學們紛紛拿出課前查閱的資料,即《史記》中的《絳候周勃世家》)

  教師:在原文的末尾,司馬遷又一段對周亞夫的評價,請同學們現在散讀這一段,然后討論作者的態度。

  (學生討論得出作者對周亞夫的用兵是持贊揚的態度)

  教師:司馬遷是我國漢代時期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的《史記》是歷史的“實錄”,也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除了周亞夫,他還描寫了一系列的下層人物和一系列的愛國英雄,人物各具姿態,栩栩如生。而且,在文末總要加上:“太史公曰……”,表明自己的看法。這里我給同學們印發了兩篇,《越王勾賤世家第十一》和《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請同學們回去閱讀,了解《史記》里的其他人物,進一步感受司馬遷塑造的人物個性特點。

  (下課鈴聲響起……)

  [案例注釋]

  在中學教學文言文,就好像在孩子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鋪開了一條通道,讓他們能穿越時空,去閱讀、去思考、去吸取,與兩千年前的大師直接對話,了解并深刻地認識我們的祖先,懂得我們的歷史,從而繼承和發揚我們的文化。也是許多中學生接觸傳統文化的起點,這將為他們以后進一步認識了解并熱愛祖國文化打下基礎,并對其一生的文化素養的形成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可是,文言文雖然地位很重要,但在教學上總是缺乏“趣”,原因在于它沒有活的語境。文言,是在古漢語口語的基礎上經過加工提煉而形成的一種以簡潔、典雅為特征的書面語體,人們平時說話是不會用它的,因而無從聽到;既無從聽到,也就談不上有什么“活”的語境。所以學起來顯得枯燥無味。

  本教例很想從這方面來改進,即增強學生對這篇古文的興趣,讓他們能想學現代文那樣有生機,主動、積極。在預習中我強調的是朗讀,而不是通譯。語言作為文章思想感情的載體,聲讀出來總是帶有語氣的,詞語的色彩、句子的構造、修辭手法的運用、行文節奏的起伏、感情氣勢的跌宕,都和文章的內容、語氣的表達密切相關;而誦讀正是對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聲韻表達,是把“寫在紙上的語言變成活的語氣”

  在課堂的開始,也進行了課文的誦讀。作為書面語體的文言有很強的可讀性,張口一讀便聽到了,十幾個、幾十個人齊聲朗讀,每天都讀一陣子,連語境也有了。這樣讀來讀去,許多詞、語、句、篇都裝在自己的頭腦里,入門又有何難?古代有“書聲瑯瑯”,“口舌成瘡”這樣的詞兒便是最好的證明。

  讀一篇(段)文言文有個別地方不懂或懂得不夠,是一種正常現象,不必急于求懂。這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自行領悟的習慣。所以我沒有就一些字詞來開展教學,而是用了兩個提問:“你認為周亞夫有什么個性特點,你有什么依據?”“周亞夫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讓同學們反復的閱讀課文,使學生十分熟悉課文,積累豐厚的文言語句的感性材料。不僅了解了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而且許多字詞在理解中也無師自通了。

  如果離開對課文的理解直接講句子的翻譯和字詞的解釋,不就是俗話說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嗎?目前中學文言文教學的主要問題,不在學生“不知其所以然”,而在“知其然”的不足上。比如對周亞夫這個人物個性的理解上,,學生一旦有了足夠的“知其然”之后,則所謂“所以然”,即使自己不能悟出,也是一點就通的。而學生一旦是自己領悟出來的,也便是學習中的“趣”了。

  [案例擴展]

  語文課堂上,學生有了“趣”的話,應及時地利用。課堂上補充的《絳候周勃世家》的結尾部分是學生主動去閱讀的,從語氣和語意中去探尋文章內容的走向和作者行文的匠心,把握文章的脈絡。接著向學生推薦了《史記》里的兩篇文章,促進學生主動的進行拓展學習,真正做到積累一點,延伸一點。并調動學生把新信息與舊信息相聯系,在文言文教學上,體現這點的便是做文言卡片。可惜這節課上,并沒有實踐。

  這節課只是個例子,存在許多的缺陷和遺憾,比如在點撥分析人物形象時,沒有及時教會學生學法,從而沒有做到知識的遷移。

  探索尚未成功,今后還需努力!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 篇9

  課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曰:‘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出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教案

  教學目標:

  1.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語

  2.品味意蘊豐富的語言

  3.學習本文對比的寫法

  4.理解周亞夫之“真”

  教學重點:

  1. 積累常用文言詞語;

  2. 學習本文對比的寫人敘事技巧。

  教學難點:

  反復對文章語言進行比較鑒賞,層層深入地體會周亞夫的“真”。

  教學創意:

  1.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2.給足空間,滲透方法:

  3.融入文化,一體四面。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

  (一)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自主翻譯課文,疏通全文大意。

  (二)將自學時無法理解的詞句做上記號。

  (三)搜集與細柳營相關詩詞

  二、激疑導入

  (一)同學們,課前咱們要求搜集與細柳營相關的詩句,誰來分享一下?

  學生分享,教師可做補充。

  (二)激疑:同學們搜集的詩句真不少!顯然“細柳營”是備受文人們青睞的。但一個小小的軍營,究竟有何魅力能讓那么多文人騷客另眼相待呢?讓我們走進《周亞夫軍細柳》去一探究竟吧!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導入的設計意圖一方面是幫助學生積累相關詩詞,另一方面是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教師可提前整理部分易于理解的詩詞,展示在PPT中,便于學生摘錄。)

  三、預習檢測

  (一)去句讀朗讀

  1.去掉全文標點,請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跟讀并糾錯。

  2.全班齊讀課文。

  (二)配圖講故事

  1.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本文內容。

  2.PPT展示和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請學生給圖片配文。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本環節針對課前預習而設,旨在檢測學生預習的效果,對課文內容做整體上的梳理。教師在糾正字音時,可以分析錯誤的原因,深究字詞背后的語言依據,擴充語文知識,圖片出示的順序可以打亂,以進一步檢測學生對課文內容的了解程度。)

  四、學生質疑

  (一)合作學習,互助釋疑

  學生組內交流預習時做了記號的疑難詞句,互助釋疑。

  (二)班級交流,質疑問難

  學生以組為單位提出仍無法理解的問題,全班共同解決或教師指導解決。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該環節滲透了本課教學的核心理念“以學定教”,即教學的起點是基于“學生需要的”而非“教師能教的”。設計以上兩個任務,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并梳理出重點文言字詞。在指導過程中,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字詞,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勾連所學知識,提高其知識遷移能力。)

  五、教師補遺

  (一)教師提問,學生自主思考

  1.“吾欲入勞軍”中的“欲”如何翻譯?

  2.“亞夫乃傳言開壁門”中的“乃”翻譯為“于是”還是“才”比較好?

  3.“軍中不得驅馳”中的“不得”如何翻譯?

  (二)學生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明確:

  1.“欲”這里常翻譯為“想”或“要”,皆屬同一義項。但翻譯成“想”比翻譯成“要”更為合理。就語境來看,文帝是尊重與配合周亞夫的,翻譯為“要”則稍顯強勢了。

  2.“乃”翻譯成“才”為好。文帝勞軍,先至霸上、棘門,周亞夫身為大將,消息靈通,且細柳與前兩營不遠,故他不可能不知文帝將至。然而他始終未有通融,直至文帝按正規程序請示。可見用“才”方能貼合此語境。

  3.“得”可翻譯為“能夠”、“可以”等,表示情況允許。但結合語境,“將軍約”和“軍中”皆在強調這里是軍營,軍營有軍營的規矩,規矩就得遵循。故而“不得”翻譯成“不準”遠比“不能夠”更能彰顯軍令的。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本環節是對上一環節的補充與深化。“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作為平等中的首席,也有權說出自己的理解。且教師基于自身認知水平,他所能看到的,往往會高于學生,故而能引領學生看到更遠。通過本環節的學習,學生對文意的理解會更為準確,也更能體會到文章語言的考究,并為下一課時人物形象的把握張本。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引導學生結合語境進行分析,培養其語境意識。)

  六、字詞梳理

  (一)請同學們按照以下提示,梳理本課詞語并記憶。

  1.字形生僻的詞語(注音)

  2.字義與之前所學不同的詞語(釋義)

  3.其它新學的常用詞語(釋義)

  (二)教師總結

  明確:

  字形生僻的詞語:棘(jí)、彀(gòu)、曩(nǎng)

  字義與之前所學不同的詞語:

  軍(駐軍)、勞(慰問)、居(經過)、之(到)、固(一定)、且(將要)

  其它新學的常用詞語:

  已而(不久)、被(同“披”,穿著)、無何(不久)、揖(拱手行禮)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該環節是本課的收束環節,旨在讓學生明晰本課所學,并積累文言詞語,落實單元目標的要求。)

  七、板書設計

  欲:想

  乃:才

  不得:不準

  第二課時

  一、切入

  (一)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把握了本文的主要內容。現在大家知道細柳營的魅力在何處了嗎?

  明確:周亞夫

  (二)文中有對周亞夫的評價嗎?請找出來,讀一讀。

  明確:嗟乎,此真將軍矣!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本環節目的有三,一是回扣第一課時的導入,將本課學習引向周亞夫其人:二是找出本文關鍵句,切入文本:三是與本課收束環節呼應。第一個問題,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勾連《陋室銘》。若學生回答的是細柳營戒備森嚴或軍紀嚴明,亦可引導其歸因為周亞夫治軍有方,此皆可為后續學習張本。“嗟乎”一句,讀是關鍵,為收束環節再讀此句做鋪墊。)

  二、鑒軍士之真

  (一)文帝的評價為何這么高?都說強將手下無弱兵,從軍士素質便能看出將軍的治軍水平。咱們就先從軍士身上找找原因!為了更好地去分析,今天教大家一個方法,比較鑒賞,即把文章中的對比之處找出來,抓住其中關鍵字詞,相互比較分析。請看示例:

  明確:

  軍士戒備:“若兒戲耳”與“銳兵刃,彀*,持滿”

  軍紀遵守:“直馳入”與“不得入”“又不得入”(側面描寫)

  “直馳入”與“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正面描寫)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對比”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但對于寫法的教學不宜脫離語用實際系統地講授和操練。故該環節將“對比”滲透其中,指導相應的學法,給足學生自學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會“對比”,并為學生理解周亞夫之“真”做鋪墊。學生若不能抓住關鍵字詞,教師可適時點撥,并注意指導學生誦讀,涵泳品味。如“又”“滿”等字,通過朗讀便可將文帝一再受阻,軍士嚴陣以待都品味出來。)

  三、鑒將軍之真

  (一)看來細柳營的軍士們無愧軍士之名,與另外兩營大不相同。周亞夫治軍之才能,真也!比完了兵,咱們再來比較下幾位將吧!請按要求自主完成表格。

  (二)劉禮掌管皇族事務,徐厲身份顯赫,他們會不知道軍禮嗎?為何文帝一來,他們就把軍禮忽略了,而周亞夫沒有?

  明確:劉、徐二人阿諛奉承,周亞夫不卑不亢、剛正不阿。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本環節在上一環節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對比”寫法,同時也能加深對周亞夫之“真”的理解。該環節的教學尤其要注意針對“揖”“拜”等字詞,進行應勢應需的文化融入,拓展“軍禮”知識,幫助學生深化對周亞夫的認識。)

  四、鑒文帝之變

  (一)直面天子,能不卑不亢,周亞夫為將之風骨,真也。也能難怪文帝慰問細柳時,其禮數亦有較大變化。請大家按要求完成表格。

  明確:

  于棘門、霸上:直馳入。

  于細柳:使使持節詔將軍、按轡徐行、改容式車。

  (二)面對軍禮,先驅、棘門霸上的軍士、劉徐二將都未遵守,天子當為禮之表率,亦未遵守。軍禮是維持軍隊紀律、保證行動效率的重要制度。匈奴大入邊,軍隊這般輕視軍禮,以何御敵?直至周亞夫出現,他遵守著,他的軍士遵守著,他影響著文帝也遵守了。周亞夫身上的什么品質征服了文帝呢?請小組討論探究。

  明確:周亞夫的恪盡職守,周亞夫對軍禮的堅守。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本環節通過比較文帝的變化,幫助學生深入感受周亞夫之“真”。教學時,務必拓展“持節”、“式車”等軍禮知識,并言明軍禮的重要性。非此學生不能感受到周亞夫對文帝的影響,以及周亞夫堅守軍禮的原因。)

  五、收束

  (一)堅守軍禮,恪守本職,此將軍之本也!相信通過本課的學習,大家對于周亞夫的了解,更為深刻了。回過頭再看文帝的評價,咱們能否補充一下,然后有感情地讀出來?

  嗟乎,亞夫________(用一個詞形容),此真將軍矣!

  (二)本節課咱們著眼于文中的對比之處,采用了比較鑒賞的方法,深入品析了意蘊豐富的語言,探索了周亞夫的“真”。他的“真”在于治軍嚴明有方,在于他剛正不阿的風骨,更在于恪盡職守,不忘將軍之本。這些是否對大家有所啟發呢?可以聯系生活經歷談談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本環節目的有三,一是回扣切入環節,讓學生修改再讀關鍵句,讀出新的理解;二是總結梳理本課所學;三是引導學生將所*系到自身。第一個任務的教學,要注意指導學生誦讀,讀出與課堂伊始不一樣的感情。)

  六、延伸

  同學們說得都很好,看來周亞夫確實給了大家不少啟迪,那么他的故事就要告一段落了,但我們閱讀《史記》的路才剛起步。不少名人,如藺相如、項羽、韓信等等,都在《史記》中留下了烙印!我們課后不妨也借助工具書與注釋去讀一讀《白話史記》中的相關本紀、列傳等,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獲!

  七、板書設計

  恪盡職守

  真將軍

  治軍嚴明 剛正不阿

  譯文

  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規模侵入漢朝邊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在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胡人侵擾。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長驅直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不久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劍出鞘,開弓搭箭,弓拉滿弦。皇上的先行引導人員到了營前,不準進入。先行引導的人說:“皇上即將駕到。”鎮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詔令。’”過了不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節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守衛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定,軍營中不準縱馬奔馳。”于是皇上就放松了韁繩,讓馬慢慢行走。到了大營,將軍亞夫拿著武器拱手行禮,并說:“穿戴盔甲的將士是不能行跪拜禮的,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皇上被此感動,馬上神情嚴肅地俯身靠在車前橫木上,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勞軍禮儀完畢后辭去。

  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先前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樣,那里的將軍是完全可以去偷襲且被敵人俘虜的,至于周亞夫,難道能夠侵犯嗎?”文帝稱贊了周亞夫很久。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 篇10

  學習目標

  1.參照注釋,查閱詞典,疏通語言文字,反復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2.抓住語言描寫的感情色彩來理解課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學法點撥

  學習本文前,要注重課前預習,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弄清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或用法,尤其是涉及古代禮儀的字詞(如:持節、按轡徐行、揖、拜、式車,等等),在此基礎上完成“思考與練習三”;要重視朗讀,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反復的閱讀課文,使學生十分熟悉課文,積累豐厚的文言語句的感性材料,不僅了解了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而且許多字詞在理解中也無師自通了;本課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在刻畫人物形象上很有特色,也很成功,學習中應了解本文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通過對比襯托表現人物等寫作方法的作用;同時,對課文所蘊涵的人文思想也應加深了解和認識。

  自主探究

  積累整合

  1、給下面的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提示寫出漢字。棘門詔書持兵揖...介胄之士.嗟乎g?u弓弩按p?i徐.行n?ng者

  2、解釋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軍:.

  ②上自勞軍勞:.③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使:.④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約:.⑤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胄:.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③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

  ④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4、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本文選自____________,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贊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領悟

  5、把文章分為三層,并概括各層大意。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 篇11

  1、導入:同學們,大家好!

  2、請大家看屏幕:觀獵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風勁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這首五言律詩描寫了一位將軍打獵的情景。詩中對涉獵將軍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寫,熱情的歌頌了將軍的豪邁氣概,曲折的表達了作者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和遠大的政治抱負。這里面的將軍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主人公―――周亞夫,來講述他在細柳營的故事,體會他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

  3、請大家將書翻到167頁,本文的作者是司馬遷,誰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司馬遷?

  4、看大屏幕:《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5、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將有疑問的字詞畫在語文書上,我們共同解決。

  6、好,請同學們先看大屏幕,我們來了解一下生字詞,誰能夠將屏幕上的字詞準確的念出來?

  祝茲zī侯棘j門彀go弓弩nǔ按轡pi徐行

  作揖yī介胄zhu嗟jiē乎曩nng者

  誰還有讀不準的字音?

  7、下面,老師來給大家范讀一下課文,請同學們注意斷句,進一步了解課文。

  8、好,讓我們共同來齊讀課文,打起精神,高聲朗讀《周亞夫軍細柳》。

  9、下面請同學們依照課文注釋,合作完成課文翻譯。如果遇到本組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當然這里的難題指的是字詞翻譯方面。就派一名代表將問題寫在黑板上,我們共同來解決。老師將黑板分為三部分,將問題寫在對應的位置上,重復的不要寫了。

  10、好,我們來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11、(將實、虛詞重點介紹)。為:動詞wi介詞wi

  軍:駐軍軍營將軍

  將以/下騎/送迎:將士們下馬高接遠送.以:連詞,不譯.

  可得而犯耶?:豈能被侵犯呢?

  12、同學們現在還有什么問題?還有什么地方不懂,請開誠布公的提出來,也許你的問題非常的有價值,可以幫助許多同學解決疑問。

  13、同學們沒有問題了,老師可有問題要問大家,檢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況。(大屏幕)

  14、譯文:請3位同學講課文簡述出來.

  15、好,現在,我請同學將這個故事完整的講給大家聽,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故事更好聽,人物更豐滿。

  16、最后皇上對周亞夫有一句評價,請同學們找出來,并做闡述。

  17、“嗟呼,此真將軍矣!”說說從哪里能夠看出來周亞夫不愧為“真將軍”?

  18、(為什么稱之為“真將軍”?)―――治軍嚴整,軍紀嚴明,剛正不阿,恪盡職守,不阿諛奉承,不趨炎附勢。

  19、與此同時介紹正、側面描寫以及對比襯托的用法以及作用,總結周亞夫精神以及人格特點。---1、寫羅敷的美,不從本身去寫,而是從旁觀者的眼中體現,我們說這種寫法叫―――側面描寫;2、課文標題是《周亞夫軍細柳》,為什么還要寫劉禮軍霸上,徐歷軍棘門?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嗎?

  20、總結:“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對周亞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蕩,有什么說什么,不阿諛奉承別人而取得富貴,不違反做人原則而取得地位。

  21、同學們的分析非常的有見地,有思想,854的學生真是了不起啊!

  22、周亞夫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使他管理的軍隊紀律嚴明,令行禁止,不因為權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到來而改變軍營規定。隨時處于備戰狀態。現在,我們將思維的航班從20xx年前回溯到現實生活中,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現在讓你當咱們班的班長,請你借鑒周亞夫的做人原則以及管理方法,談談你會怎樣承擔起班長的職責?怎樣團結所有的同學、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為同學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呢?

  23、總結:所以說,語文的魅力就在于此:我們學習古詩文,不僅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古人優秀的品質來指導人生,讓語文的精華為你人生畫卷涂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 篇12

  上課鈴響,教師微笑著走進教室,師生問好。

  師:昨天,我們學習了《周亞夫軍細柳》第一課時,疏通了文意,了解了內容。還留了一個作業:通過這節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現在大家來匯報一下,讓我們也來分享你收獲的快樂!

  生①:通過昨天的學習,我知道了《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他用畢生的精力寫成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周亞夫軍細柳》,選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師:他扎實地記住了文學常識,很好,請坐。

  生②:我知道了在古文里,一個字有的時候有好幾個意思,而且詞性也不一樣。如:“周亞夫軍細柳”的“軍”是動詞,是駐軍的意思;“至霸上及棘門軍”的“軍”就是名詞,軍營。“已而之細柳軍”中“之”是動詞,去、往的意思;“介胄之士不拜”中的“之”是助詞“的”;“稱善者久之”中的“之”是語氣助詞,不譯。

  師:你是慧眼識珍品呀,你的收獲涉及了古代漢語中一個重要知識點——詞類活動。不過初中階段知道這些就夠了,到了高中我們再重點研究。

  生③:我知道了在古文中有些詞的用法是現代文中沒有的,象“使人稱謝”中的“謝”是“告知”的意思。“不聞天子之詔”中的“聞”是“聽從”的意思。

  師:這叫“古今異義”,需要記住。

  生④:學習了這課,我知道了表示時間很短、不久的詞有好幾種,如“已而之細柳軍”中的“已而”;“居無何”都表示“不久”,以前我們還學過“俄頃”、“未幾”、“俄爾”都有這種意思。

  師:你能溫故而知新,學以致用,善于總結歸納,這個習慣非常好。其實語文是一門*積累而提高的學科,只要你循序漸進的積累,你的語文素養就會提高。

  (還有許多學生舉手,急于匯報。)教師微笑著說:我理解大家的心情,收獲知識的感覺是充實的,與別人分享的感受是快樂的,由于時間有限,我們不再一一匯報了,大家可以把你的收獲整理到語文積累本上。

  我有兩件事,需要拜托兩個小組來完成:

  1.為大家講《周亞夫軍細柳》的故事。

  2.回顧、再現上節課的板書。

  看哪兩個小組愿意把自己的完美合作展示給大家?

  (講故事和板書同時進行。)

  生:講故事 略。

  組員評價①:他講得很生動形象,讓我們仿佛看到了當時的場面一樣。但是有一處我不同意,“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中的“改容”,我認為是改變了原來的神態,原來可能很嚴肅、不滿,認為霸上棘門軍玩忽職守,現在滿意了。他剛才翻譯成“改變了容貌”我認為不對。

  師:你分析得很對。

  組員評價②:我認為講故事應該用現代漢語完全翻譯出來,剛才軍門都尉的話,他用的是原文而沒有翻譯出來。應該翻譯為:在軍營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命令。

  講故事的學生站起來反駁:我不是不會翻譯才用原文的,我之所以那么翻譯是不想破壞將軍的原話。大家仔細看書,軍門都尉在傳達將軍的話時是一字不差地重復,因為文章用的是直接引語,一個小尉官能把周亞夫的命令牢牢記在心里,可見周亞夫治軍嚴明,軍令如山,深受士兵愛戴。(大家鼓掌)

  師:我很佩服你的洞察力,能看出字面底下的意思來。(教師板書“治軍嚴明”,同時點評另一小組合作完成的上節課板書,幫助學生喚起記憶。)

  師:大家仔細看課文題目《周亞夫軍細柳》,這是用要素法起的題,人物加事件加地點,事件、地點為人物服務,在細柳這個特殊的地點駐軍而發生的事,能突出周亞夫什么樣的形象呢?請大家再次走進課文,揣測作者創作思路,希望能象剛才那名同學一樣,看出字面底下的意思來。把你的意見在小組內交流探討,求同存異,然后咱們再集中討論。

  (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學習,氣氛熱烈)

  小組匯報①:我們組認為周亞夫還有忠于職守的品質,就連“天子勞軍”這一刻都不懈怠,他的士兵們是“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他自己則是“持兵揖”,可見他以時時備戰的緊張狀態來完成防守大業的。

  小組匯報②:我們組同意上組意見,我們還認為周亞夫有忠厚耿直的性格,皇帝來勞軍,他都不拜,而以軍禮見,可見他不溜須拍馬,不阿諛奉承。(教師板書:忠厚耿直)

  小組匯報③:我們不同意上一小組的意見,我們覺得周亞夫有些虛偽,哪會那么巧,偏偏在皇帝勞軍時匈奴偷襲呢!是裝給皇帝看的。(學生紛紛舉手要發言。) 

  生①:不對,誰敢肯定敵人不會偷襲呢?他們駐軍的地點就是在前線,書上寫得很明白“以備胡”,象霸上棘門軍那樣渙散,敵人果真偷襲了,他們能擔起保衛天子的重任嗎?

  生②:周亞夫不是在裝,從軍門都尉和壁門士吏的語言中可知,他們的訓練有素不是一日的功夫,裝也裝不出來。

  生③:周亞夫要裝為何不像劉禮、徐厲那樣“下騎送迎”,而要“持兵揖”,你要知道,林沖因帶刀入“白虎堂”而被治罪發配滄州,更何況在天子面前“持兵”呢,有可能要冒著殺頭之罪呢!

  師:大家討論得很好,旁征博引,很有說服力,由你們的分析我可以得出:周亞夫的確在時時備戰狀態,以防萬一,從這兒正可見周亞夫的忠于職守,軍紀嚴明的特點;寧肯冒著被皇帝誤解,甚至殺頭的危險而盡忠盡職,更可見他的忠厚耿直的性格,真不愧為“真將軍也!”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真將軍”,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我們的社會才會長治久安,我們的國家才會繁榮富強,愿大家都成為這樣的“真將軍”。

  到此,我們已明白了作者的寫作目的了,通過“周亞夫軍細柳”這一事件來塑造周亞夫的“真將軍”形象,那么為什么還要寫劉禮、徐厲二位將軍呢?

  生:寫劉禮、徐厲是為了與周亞夫形成對比,襯托周亞夫形象的偉大。(教師板書:對比襯托)

  師:原來這是對比襯托的寫作手法。那么根據我們寫作經驗來看,寫人得讓人物去說話、做事,可是周亞夫在全文中只出場一次,一個動作“持兵揖”,一句話“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對他手下的將士卻用大量筆墨,是不是詳略不得當,喧賓奪主?

  生①:我們從他手下將士的語言、動作中就可看出周亞夫的形象,所以就不用再更多地描寫本人了。

  生②:所有對手下將士的描寫都是在為周亞夫服務,這是側面描寫,再加上正面描寫,就形成了正側面描寫結合,詳略很得當。(學生給予掌聲,教師板書:正側面描寫結合) 

  師:真是一語中的,這是一種寫作技巧,該用簡筆處惜墨如金,該用繁筆處潑墨如水,周亞夫雖未出場,就讓我們感受到了“真將軍”風范,使文章極具說服力。

  師:誰看過《史記》或節選?司馬遷是不是常用這種方法寫人物?

  生①:我看過《陳涉世家》,就不是用這種方法,正面描寫很多,如文章寫陳涉語言的名句就有:“雁雀安知鴻皓之志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還有許多寫動作的,如“陳勝命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生②:我看過《廉頗藺相如列傳》,在“退避三舍”這一故事中,既有正面描寫,也有側面描寫,但正面描寫比側面描寫多。

  師:可見文無定法,既可以正面描寫為主、也可以側面描寫為主、或正側面結合、或直接描寫、或間接描寫、或通過環境、場面烘托刻畫,只要人物形象逼真、生動,完成主題的要求就是好文章。司馬遷非常善于選取典型事例,刻畫生動的人物形象,記錄史實。象這種寫史的體列就叫做紀傳體。(板書)《史記》開創了紀傳體通史的先河,是傳紀文學的典范,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讓我們飽含深情地再次走進課文,齊讀《周亞夫軍細柳》,感悟偉大的《史記》的風采!

  在瑯瑯的讀書聲中下課鈴響了,教師宣布下課,師生互道“再見”。

  板書:

  教學反思

  這節課緊緊圍繞著課程標準對文言文的要求進行教學,教師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并且有效地兼顧了各個層面的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和學習效果的檢驗。學生把課堂當成展示自我價值的平臺,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很好地訓練了口語表達能力。小組討論訓練了學生合作學習能力。質疑、探究、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并且使學生在發現中學習,在成功的體驗中進取。在分析周亞夫形象時,教師適時點撥,進行人生觀教育,完成了“文以載道”的德育任務。對課外閱讀量的檢驗,可以督促學生自主拓展知識面,課內與課外結合,自覺提高語文素養。

  在分析周亞夫形象時,學生對其正面形象進行質疑,這是我在備課時萬萬沒有想到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極強,有時候敢于對傳統反叛,從這節課就可見一斑。雖然該問題在課堂上也順利處理了,但課后想來,這也是新課程對老師的一個挑戰。學生在課上是自主的、開放的、交流是多邊的,教材僅僅是師生、生生對話的文本,學生有可能生發許多疑問,有的甚至會把老師“掛”在講臺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課標、備教材、備教法,還要備學生,只有在課前全方位準備,才能做到在課上游刃有余。這也是兵家所謂的不打無準備之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周亞夫軍細柳》同步練習(通用12篇) 相關內容:
  • 《周亞夫軍細柳》譯文

    《周亞夫軍細柳》(譯文)漢文帝繼位之后第六年,匈奴大舉侵入邊境。朝廷于是讓宗正劉禮做將軍,駐軍霸上;讓祝茲侯徐厲做將軍,駐軍棘門;讓河內太守周亞夫做將軍,駐軍細柳:這樣來防備匈奴。皇帝親自慰勞軍隊。...

  • 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集第11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精選10篇)

    一、綜合題:1.哪組拼音沒有錯誤?請打“√”。a.舫(fǎng) 瞻(zhān) 矗(chù)( ) b.砌( 鎦(liù 溯(sǜ)( )c.幔(màn) 嵌(qiǎn) 梭(suō) ( ) d.髻(jì) 系(jì) 卅(sà)( )e.逾(yú) 塹(qiàn) 鑲...

  • 鄂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全集第12課《讀碑》(通用7篇)

    【教學構想】作家劉成章的《讀碑》,讓讀者在極度的震撼中升騰起一股悲壯感和使命感。今天幸福的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應用怎樣的眼光去仰望這座歷史的豐碑?用怎樣的心情去解讀這座不朽的豐碑?這篇課文為我們引導學生去思考這個問題、解決...

  • 《我有一個夢想》同步闖關練習(通用15篇)

    同步闖關1.下列詞語中加粗字注音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a.奢(shē)談 白雪覆(fù)蓋信守諾(nuò)言 洶涌澎湃(bài)b.真諦(dì) 剝(bō)奪權利野蠻(mán)行徑 蛻(tuì)變變質c.儲(chǔ)備 披露(luò)真情堅如磐(pán)...

  • 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集第13課《黃河頌》(精選17篇)

    《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原名: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而寫的組詩。詩人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頌了我們的民族,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 《親愛的爸爸媽媽》人教八上(精選17篇)

    親愛的爸爸媽媽一、介紹作者聶華芩,湖北人,現居美國。1925年出生,1948年畢業于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1949年去臺灣,到1960年一直擔任《自由中國》編輯委員和文藝主編。1962年應聘在臺灣大學、東海大學教文學創作。...

  • 《斑羚飛渡》教學實錄 2份(精選16篇)

    師:在上課之初,老師想為同學們講一個故事。(點擊鼠標,flash顯示畫面,音樂響起。)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螞蟻家族不得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遷徙。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螞蟻迅速地結成一個球體。...

  • 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集第15課《七根火柴》(通用4篇)

    廣州市華美英語實驗學校陳光榮 教學目的 1.明確本文緊扣線索展開故事情節的寫法和自然環境描寫的烘托作用。 2.學習紅軍戰士對革命事業無比忠誠、勇于獻身的高貴品質。...

  • 《我的母親》學案(精選16篇)

    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1)把握文章內容,理清課文結構,體會作者感情。(2)學習運用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品格特點的寫法。(3)了解文章在真切、質樸的語言之中蘊含深情的語言風格。2、過程與方法(1)布置預習。...

  • 八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无人区码一码二码三码的含义 | 国产妇女野外牲一级毛片 |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 | 狠狠躁18三区二区一区 | 天天操操夜夜操 | 色av网| 国产免费资源 | 日本高清高色视频免费 | 国产一级免费看视频欧美激情 | 岛国av在线免费看 | 亚洲成人综合社区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天堂avtt | 我是刑警hd| 欧洲色情三级欧美三级视频 | 天堂8在线天堂资源BT | 国产一级美女 | 亚洲第一久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费 | 中文字幕内射无码制服剧情 | 日韩有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特级毛片 | 国产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网站 | 猫咪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1|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 | 国产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小视频 |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 麻豆传媒免费观看 | 一区一区三区四区产品动漫 |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三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情爆乳 | 2023国产无人区卡一卡二卡三 | 大地资源网高清在线观看免费新浪 |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