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1-6課復習提綱及練習
主線: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以規定權利和義務為內容,具有國家強制性和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依法治國 含義、意義、主體、核心)
1. 公民的生活離不2. 開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第6課)
2. 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a.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秩序(第2課)
b.促進經濟建設(物質文明 第3課)
c.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第4課)
d.保護環境(第5課)
輔線:道德: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約束著人們最基本的行為,促使人們對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在是與非,善與惡,公正與偏私,榮譽與恥辱等到方面,做出選擇和判斷.(以德治國)
基礎知識梳理:
第一課:
前言是全書的總綱.第一課主要講法律的含義,法律的基本特征,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本課共分兩框,從道德是人們遵紀守法的基礎,道德又要以法律的支持為保障的相互關系切入,引導大家在法律與道德的對比中,理解和把握法律的內涵.
重點為:a.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b.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水準,有助于人們自覺做到守法護法
第二課:
本課知識點零碎,以考查選擇題為主,注意把握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社會管理秩序的區別;認識到三者是社會公共生活正常運作的必不可少的條件,關系到每位公民的學習工作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國家的安定社會的穩定和國際形象,因此每位公民,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必須從自已做起,自覺遵守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重點為:a.社會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準則的原因?b.某種行為屬于什么違法行為?(如私自架設電網,使用音響音量過大等)
第三課:
本課三個框題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承,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第一框是必須強記的知識點,第二框第三框講到法律規范經濟行為和打擊經濟犯罪,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規范經濟行為有助于防止經濟犯罪,打擊經濟犯罪有助于規范經濟行為,促進經濟建設.
第四課:
本課圍繞法律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展開討論.共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法律規定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二是法律規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措施,這兩部分是相互聯系,前一部分是將精神文明建設主要內容上升到國家的意志,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只有將其以法律的形式規范下來,才能用法律更好的保障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重點為:a.保障性和促進性措施的理解?
b.法律禁止和制裁損害精神文明建設的行為(迷信,賭博,吸毒,制黃,販黃,非法出版等會結合一定的材料考查;書本第54頁第一自然段講述了意義.)
第五課:
環保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強調是是注意培養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通過以小帶大,將社會性的環境總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應具備的環境意識和行為聯系起來,努力培養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