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初二政治知識點總結(二)
第二單元 善待他人
2、1誠實守信
一、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1、 誠實守信是每個人輩子都應恪守的基本道德規范,誠實是人們彼此交往時最重要的品德;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種良好品格的基礎。
2、 什么是誠實?
誠實意味著實事求是,表里如一,說實話,做實事,不虛偽,不夸大其辭,不文過飾非,不自欺斯人。
3、 誠實的重要性:
①只有在一顆誠實的心中才能夠生長出善良、正直、勇敢、謙遜;②才能信守諾言,履行約定,獲得他人的信任與尊重;③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牢靠的事業基礎,取得堅實的確人生業績;④社會秩序才能有條不紊,文明進步才有可能。
二、拒謊言,重承諾
1、 不撒謊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之一。
2、 撒謊 的根源有利益、面子等。
3、 撒謊的危害:
撒謊會污染人格,造成心靈的晦暗,謊言敗露的同時是信用的喪失、友誼的毀壞,最終將遭到朋友和社會的唾棄,有的還會受到法律制裁。
4、 學會誠實做人,就要懂得承諾的重要性,你的承諾一經作出就應該兌現。沒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應該做的事情,決不能去承諾。
5、 一個小小的諾言的兌現,都是你人生信用大廈的一塊石子,一個人的信用是靠始終一貫的誠實守信的行為建立起來的。
三、誠實、隱私與“善意的謊言”
1、人應該誠實,但是不等于無所顧忌地、不適當地說出一切。誠實是拒絕謊言,卻不排除必要的沉默。也應該懂得在適當的場合 和對象面前適當地說話。
2、“善意的謊言”,出于安慰、鼓勵、幫助他人的目的,是與人為善的行為,與不負責、不講信用、損人利己的撒謊行為完全不能相提并論。
四、堅守誠信的綠洲
1、 正確看待社會生活中的不誠信行為。中國社會是在不斷地向前發展的,文明的進步是逐漸實現的,因此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以自己的道德行為改善社會。
2、 誠實守信是傳統美德。我們要學會做一個誠實的人,誠懇地待人,誠實地學習、生活。
2.2平等待人
一、尊重平等的人格
1、 人格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平等的。從人格平等的原則出發,我們應該以平等態度待人。
2、 平等主要是指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
3、 雖然人與人之間有著千差萬別,但每個人都具有天賦平等的人格。作為人,每個人天生就應該具有同等的生命權利、發展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這就意味著,作為人,每個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4、 平等的人格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態度去對待他人,這是一個正直的人應有的待人之道。平等待人是現代人的基本素質。
二、平等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1、 平等是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是人類長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2、 不平等是落后和愚昧的表現,平等是在社會進步中逐步實現 的。
3、 今天,平等已經是全世界公認的共同價值,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從多方面促進社會平等,保障人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三、正確認識現實中的差異和不平等
1、 現實中存在差異和不平等的原因:
人們在天賦上的容貌、智力、體力等存在差別,社會生活中存在財富多寡、分工不同、機遇不同等;還有種族民族的差異、文化語言的差異、年齡的差異、性別的差異等。
2、 對待差異和不平等的正確態度是:承認差異,但要做到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不能抹煞差別追求絕對平均主義,也不能強調差別以此劃分人的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