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八年級(上)<與人為善>
【八年級第二單元第三課】
〖課 題〗 與 人 為 善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與人為善的含義
2、認識到與人為善既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自己,從而積極培養與人為善的意識
3、掌握與人為善的方式
[過程與方法]
1、通過一些活動,讓學生體驗到與人為善的重要性
2、通過“認識自我、完善人格”,讓學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力求使自己更完善
3、結合“設置情境、全面認識”活動,學習領悟本課的知識要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樹立與人為善的觀念,盡自己所能,更好地為他人、為社會服務
二、〖教學重點〗
全面理解“與人為善”
三、〖教學難點〗
如何“與人為善”及其好處
四、〖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應注重對學生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培養,為此,采用的方法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的方式組織教學、情景體驗、小組合作探究、適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五、〖設計意圖〗
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觀念是對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負責。故本課--力圖遵循正確價值觀引導與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的原則。課前要關注學生的生活,教學中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活動和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知識構建的主體,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者、積極的認知者。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根據新課程的理念,本課設計為:“渲染氣氛、激活思維——設置情境、全面認識——快樂體驗、感悟生活——認識自我、完善人格”的總體教學思路。
首先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
(一)渲染氣氛、激活思維
觀看錄像(一廣告片段):一老人上公交車,好多人都沒有讓座,……。
請同學們自己思考一下:假如當時你在現場,你會怎樣做?
學生回答(讓座……),再問:對這種行為你有何評價?(這是一種好人好事、尊敬老人、與人為善的行為。)
老師導入新課:
出示課題《與人為善》——導入新課(板書)
好,今天老師和大家就來一起探討一下“與人為善”這個話題。請同學們看幾個表演片段:
(二)設置情境、全面認識
情景。▽W生表演):
片段一:一學生下位置,不小心把旁邊同學的書碰到地上,然后主動拾起來。
片段二:學生公交車搶座位(一個老人、學生、旁白)
片段三:小明被小剛打了一頓,小明請小亮幫助他,于是,小亮也把小剛打了一頓。
討論:上述哪些是善良的行為?哪些不是?為什么?
老師總結:通過同學們的討論,我們對“與人為善”有了一定的認識,特別是片段三,告訴我們,善良要講究是非分明。我還想請問同學們,病人得重病,家人瞞他,這是不是一種善意的行為?因為家人善意的隱瞞,病人就可能也起來,可見,善良會帶來很多的好處,那么“與人為善”會帶來哪些好處呢?
請同學們看一則故事:
有一個老盲人在夜晚走路時,手里總是提著一個明亮的燈籠,別人看見好奇地問:“你自己看不見,為啥還要提著燈籠走路?”他笑著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