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1-6課復習提綱及練習
特別是開放性的試題要能提出解決環境部題的具體方案,給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的建議,自己怎樣為保護環境保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本課的線索是可持續發展,即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要反對”先污染后治理”的觀點,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因為環境污染與破壞一旦形成,就很難在短期內加以消除,而且治理的代價是昂貴的,必然會制約經濟的發展.
破壞社會公共生活秩序根據其情節,危害性不同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或刑罰處罰;違犯環保法律法規要受到行政處罰或刑罰處罰
第六課:
本課要重點掌握未成人保護法的必要性(為什么說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保護對象,基本原則以及四個保護方面的責任,增強法律意識,學會自我保護.
在考查本課時,往往以漫畫或文字材料創設情境,讓我們分析實例材料中成年人的行為是否履行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義務教育法規定的法律義務,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自我保護的對策(即如何自我保護?)
違法的未成年人也是<<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對象>>.原因是(1).自然特點仍未發育成熟(2)法律地位上,有違法行為的未成年人仍然是未成年人,且未來的路還很長(3)有違法行為的未成年人經過教育改造,絕大數能成為遵紀守法的社會主義新人.所以有違法行為的未成年人也是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對象.
解題思路:
(一).繼續夯實基礎知識,做到書本的知識融匯貫通;
(二).選擇題要細心,會的一定不要失分;
(三).主觀題一定要”轉化”,看看試題到底問什么?轉化為書本上的知識點,開放性試題要從多角度回答;
(四).辨析題. 要先判斷,然后帶著為什么對?為什么錯?為什么片面?去回答.
為什么正確要從正反兩方面回答,強調實施的好處,反之會帶來的不良后果
(五).材料分析題. 不論是何種形式的材料(文字.漫畫.比喻等),都要從中找出主要的信息點,根據信息在書本上找到相應知識點,然后再組織回答.
試題精練:
(1) 疑難點:
1.人們日常看到的雜亂垃圾,聞到的河水變味,聽到的汽車噪聲,受到的有害輻射等,屬于環境問題中的 ( )
a.環境干擾 b.環境改善 c.環境污染 d.環境破壞
2.以下事例哪個最能體現法律的最主要的特征( )
a、2003年12月12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提出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提議
b、我國法律規定了適齡兒童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c、陳某因為敲詐勒索,被公安機關抓獲,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5年
d、在我國即使是國家領導人,也必須遵守法律的各項規定
3.2003年12月12日,國家科技部公布全國科技進步考核,泉州市所轄晉江市、石獅市等8個縣市同時上榜,泉州市于1997年、1999年、2002年3次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和“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這是國家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 )
a、指引性措施 b、鼓勵性措施 c、表彰性措施 d、表揚性措施
4.我國巳經形成以________為基礎、以________為主體的環境法律體系,環境保護巳經建立在逐步健全的法制基礎上。( )
a.憲法、法律b.憲法、法規c.法律、法規d.憲法、環境保護法
5.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對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