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1-6課復習提綱及練習
a(3)(4) b(2)(3)(4) c(1)(3)(4) d(1)(2)(3)(4)
(四)辨析題:
1.環境與經濟發展有直接關系,與社會發展沒有關系。( )
2.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好鳥的雙翼,有此雙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能實現.( )
3.國家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要求家庭.學校.社會.司法部門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與我們學生無關.( )
4.我國法律只有規范.引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功能.( )
5.“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因此,治理環境完全是資源開發利用者的責任.( )
(五)當材料分析題
1.當前,校園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中小學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數都在萬人以上。從發生在校園的種種典型安全事故看,校園易發生的危險大約有以下幾種:一是安全措施不完備的校內設施和危險建筑物倒塌引起的傷害;二是由于學校忽視安全教育,學生缺乏安全意識,加上管理不力造成的意外傷害;三是火災、爆炸、食物中毒、煤氣中毒等意外傷害;四是校外侵害;五是校園暴力傷害。保護好每一個孩子,使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意外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讓他們能夠健康安全地成長,是學校、杜會共同的責任。在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150多名人大代表共同呼吁:要盡快制定校園安全法,切實保障師生安全。
(1)請你運用初二《思想政治》的有關知識,談談盡快制定校園安全法的理由。
(2)除了加強立法,保障校園安全還須多方面努力。請你分別從社會、學校、學生自身三個方面,談談如何預防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
3.某居民小區門口的小賣部,居民張某拿了一瓶開過的啤酒前來交涉賠償,原來酒瓶中有一只蒼蠅,張某聲稱,開瓶時未發現,喝了半瓶才發現瓶中有只蒼蠅,造成惡心嘔吐,要求賠償損失.這瓶啤酒被送到工廠,后經衛生檢疫機關化驗,發現蒼蠅不是啤酒生產時混入的,懷疑是人為投放.于是廠方向法院起訴,經調查取證,果然是張某本人為了騙取賠償所為.
請對張某的行為進行分析評價.
4.陳某,15歲,在某中學讀初二年級時,成績不好,常挨教師批評。有幾交,他的作業未交,被教師用書猛敲脖子甚至趕出教室罰站。陳某覺得委屈,經常逃學,到錄像廳看暴力等內容的錄像。他的父母知道后,一氣之下,讓他棄學回家,幫助照顧生意。不久,他結識了社會上的一些游閑的“朋友”,染上了賭博的惡習。后來,又多次在一所小學附近搶劫小學生財物,毆打小學生,后被公安機關拘留。
(1)陳某的教師,錄像廳管理人員,陳某的父母的做法對不對?請分析說明
(2)陳某的變化過程,給我們青少年哪些啟示?
5.材料一.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不可阻擋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人們可以在網上發郵件,查詢資料,下載軟件,購物等。互聯網大大拓展了人們的視野,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在未來社會,不懂網網絡的人就是文盲.
材料二.某市對中學生在網吧上網內容調查統計表
內容 聊天和游戲 查看不健康網站 學習 其他
比例 50% 25% 15% 10%
結合所學內容回答:
(1).中學生上網有哪些利弊?
(2).談談你對怎樣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看法.
6.《學習手冊》40頁第18題,42頁的熱點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