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權利義務伴我行教案
二、對應課標內容
知道正義要求每一個人都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能辨別正義和非正義行為,培養正義感,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
三、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學生能比較全面地了解正義的內涵及表現;了解社會發展需要正義;正義與公平之間的關系。(其實就是正義的含義、表現、作用及正義與公平的關系)。
(二)能力目標
能比較全面地概括什么是正義,了解正義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判斷、辨別是非的能力;探究、分析、歸納總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的社會正義感,嘗試做一個正義的人。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對正義全面的認識(含義、表現及作用)。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的正義感,嘗試做一個正義的人。
五、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活動法、討論法等。
六、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課前準備
(一)教師準備
在本課教學中,我事先對學生的思想狀況作了調查:提到正義,絕大多數學生都能說出一些正義的言論、行為,但卻很少了解正義還體現在制度上,社會發展需要正義;道德學習更應重踐行。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正義感,引起學生的共鳴,嘗試做一個正義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落腳點。以此作為切入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活動法、情景教學法、對比法、討論法引導學生自己認識、自己體驗、自己踐行,重視學生的參與和思考,幫助學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認識,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正義感,愿意嘗試做一個正義的人。
(二)學生準備
收集有關正義的課程資源。
九、教學過程(見下表)
教學環節 活動安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活動一:經驗激發興趣 投影:撒貝寧與《今日說法》用法律與正義的關系引入課題。 討論、思考:
你喜歡這個節目嗎?為什么? 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找到新舊知識聯系的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投影:任長霞與李真的對比照片,簡要介紹案例。 對兩人作出評價并說明你的理由。 通過鮮明的對比,激發學生的正義感:對邪惡的憤恨和對正義的渴望。
講授新課 活動二:游戲了解需要 1.設計聯想競猜征集題目游戲。說明游戲規則:說出與正義相關的詞語。2.設問:提到“正義”,你為什么會想到這些詞語? 3.板書經典詞語。 討論、發言:與正義相關的詞語有哪些?你為什么會想到這些詞語? 以游戲開始新課,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成為學習的主體。
通過學生活動反饋學生對正義的認識,,可為后面的教與學作準備,及時引導突破重難點。
活動三:情景拓展思維 1.投影蔣慶及其事跡。設問:蔣慶的哪些做法表現了正義?2.提到“正義”,你還會想到哪些人和事?為什么? 1.閱讀蔣慶事跡材料。2.討論、思考:蔣慶正義的表現是什么? 3.討論其他正義的人和事。 通過設置情景,拓展對正義的認識。
歸納總結 提問:你是如何理解“正義”的? 思考、總結:什么是正義?你如何理解“正義”?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活動四:聯系實際指導行為 有同學想我不是法官,也不是公安局長,我可以為正義做些什么呢?放影:我校校運會裁判員和運動員宣誓錄像。 討論:1.校運會上裁判員和運動員是如何體現正義的? 2.身邊可以做的正義的事還有哪些? 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體驗正義就在身邊,能自覺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