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屋檐下
第一課第三框《難報三春暉》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理應受到子女的孝敬;不孝敬長輩要受道德的譴責,要承擔法律責任;孝敬長輩應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能力目標:辨證分析孝敬父母的好處與不孝之壞處的能力,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于孝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心和撫育,尊重父母的勞動和情感,體驗盡孝后的快樂 ;樹立家庭中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履行家庭義務的責任觀念。
教學重點:領悟父母的愛心,學會孝敬父母
教學難點:如何孝敬父母。
課前準備:父母是如何關愛自己的?自己是如何孝敬父母的?準備相關事例材料。
教學方法:活動討論法、引導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在小學學過孟郊的《游子吟》吧?讓我們一起背誦這首詩。
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母愛是無私的,也是偉大的,她們應該得到我們子女的孝敬和回報,但是我們往往是難以報答慈母之愛的,因為她們的付出太多太多了。
(二)學習新課
三、難報三春暉
1、 愛灑人間
活動一:(教材第13頁)“小鋒和媽媽的故事”
(1)媽媽為小峰的多動癥、成績差而傷心,卻在小峰面前露出笑臉、鼓勵他,這是為什么?
答:這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以自己的精心設計幫助孩子。媽媽雖然傷心,但從來沒有放棄對孩子的期望和鼓勵。
(2)你理解小峰媽媽的一片苦心嗎?
答:理解。媽媽的苦心,表現出對自己孩子赤誠的愛,對孩子的無限期待,對孩子未來的關注,以及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己的奉獻精神。因為母親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
(3)小峰以什么方式回報母親?對你有什么啟發?
答:小峰應該以自己的成長進步、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自己的母親。
給我們的啟示:對無私奉獻的母親,我們最大的回報就是要在學習、事業上獲得成就。
學生發言,教師小結:
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撫育我們長大,教我們做人,這種恩情要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父母為家庭做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
2、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尊敬和愛戴父母。這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也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要受到法律制裁,當然也要受到道德和輿論的譴責。
活動二(教材第14—15頁)
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六個情景(p14-15),辨析孝與不孝的表現。
答:左邊一列都是孝的表現,右邊一列都是不孝的表現。
⑴讓父母知道成績是正確的。理由:讓父母了解我們的學習狀況,并從父母那里尋求幫助和鼓勵。
⑵到下個月買是正確的。理由:體諒父母的難處。
⑶洗衣服是正確的。理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分擔父母的辛勞,是對父母的孝敬。
⑷抽空和母親聊天是正確的。理由:多交流才能相互了解,多了解才能相互理解。
⑸替父親剪指甲是正確的。理由:父親的辛勞是為了自己,關心父母是對父母的孝敬。
⑹給父母夾菜是正確的。理由:關心父母要從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