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第二框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
第五課第二框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課 題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年 級八年級(上)
學 科思想品德
課 時1課時(45分鐘)
學生情況分 析八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身處廣州,難免受到各種文化的沖擊,這對學生的價值觀、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都有很大的考驗。“哈韓”“哈日”漸成風潮。通過第一框初步感受到世界文化的豐富多樣,本框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懂得尊重本國文化和外國文化。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能夠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友好交往,擁有開放胸懷 2、對本民族的文化有強烈的自豪感 (二)能力目標逐步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 (三)知識目標1、理解因為文化不同而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 2、知道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和應對方法
教學重點難 點1、 教學重點:面對文化差異應有正確的態度、開放的胸懷; 2、 教學難點:既要保護民族文化,也要維護其他國家民族文化
課前準備收集關于“哈韓族”的資料,可通過各種形式描述他們的特征。(如表演或文字表述、圖片)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一
時事短評
(5分鐘)xx大報告中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闡述
談談感受
活動二:
想一想展示apec會議上各國領導人穿的中國民族服裝圖片 設問:(1)你們知道在制作服裝時,為什么要讓各國領導人自己選顏色,而不是統一制作一種顏色?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一個國家和民族也一樣。對不同顏色的喜好從整體上可以反映一個民族或者國家的審美情趣與好惡傾向。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時,也要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因此,我們在制作服裝時,都由參加apec會議的領導人自己選顏色(2)為什么亞洲領導人大多穿紅色服裝,而西方領導人都選擇了藍色服裝? 紅色在中國文化里,也可能在整個亞洲文化中都代表著幸運、財富和喜事,所以亞洲領導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紅色。而紅色在西方人的觀念中是血的顏色,表示沖動、革命和動亂,藍色則代表冷靜和沉著,因此,西方領導人都選擇藍色。(3)面對這種文化差異,我們應有什么樣的態度? 面對這種文化的差異,我們應有開放的胸懷。我們應采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差異,我們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要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
思考并討論問題
活動三:
辯一辯展示兩種觀點: 觀點一:哈韓沒有品味,令人喪失人格,他們追求的是表面的東西,華而不實,他們中的許多人并不了解韓國的真正文化,如果你想哈韓,你就找本世紀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版的《上海服飾》吧,韓流只不過是中國奸商的伎倆。 觀點二:哈韓也是一種文化追求,今天改革開放對外交往增多,各個民族文化各具特色,這能令我們開闊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猶如大媽喜歡看韓劇,我們從中也吸取了一些有用的東西,如韓國人很自信,從不認輸……展示預習成果——哈韓的特征,辯論“哈韓哈日是與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