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友好往來的使者(精選13篇)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篇1
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明確在日益開放的時代,與不同的文化共處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要善于學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點,珍惜、愛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以開放的態度尊重不同的文化,同時更要繼承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讓世界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
教學難點:如何面對文化沖突。
教學重點:明確保護多元文化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導入新課: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日益開放,與不同文化共處已成為我們學生必須面臨的課題。面對不同的文化,我們僅采取怎樣的態度?面對外來文化的滲透,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哪?今天我們學習第二框的內容。
二、做友好往來的使者(板書)
1、開放的胸懷(板書)
活動:《小雪與mary》的故事( p61 )
目的:使學生明白面對不同的文化經采取客觀平等的態度,應該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要求:學生閱讀p61的內容(可以以小品方式呈現故事),教師提出三個問題分組討論分析:1.如果你是mary,會怎么辦?2.我們能以“好”或“壞”來評價mary的處理方式嗎?3.有人說,在20世紀80年代,開放意味著喇叭褲、戴蛤蟆鏡。在今天,你認為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小結:通過這個故事我們懂得:面對不同的文化,應采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尤其要學習、借鑒其他國家文化的長處。
活動:比利時交通文明
目的:使學生認識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長處,虛心學習其他文化優點。
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安排的材料(p61-62),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材料讓學生結合具體情景進行討論。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補充“日本645年的大化改新”的資料,因為日本的大化改新正是學習我國唐朝的先進文化、律令制度,實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結果,從630年起的200多年間,為了向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后派遣唐使19次,實際到達的有13次。這對日本后來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相關鏈接”( p62 ),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在二戰期間保護日本名城奈良的故事,使學生理解保護多元文化的意義。
小結:我們應該理智地對待別人的長處。我國搞對外開放,從文化的視角看,就是基于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學習別國長處,用來發展自己。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文化,世界的文化就是民族的文化。正是由于不同文化有其特有的價值,所以要尊重、珍惜和保護有益的文化,包括保護外國的文化。只有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保護,世界才會更精彩。這就是我們,面對文化多元化應取的態度,即“開放的胸懷”。
2、搭起文化橋梁(板書)
討論:外來文化的影響
目的:引導學生懂得對外來文化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批判地吸收。
要求:請學生列舉外來文化對我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等方面的影響,引導學生得出對外來文化應持的正確態度;教師可事先布置學生事先采訪一些人群,談談對“哈日族”、“哈韓族”的了解和評價,教師可適當補充一些相關資料,使學生能比較客觀評價“哈日族”與“哈韓族”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小結:學習外來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不能迷失了自我,而要批判地吸收。中華文化對促進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要了解并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我們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民族魂,是我們的根,弘揚民族精神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下面讓我們看一位中國小留學生發自異鄉的電子郵件。
學生看教材中電子郵件,并以此為背景材料,讓學生來探討書中的問題,引導學生如何面對文化差異,更好地融入當地主流文化中,做一名友好往來的使者。教師可以補充電影《刮痧》這一材料,加深理解。
小結:通過這個故事,使我們真正感受到在現實交往中不同文化之間沖突的激烈性,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不同的文化,加強宣傳、弘揚我們民族的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爭做一名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課堂小結:略。
課堂練習;見練習冊。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①知道面對不同文化應采取客觀、平等的態度;②懂得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③知道對于外來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④認識到青少年有責任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⑤知道面對文化差異時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
2.能力目標①學會用辯證的眼光正確看待外來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②擯棄在尊重文化多樣性問題上的錯誤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①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別的國家、別的民族的優秀文化,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②理解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面對外來文化,要具有開放的胸懷,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
2.難點:正確對待文化差異的態度和做法。
三、導入新課:
師:當今世界,經濟呈現全球化的趨勢,信息化時代,使地球變得越來越小,成了地球村。我們青少年作為地球村的村民應具備哪些素質呢?通過上節課的世界文化之旅,我們已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豐富性,知道了要奏好和諧的文化樂章,要樹立正確的態度,來對待文化差異。
教師提問:怎樣的態度才是正確的?
師:不是排斥,而應該是溝通,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價值,主張平等交流,互相學習,所以我們要以開放的胸懷,來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ㄒ唬╅_放的胸懷
師:改革開放二十多年,讓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國,也讓中國更多的了解世界,但怎樣與不同的文化和諧共處,已成為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到了中國,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生活在一起,該如何平等相處呢?首先讓我們來看一個發生在小濤和mary身上的故事吧。
多媒體呈現課本的問題:
1、如果你是mary,會怎么辦?
作為中國的女孩,如果處在mary角色,同朋友吃飯結賬時,一定會主動積極地把兩個人的賬結了,決不會兩個人分擔。朋友送給的禮物一定當面致謝,但要等到朋友離開之后才把禮物拆開看是什么,并盡量在適當的機會下,回送給對方禮物。
2、我們能以“好”或“壞”來評價mary的處理方式嗎?
我們不能簡單地以“好”或“壞”來評價mary的處理方式。因為作為中國人不像mary那樣處理問題,但作為mary從小接受的教育和自己所在國家的文化影響,她必然會采取這樣的處理方式,在這樣的文化之下,她的做法很符合價值取向。
3、有人說,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放意味著穿喇叭褲、戴蛤蟆鏡。在今天,你認為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在今天,開放意味著尊重、理解,全面了解外來文化,吸取其中對我有用的東西,而不是照搬照抄。
教師小結:所以,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要以客觀、平等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多媒體呈現結論)
師:1、開放的胸懷就是以客觀、平等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板書)。開放的胸懷還意味著什么呢?
請同學們看書本歐洲的汽車文明的事例。然后請同學們看多媒體展示的比利時的街道和城市風情。然后回答問題:
1、比利時紅綠燈很少,為什么秩序井然?
這是人人都遵守這樣一條交通規則:行人第一,馬車第二,自行車第三,汽車最后。人是萬事萬物的紅燈。
2、你對“只有人,才是萬事萬物的紅燈”這句話怎么理解?(討論)
人是第一位的,其它的交通方式都要尊重采取步行方式的人。
3、歐洲的汽車文明,對我們有什么借鑒之處?(討論)
在我們的生活中,汽車越來越多,汽車和人的關系由于中國道路的擁擠而變得尖銳,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比如我們茂名地區,人不讓車,車不讓人,爭道搶道貌,甚至發生事故的現象也經常發生。而在歐洲,對汽車和行人的關系已經在人們頭腦中形成,并且融入人們的生活中,這種汽車文化對中國具有借鑒意義,由此,我們也應該遵守交通規則,尤其開車的人,不能因為自己開車,和行人搶道,應該禮讓,減少城市的交通擁擠。
教師小結:2、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還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板書)
教師教育:我們也不是什么都拿來,而要結合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一方面要學習其他民族的文化的長處,另一方面也要保護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
多媒體呈現中法文化年的flash,出示中國到法國舉辦中國文化年的圖片,比如:在法國街頭出現了中國的京劇臉譜、中國孩子玩的風車、中國的大熊貓。出示法國到中國舉辦法國文化年的圖片,比如:法國在北京舉行的音樂會、法國巡邏兵飛行表演。
提問:中法文化年的舉辦,對中法兩國來說有什么現實意義(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師:中法文化年的舉為,能更好的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展示了中國的民族文化,我們要更好地讓外國人了解中國的文化,首先要保護好中國的民族文化,(多媒體出示中國文化遺產地圖)甚至還要保護好地方文化。
過渡:3、保護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板書),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我們該持什么態度呢? 請同學們看一看“相關鏈接”的材料(教材62頁)
在二戰中,我國遭到了日本的侵略,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難,梁思成的親人也在戰爭中犧牲了,他為什么還要提出要保護日本奈良,使它免于在炮火中毀于一旦?梁思成這樣做值得嗎?(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師:值得,因為任何民族的文化的精華,都是全世界的,屬于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應4、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板書)。應有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在二戰中,美軍接受了梁思成保護歷史名城奈良的建議,但美軍如今卻在古巴比倫文化所在地伊拉克,對其的文化進行肆意的破壞。
多媒體展示十九世紀的空中花園、永遠輝煌的古巴比倫文化、戰火中的伊拉克、美軍攀登一座40XX年前古巴比倫時期的神塔、悲慘的伊拉克難民的圖片。
提問:看了美國軍隊對伊拉克古巴比倫文化的破壞,你們有什么感受,作為地球村的村民,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各個民族的文化?(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應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應有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多元的世界文化,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那么面對著形形式式的文化,我們該如何做呢?接下來我們繼續學習第二目
(二)搭起文化的橋梁(板書)
請同學們看課本63頁的材料。你能覺察到這些個來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嗎?能;比如我們的周圍跆拳道學館一天天多了起來;日韓劇封鎖我們的電視熒屏,甚至盜版日韓偶像劇也賣出了正版價;孩子們喜歡去肯德基、麥當勞;人們喜歡用日本電器,韓國汽車等等。
哈日族和哈韓族是近來出現的一類人群,你能簡要描述他們的特征嗎?他們是這樣一群年輕人,身上掛著日韓飾物,耳朵聽著日韓音樂,眼睛看著日韓劇集,總之,他們對于近鄰韓國、日本的崇拜幾乎到了瘋狂的程度。
你如何評價這類人群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這樣一味的模仿與癡迷是不正確的。學習外來文化不等于照搬照抄。而應當批判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批判地繼承外來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板書)
隨著對外交流的擴大,中學生跨出國門,與其他文化直接溝通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請同學們看一看這位中國小留學生發自異鄉的電子郵件,并思考后面的問題。
這個小留學生為什么遭遇困境?由于中外文化的差異,給中國小留學生帶來交往的困惑。
對解決他麻煩,你有什么建議嗎?見課本64頁
我們現在做哪些事情可以提高我們應對這些問題的能力?我們一方面要嘗試和各種不同的人溝通鍛煉自己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們要嘗試多理解一下其他文化特征,為我們能夠盡快地融入一種新的文化背景作準備。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怎樣以開放的胸懷來做友好往來的文化使者。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以客觀、平等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保護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應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應有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作為中外友好往來的使者,還要掌握一些與外國友人交往的方法。接下來,讓我們進行實戰演練,檢驗一下大家作為中外友好往來的使者是否合格。
[實戰演練]
(1)你的西班牙朋友邀你一起吃飯,飯后他卻說要和你平分賬單,你會怎么想?(消除誤解,保持客觀寬容的態度)(2)午飯時間,你在回家的路上,遇見一位美國朋友,你會怎么和他打招呼?(尋找能連接雙方的相似點)(3)學校選派一批優秀學生去美國學校交流訪問,你有幸成為其中一員,當你走出機場的時候,美國朋友想給你一個熱情的擁抱,你會怎么辦?(入鄉隨俗,尊重當地風俗習慣)(4)一位日本友人邀請你觀看電影《南京真相》,這是一部企圖證明“南京大屠殺從來沒有發生過”的電影,你會怎么辦?(在交往時,不卑不亢,以禮相待)(5)作為一名友好往來的使者,當你在國外旅游時,你會向外國朋友介紹哪些中國文化?(宣傳和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
最后,希望同學們以包容和開放的胸懷,為共同譜寫和諧的世界文化樂章作出自己的努力。在不斷發展的交往中,積極了解外國的文化、風俗,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華,善于與不同國家、民族的人交往,做一名合格的中外友好往來的使者。
二、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ㄒ唬╅_放的胸懷
1、要以客觀、平等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2、還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3、保護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4、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
(二)搭起文化的橋梁
1、批判地繼承外來文化
2、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篇3
。ㄒ唬┙虒W難重點:
教學難點:如何面對文化沖突
教學重點:明確保護多元文化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ǘ┙虒W過程及建議:
第一環節:錄像導入
播放《開放的中國》錄像片段,在增強學生自豪感的同時為下一個環節作鋪墊。
第二環節:情景分析
隨著國家的日益開放,與不同文化共處成為學生必須面臨的課題。下面請同學們看一個小品:《小雪與mary》的故事( p61 )。并提出三個問題分組討論分析:
1.如果你是mary,會怎么辦?
2.我們能以“好”或“壞”來評價mary的處理方式嗎?
3.有人說,在20世紀80年代,開放意味著喇叭褲、戴蛤蟆鏡。在今天,你認為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通過這個故事,使學生懂得:面對不同的文化,應采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尤其要學習、借鑒其他國家文化的長處。
為了強化學習其他文化長處這一點,教材安排了《比利時交通文明》的材料,使學生在感性上認識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優秀文化。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材料讓學生結合具體情景進行討論。這對于開闊學生視野、理智地對待別人的長處、擁有開放的胸懷具有意義。
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補充“日本645年的大化改新”的資料,因為日本的大化改新正是學習我國唐朝的先進文化、律令制度,實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結果,從630年起的200多年間,為了向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后派遣唐使19次,實際到達的有13次。這對日本后來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使學生真正理解:我們搞對外開放,從文化的視角看,就是基于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學習別國長處,用來發展自己。
第三環節:相關鏈接,理解保護多元文化的意義。
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在二戰期間保護日本名城奈良的故事。( p62 )
以此說明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文化,世界的文化就是民族的文化。
正是由于不同文化有其特有的價值,所以要保護有益的文化,包括保護外國的文化。只有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保護,世界才會更精彩。這就是我們,面對文化多元化應取的態度,即“開放的胸懷”。
第四環節:展示學生收集到的“中國的外來文化”。
課前把這個任務布置給學生,讓他們分組收集有關對我們的生活具有一定影響“外來文化”,然后在課堂中展示。并討論分析三個問題:
1.你所展示的外來文化是什么?有哪些特點?
2.這些文化對你產生了哪些影響?
3.你是怎樣對待這些外來文化的?
在此基礎上,請同學們進一步探討與交流“如何評價我們現在面對外來文化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尤其是對學生產生較大影響的一些外來文化,如:哈韓、哈日現象等要深入探究。使學生能比較客觀評價“哈日族”與“哈韓族”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外來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不能迷失了自我。而要批判地繼承,更要了解并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我們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
開展這一活動,教師可事先布置學生事先采訪一些人群,談談對“哈日族”、 “哈韓族”的了解和評價,教師可適當補充一些相關資料,引導學生得出對外來文化應持的正確態度。讓學生理解民族魂是我們的根,弘揚民族精神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
第五環節:播放電影《刮痧》片段,積極應對文化差異。
教材中例舉了一位中國小留學生發自異鄉的電子郵件揭示了這一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并以此為背景材料,設計了一個活動,讓學生來探討如何面對文化差異,更好地融人當地主流文化中。通過這個活動,得出相應的交往原則和方法。應該是比較貼近學生。
為了能使學生有更大的震撼力,我選用電影《刮痧》這個材料,并與學生一起進行交流分析三個問題:
1.請你找出《刮痧》片段中不同文化沖突的最激烈是什么事件。
2.你認為造成沖突的原因有哪些?
3.要解決這些沖突,你有哪些好的意見?你現在是怎樣做的?
通過這個故事,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在現實交往中不同文化之間沖突的激烈性,并理性的分析沖突的原因,從而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不同的文化,加強宣傳、弘揚我們民族的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爭做一名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在二戰中,我國遭到了日本的侵略,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難,梁思成的親人也在戰爭中犧牲了,他為什么還提出要保護日本的城市奈良,使它免于在炮火中毀于一旦?梁思成這樣做值得嗎?在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論。
可事先布置學生在校園里或社會上隨機采訪一些人,談談對“哈日族”“哈韓族”的了解和評價。教師可適當補充一些相關資料,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外來文化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我們對外來文化該持何種態度。
可請有留學經歷或在國外生活經歷的人來校與學生交流,也可請學生事先進行采訪。但是有部分學生收集資料能力很差,沒能按時完成老師的作業,這一環節還是有些欠缺。
本節課通過錄像導入、案例分析、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來啟發學生的思維,理性分析多種文化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來如何面對文化沖突,從而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不同的文化,爭做一名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篇4
。2課時)
教學內容:講授。
教學難點:“開放的胸懷”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本框計劃用兩節課授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ㄒ唬╅_放的胸懷
活動一:讀一讀,說一說 (見教材p61頁)
說一說:
①如果你是mary,你會怎么辦?
。ㄔ斐蓪ΥY品的不同處理方式,是因為彼此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原因。)
、谖覀兡芤浴昂谩被颉皦摹眮碓u價mary的處理方法嗎?
。▽煞N不同的處理方式,不能簡單地說“好”或者“不好”,這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影響下的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的處理方式。)
、塾腥苏f,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放意味著穿喇叭褲、戴蛤蟆鏡。在今天,你認為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指導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總結)
。ㄎ覀儜摪巡煌幕斪饕幻骁R子來觀照出本國、本民族文化的長短,以便發揮我們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缺點,面對開放的世界,我們中學生應該有開放的胸懷,努力學習不同文化的優點,以客觀、平等的態度對待對方,容納、悅納對方,培養我們對不同文化的開放性和虛心學習的精神。)
教師總結:
開放的世界需要開放的胸懷,開放的胸花在今天就意味著:面對不同文化應采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長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世界日益開放,與不同文化共處已經成為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二)講授新課
板書課題:(一)開放的胸還
。1)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
活動二:閱讀材料,討論回答問題:(見教材p頁)
、僭诒壤麜r,城市很少有紅綠燈,為什么能夠秩序井然?
(因為在比利時,人人都懂得“只有人,才是萬事萬物的紅燈!比巳硕贾溃骸靶腥说谝,那車第二,自行車第三,汽車最后”的道理。所以人人恭敬讓行,一切秩序井然。)
、谀銓Α爸挥腥,才是萬事萬物的紅燈”這句話是如何理解的?
(人是世間的主人,是世間一切財富的創造者,沒有了人,世界就不存在。這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只有人,才是萬事萬物的紅燈”因此,我們應該首先尊重人,首先尊重人的生命。)
、蹥W洲的汽車文明,對我們有什么借鑒之處?
。W洲汽車文明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是世界文明中的優秀文化,值得我們學習借鑒;開放的胸懷就意味著對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要善于虛心學習。)
。2)珍惜、愛護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
保護本民族的文化,使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作為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本分,我們也要尊重并加以保護。
活動三:相關鏈接(學生閱讀材料,思考討論問題)
在二戰中,我國遭到了日本的侵略,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難,梁思成的親人也在戰爭中犧牲了,他為什么還要提出要保護日本的城市奈良,使得免于在炮火種毀于一旦? 梁思成這樣做值得嗎?
(任何民族文化的精華,都是全世界的,都屬于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體現了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有了這種胸懷,“地球村”的文化更加絢麗多彩。梁思成的行為這是體現了這一精神。)
板書: (二)搭起文化的橋梁
多元的世界文化,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但在走向世界的同時,我們千萬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身的獨特性,而要珍愛自己的精神家園。學習外來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是要批判地繼承。
活動四:想一想,評一評(教材p63頁)
、倌隳苡X察到這些外來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嗎?
、凇肮兆濉焙汀肮n族”是最近出現的一類人群,你能簡單描述他們的特征嗎?
。ㄋ^哈韓族、哈日族,就是指喜歡日本和韓國流行文化的一類人,如喜歡他們的音樂、電影、生活方式等等。“哈”在這里就是喜歡、模仿的意思。)
、勰闳绾卧u價這類人群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教師總結:
學習外來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是要批判地接受,更要了解并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我們的根,市我們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
在世界各種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國文化不曾中斷而一直延續至今,形成一個自我更新、不斷發展而又兼容并包的開放體系。中華文化對促進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
讀一讀:相關鏈接(見教材p63頁)
隨著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千千萬萬的中國人跨出國門,走進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中。此時,你如何面對文化的差異?如何更好地融入當地主流文化中呢?
活動五:如何面對文化的差異?如何更好地融入當地主流文化中呢?(見教材p64頁)
想一想 :
①這個小留學生問什么會遭遇困境?
、趯鉀Q他的麻煩,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畚覀儸F在做哪些事情可以提高我們應對這些問題的能力?
教師總結:
面對文化差異,我們應該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慮;消除誤解,盡量保持客觀寬容的態度;提高對其他文化的鑒賞能力;不采取防衛心態,多關注他人的經驗和看法,避免妄下斷言;尋找能聯結雙方的相似點;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探索有效的溝通技巧;在交往時,不卑不亢,以禮相待。不僅要以開放的心態尊重不同的文化,還要宣傳、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讓世界了解飛速發展的中國,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
比如:(相關鏈接)(見教材p64頁下面)
。ㄈ┱n堂小結
。ㄋ模┳鳂I
當你也想小留學生一樣面對文化差異時,你該怎么做呢 ?(教材p64頁)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篇5
1、教材地位及作用
“開放的胸懷”是第三單元第五課第二框題“做友好往來的使者”的第一目內容,在本單元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即在上節課學習“世界文化之旅”了解了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學會用客觀平等的態度對待不同文化差異,為下一目“搭起文化的橋梁”做好鋪墊,并以此為契機幫助學生提升思想境界,做負責任的合格公民。因此本課內容顯得尤為重要。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知道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和應對方法
(2)能力目標: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加深對不同文化的了解,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長處。
通過教學和活動,使學生能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自己實際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
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分析,對活動的感悟和總結,培養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對本民族的文化有強烈的自豪感,同時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的價值,能夠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的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擁有開放的胸懷。
3、教學重點、難點
面對不同的文化,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學情分析】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學生和其他文化的距離拉近了,但在對待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的態度上出現了許多偏頗,因此學生需要在通過對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了解和感受中,學習擁有一種開放的胸懷,并在老師與同學相互之間的合作探究中,在恰當的引導下,培養出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學生。
【教學策略】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設計力圖體現主體性、活動性、開放性、合作性相結合的原則,課前關注學生的生活,教學中隨時關注學生的活動和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知識構建的主體、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者、積極的認知者。
2、充分發揮教者的主導作用。
教者既是一節課的導演又是演員,要對學生多多施以“真誠”的肯定和引導,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在感動自己的同時,讓學生有所感悟,達到知、情、意的和諧統一。
3、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以教師有感情的講述,使學生能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導入: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到了中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向了世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該怎樣平等相處、奏好和諧的文化樂章,已成為我們面臨的新課題,第29屆北京奧運會給我們交了一個滿意的答卷:(播放歌曲《你和我》,多媒體展示奧運場景)
2019 年8月8日晚上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中響起《你和我》的歌聲將全世界人民的心緊緊聯在了一起,整個奧運和殘奧2會期間,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友誼、團結、和平、進步”的新形象,不僅促進了中國競技體育的新跨越和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更加深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那么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該怎么做呢?
要以開放的胸懷,來做友好往來的使者。(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板書課題)
一、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
活動(一):請欣賞小品表演:小雪和Mary的故事(P64案例,學生課前準備)
多媒體呈現課本的問題:
1、如果你是Mary,會怎么辦?(聯系自己想問題,提高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
2、我們能以“好”或“壞”來評價Mary的處理方式嗎?
活動(二):你理解嗎?(多媒體出示五種情景進行測試)(意圖:引導學生換位思考,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會有不同的待人處事的方式,進一步分析中外文化的差異,幫助學生理解因文化不同而產生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3、有人說,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放意味著穿喇叭褲、戴蛤蟆鏡。在今天,你認為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學生分組討論,發表見解)
小結: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要以客觀、平等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請一位同學大聲朗讀書本歐洲的汽車文明的事例。其他同學邊聽邊看多媒體展示的比利時的街道和城市風情。
活動(三):各抒己見
1、比利時紅綠燈很少,為什么秩序井然?
2、你對“只有人,才是萬事萬物的紅燈”這句話怎么理解?(討論)
3、歐洲的汽車文明,對我們有什么借鑒之處?(討論)
學生回答后,聯系《交通安全法規》,教師介紹“以人為本”的三禮讓原則,“車讓人”、“人讓車”、“車讓車”,教育學生要遵守交通規則。
小結: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學習哪些文化呢 ?
學生齊讀毛澤東同志說的一段話:
“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我們也不是什么都拿來,而要結合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活動(四):“身臨其境”
小品中Mary給了小雪一個大擁抱,讓小雪不知所措。如果你遇到一個外國友人,你伸出手要跟他握手問好,他卻想擁抱你,甚至是吻你的臉頰,這時你怎么辦?
多數學生回答:我會覺得很難為情,不過還是會讓他擁抱。
教師:同學們感到難為情,是因為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比較的含蓄,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大家都能夠以開放的胸懷,以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美國人的禮儀交往方式,讓對方擁抱,也難能可貴。(過渡)開放的胸懷還意味著我們一方面要學習其他民族的文化的長處,另一方面也要保護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
二、保護、弘揚優秀文化
活動(五):中法文化年
多媒體呈現中法文化年的圖片:在法國街頭出現了中國的京劇臉譜、中國孩子玩的風車、中國的大熊貓;法國在北京舉行的音樂會、法國巡邏兵飛行表演。
提問:中法文化年的舉辦,對中法兩國來說有什么現實意義?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可以更好的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展示了中國的民族文化,我們要更好地讓外國人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讓世界了解飛速發展的中國,所以我們要保護、宣傳、弘揚好中國的民族文化,甚至還要保護好地方文化。
活動(六):中華傳統文化知多少
課件展示中華文化瑰寶和對世界的貢獻,教育學生繼承、弘揚傳統文化。
教師借機布置一份家庭作業:為開放的家鄉哈爾濱設計舉辦文化月的方案
三、珍惜、愛護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
活動(七):多媒體展示梁思成的照片和故事,學生討論思考:梁思成這樣做值得嗎?
師生共同探討后明確:值得,因為任何民族的文化的精華,都是全世界的,屬于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應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應有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美軍接受了梁思成保護歷史名城奈良的建議,但美軍如今卻在古巴比倫文化所在地伊拉克,對其的文化進行肆意的破壞。
多媒體展示十九世紀的空中花園、永遠輝煌的古巴比倫文化、戰火中的伊拉克、美軍攀登一座402019年前古巴比倫時期的神塔、悲慘的伊拉克難民的圖片。
提問:看了美國軍隊對伊拉克古巴比倫文化的破壞,你們有什么感受,作為地球村的村民,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各個民族的文化?(學生討論)
對!我們要以開放的胸懷面對不同的文化,讓“地球村”的文化更絢麗多彩!(課件展示圖片)
課堂小結:
提問: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什么問題,你學到了那些知識,明白了哪些道理?(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怎樣以開放的胸懷來做友好往來的文化使者。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以客觀、平等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保護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應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應有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篇6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
第五課第二框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課 題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年 級八年級(上)
學 科思想品德
課 時1課時(45分鐘)
學生情況分 析八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身處廣州,難免受到各種文化的沖擊,這對學生的價值觀、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都有很大的考驗。“哈韓”“哈日”漸成風潮。通過第一框初步感受到世界文化的豐富多樣,本框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懂得尊重本國文化和外國文化。
教學目標
。ㄒ唬┣楦袘B度價值觀目標1、能夠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友好交往,擁有開放胸懷 2、對本民族的文化有強烈的自豪感 (二)能力目標逐步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 (三)知識目標1、理解因為文化不同而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 2、知道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和應對方法
教學重點難 點1、 教學重點:面對文化差異應有正確的態度、開放的胸懷; 2、 教學難點:既要保護民族文化,也要維護其他國家民族文化
課前準備收集關于“哈韓族”的資料,可通過各種形式描述他們的特征。(如表演或文字表述、圖片)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一
時事短評
。5分鐘)xx大報告中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闡述
談談感受
活動二:
想一想展示apec會議上各國領導人穿的中國民族服裝圖片 設問:(1)你們知道在制作服裝時,為什么要讓各國領導人自己選顏色,而不是統一制作一種顏色?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一個國家和民族也一樣。對不同顏色的喜好從整體上可以反映一個民族或者國家的審美情趣與好惡傾向。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時,也要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因此,我們在制作服裝時,都由參加apec會議的領導人自己選顏色(2)為什么亞洲領導人大多穿紅色服裝,而西方領導人都選擇了藍色服裝? 紅色在中國文化里,也可能在整個亞洲文化中都代表著幸運、財富和喜事,所以亞洲領導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紅色。而紅色在西方人的觀念中是血的顏色,表示沖動、革命和動亂,藍色則代表冷靜和沉著,因此,西方領導人都選擇藍色。(3)面對這種文化差異,我們應有什么樣的態度? 面對這種文化的差異,我們應有開放的胸懷。我們應采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差異,我們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要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
思考并討論問題
活動三:
辯一辯展示兩種觀點: 觀點一:哈韓沒有品味,令人喪失人格,他們追求的是表面的東西,華而不實,他們中的許多人并不了解韓國的真正文化,如果你想哈韓,你就找本世紀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版的《上海服飾》吧,韓流只不過是中國奸商的伎倆。 觀點二:哈韓也是一種文化追求,今天改革開放對外交往增多,各個民族文化各具特色,這能令我們開闊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猶如大媽喜歡看韓劇,我們從中也吸取了一些有用的東西,如韓國人很自信,從不認輸……展示預習成果——哈韓的特征,辯論“哈韓哈日是與非”
總結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體現了一種開放的胸懷,在對外交流中,要掌握技巧,把握原則,我們還要宣傳、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讓世界更了解中國。完成學練卷“課后鞏固與反思” 作業:查找資料,完成“中國傳統文化知多少”問卷附1: 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學練卷
第五課 多元文化“地球村”
第二框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班別 姓名 學號 一、課前導學(一)認清目標、明確要求1、理解因為文化不同而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 2、知道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和應對方法 3、逐步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 4、能夠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友好交往,擁有開放胸懷 5、對本民族的文化有強烈的自豪感 (二)自主學習、認真準備收集關于“哈韓族”的資料,可通過各種形式描述他們的特征。(如表演或文字表述、圖片) 【預習自我檢測】 基礎知識填空題:1、面對不同的的文化,應采取 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 ,要 其他文化的 。 2、 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3、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我們也要 。 4、 體現了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5、對于外來文化,不能 ,而要 。 6、 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 7、面對文化差異,我們應該 ,保持 的態度,提高對其他文化的 ;不采取 ,多關注他人的 ,避免 ;尋找 ;入鄉隨俗, ;探索 ;在交往時, , …… 8、我們不僅要以 尊重不同的文化,還要 。 二、課堂助學1、談起上海apec會議各國領導人穿的中國民族服裝,同學們都說很好看,可同學們有幾點不太明白,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幫助他們解答疑惑。(1)你們知道在制作服裝時,為什么要讓各國領導人自己選顏色,而不是統一制作一種顏色? (2)為什么亞洲領導人大多穿紅色服裝,而西方領導人都選擇了藍色服裝? (3)面對這種文化差異,我們應有什么樣的態度? 2、“哈韓”是與非 觀點一:哈韓沒有品味,令人喪失人格,他們追求的是表面的東西,華而不實,他們中的許多人并不了解韓國的真正文化,如果你想哈韓,你就找本世紀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版的《上海服飾》吧,韓流只不過是中國奸商的伎倆。 觀點二:哈韓也是一種文化追求,今天改革開放對外交往增多,各個民族文化各具特色,這能令我們開闊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猶如大媽喜歡看韓劇,我們從中也吸取了一些有用的東西,如韓國人很自信,從不認輸…… 請你根據以上兩種觀點,談談你的看法。 三、課后鞏固與反思(一)單項選擇題1、在世界日益開放的今天,面對不同的文化,我們應有開放的胸懷,開放的胸懷意味著( )①采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②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長處③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④采取拿來主義,學習外國文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下列觀點正確的有( )a、學習外來文化,可以照搬照套的,盡量照搬照套b、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大人們的事c、外來文化有許多糟粕的東西,我們應拒絕外來文化d、保護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3、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千千萬萬的中國人跨出國門,走進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當中,面對文化差異,我們應( )①消除誤解,盡量保持客觀寬容的態度 ②尋找能聯結雙方的相似點③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 ④在交往時不卑不亢,以禮相待⑤提高對其他文化的鑒賞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4、在世界各種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國文化不曾中斷而一直延續至今。我們要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下列體現我國民族精神的有( )①愛國主義 ②勤勞勇敢 ③團結統一 ④自強不息(二)問答題我國電影藝術的發展,一方面,我們積極引進國外的文化成果,如每年引進國外的電影大片、上海國際電影節,吸引了許多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外電影的參展,加強了中外電影藝術的交流;另一方面,我國的電影藝術也正走向世界,如李連杰、周潤發等電影人聞名好萊塢,電影《臥虎藏龍》甚至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另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文化交流,像在法國等地舉辦中國文化節,世界三大男高音放歌紫禁城、中國民族交響樂團到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等。上述材料給了你什么啟示?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篇7
教學目標:懂得教育的含義、教育的作用、受教育權的含義、義務教育的地位、含義和特征;提高學生維護自己受教育權的能力;培養學生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機會,履行自己受教育義務的意識和決心;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觀,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態度。引導學生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使學生認識到,接受教育,即對個人成長和家庭有利,也對國家和社會有利,即使道德責任,也是法律義務。
教學重難點:教育的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閱讀導言。我們現在的每一個人都正在從事一項共同的事業,就是接受教育,大家為什么現在都得坐在這里讀書?為什么都需要讀書呢?或許我們都有自己不大明確的答案了。幾天我們就要來深入的學習,到底,我們現在辛苦的接受教育有什么用。
【講授新課】
一.知識助我成長(板書)
1.教育的含義和功能(板書)
課本的幽默小故事,提問。
明確教育的含義、地位。
出示“笛福的信”和“阿韋龍野人”的資料,提問。
教師總結學生的討論、回答,明確教育對個人的作用。
結合兩端資料,思考討論:不受教育對于一個人意味著什么?教育對于個人的成長有什么作用?
教育的作用講解的時候要向學生分心對個人和對社會國家的重要意義,從而為了解好義務教育的特征做好準備。
2.義務教育的含義和特征(板書)
出示中學生小余的資料,提問:你能體會小余當時的心情嗎?王老師為什么這樣做?
根據學生的回答,明確什么是受教育權。
學生討論回答。
出示小麗的故事,讓學生說一說:孩子上不上學只是個人私事嗎?
教師根據學生發表的看法,進行總結。
學生談自己的看法。
出示小淘的資料,提問。
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明確義務教育的特征。
學生討論處罰小淘家長的法律依據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義務教育有什么特征?
【小結】
通過本課學習,大家都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意義,希望大家今后能更有目的的學習,為自己未來的幸福生活奠下基礎,為國家的騰飛貢獻力量。同時大家明白義務教育的特征,今后也要加強自己的義務意識,更好的接受老師家長的教育。
教學內容:第六課第二框珍惜學習機會
教學目標:知道受教育權受到侵害時要采取各種合法方式予以維護;明確履行受教育權的主要內容;提高依法維護自己受教育權的能力,增強履行受教育義務的自覺性;培養學生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機會,履行自己的受教育義務的意識和決心;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觀,培養自覺學習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如何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學習如此重要,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好地履行好學習的義務,不能珍惜學習的權利。而且社會當中,盡管國家社會做了巨大的努力,但還是存在著受教育權被侵犯的事情,當我們碰到這樣的事情,我們要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呢?同時,在學習當中,我們要如何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呢?
【講授新課】
二.珍惜學習機會(板書)
1.維護受教育權利(板書)
將學生分為幾小組,針對小梅遇到的情況,組織學生討論。
通過角色扮演或者其他方式,展示自己是如何解決小梅遇到的情況的。
針對課本中學校正常教學活動被寺廟所影響的資料,并提問。
討論:該校學生的受教育權受到侵害了嗎?為什么?說說如何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假如你是該校的校長,應該怎樣辦?
引導學生認識除了自己受教育權被侵犯的情況之外,還有以學生整體為單位受到校外社會力量影響上課秩序和質量的受教育權被侵害的情況。有助于學生提高全面保護自己受教育權的意識和能力。
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并提升思想層次。
閱讀課本63頁的資料,談談自己的認識。說說自己應該如何珍惜自己現在的學習機會。
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和回答,明確義務教育的主要內容。
閱讀課本64頁小剛的故事,討論問答問題。
填空:為完成學習任務,我們應該做到哪些。并說說有哪些影響學習任務完成得問題,該怎樣解決?
使學生能夠正視自己行為中不利于學習的行為,使其得到糾正。
討論知識經濟下,如何開展學習。
明確當今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
【小結】
通過學習,大家懂得了如何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還有,回憶初一時學習過的學習方法,結合本課講到的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要開展更有效率的學習。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篇8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開放的胸懷”是第三單元第五課第二框題“做友好往來的使者”的第一目內容,在本單元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即在上節課學習“世界文化之旅”了解了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學會用客觀平等的態度對待不同文化差異,為下一目“搭起文化的橋梁”做好鋪墊,并以此為契機幫助學生提升思想境界,做負責任的合格公民。因此本課內容顯得尤為重要。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知道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和應對方法
(2)能力目標: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加深對不同文化的了解,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長處。
通過教學和活動,使學生能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自己實際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
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分析,對活動的感悟和總結,培養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對本民族的文化有強烈的自豪感,同時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的價值,能夠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的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擁有開放的胸懷。
3、教學重點、難點
面對不同的文化,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學情分析】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學生和其他文化的距離拉近了,但在對待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的態度上出現了許多偏頗,因此學生需要在通過對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了解和感受中,學習擁有一種開放的胸懷,并在老師與同學相互之間的合作探究中,在恰當的引導下,培養出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學生。
【教學策略】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設計力圖體現主體性、活動性、開放性、合作性相結合的原則,課前關注學生的生活,教學中隨時關注學生的活動和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知識構建的主體、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者、積極的認知者。
2、充分發揮教者的主導作用。
教者既是一節課的導演又是演員,要對學生多多施以“真誠”的肯定和引導,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在感動自己的同時,讓學生有所感悟,達到知、情、意的和諧統一。
3、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以教師有感情的講述,使學生能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導入: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到了中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向了世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該怎樣平等相處、奏好和諧的文化樂章,已成為我們面臨的新課題,第29屆北京奧運會給我們交了一個滿意的答卷:(播放歌曲《你和我》,多媒體展示奧運場景)
年8月8日晚上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中響起《你和我》的歌聲將全世界人民的心緊緊聯在了一起,整個奧運和殘奧兩會期間,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友誼、團結、和平、進步”的新形象,不僅促進了中國競技體育的新跨越和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更加深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那么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該怎么做呢?
要以開放的胸懷,來做友好往來的使者。(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板書課題)
一、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
活動(一):請欣賞小品表演:小雪和mary的故事(p64案例,學生課前準備)
多媒體呈現課本的問題:
1、如果你是mary,會怎么辦?(聯系自己想問題,提高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
2、我們能以“好”或“壞”來評價mary的處理方式嗎?
活動(二):你理解嗎?(多媒體出示五種情景進行測試)(意圖:引導學生換位思考,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會有不同的待人處事的方式,進一步分析中外文化的差異,幫助學生理解因文化不同而產生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3、有人說,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放意味著穿喇叭褲、戴蛤蟆鏡。在今天,你認為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學生分組討論,發表見解)
小結: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要以客觀、平等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請一位同學大聲朗讀書本歐洲的汽車文明的事例。其他同學邊聽邊看多媒體展示的比利時的街道和城市風情。
活動(三):各抒己見
1、比利時紅綠燈很少,為什么秩序井然?
2、你對“只有人,才是萬事萬物的紅燈”這句話怎么理解?(討論)
3、歐洲的汽車文明,對我們有什么借鑒之處?(討論)
學生回答后,聯系《交通安全法規》,教師介紹“以人為本”的三禮讓原則,“車讓人”、“人讓車”、“車讓車”,教育學生要遵守交通規則。
小結: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學習哪些文化呢 ?
學生齊讀毛澤東同志說的一段話:
“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我們也不是什么都拿來,而要結合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活動(四):“身臨其境”
小品中mary給了小雪一個大擁抱,讓小雪不知所措。如果你遇到一個外國友人,你伸出手要跟他握手問好,他卻想擁抱你,甚至是吻你的臉頰,這時你怎么辦?
多數學生回答:我會覺得很難為情,不過還是會讓他擁抱。
教師:同學們感到難為情,是因為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比較的含蓄,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大家都能夠以開放的胸懷,以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美國人的禮儀交往方式,讓對方擁抱,也難能可貴。(過渡)開放的胸懷還意味著我們一方面要學習其他民族的文化的長處,另一方面也要保護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
二、保護、弘揚優秀文化
活動(五):中法文化年
多媒體呈現中法文化年的圖片:在法國街頭出現了中國的京劇臉譜、中國孩子玩的風車、中國的大熊貓;法國在北京舉行的音樂會、法國巡邏兵飛行表演。
提問:中法文化年的舉辦,對中法兩國來說有什么現實意義?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可以更好的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展示了中國的民族文化,我們要更好地讓外國人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讓世界了解飛速發展的中國,所以我們要保護、宣傳、弘揚好中國的民族文化,甚至還要保護好地方文化。
活動(六):中華傳統文化知多少
課件展示中華文化瑰寶和對世界的貢獻,教育學生繼承、弘揚傳統文化。
教師借機布置一份家庭作業:為開放的家鄉哈爾濱設計舉辦文化月的方案
三、珍惜、愛護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
活動(七):多媒體展示梁思成的照片和故事,學生討論思考:梁思成這樣做值得嗎?
師生共同探討后明確:值得,因為任何民族的文化的精華,都是全世界的,屬于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應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應有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美軍接受了梁思成保護歷史名城奈良的建議,但美軍如今卻在古巴比倫文化所在地伊拉克,對其的文化進行肆意的破壞。
多媒體展示十九世紀的空中花園、永遠輝煌的古巴比倫文化、戰火中的伊拉克、美軍攀登一座40XX年前古巴比倫時期的神塔、悲慘的伊拉克難民的圖片。
提問:看了美國軍隊對伊拉克古巴比倫文化的破壞,你們有什么感受,作為地球村的村民,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各個民族的文化?(學生討論)
對!我們要以開放的胸懷面對不同的文化,讓“地球村”的文化更絢麗多彩!(課件展示圖片)
課堂小結:
提問: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什么問題,你學到了那些知識,明白了哪些道理?(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怎樣以開放的胸懷來做友好往來的文化使者。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以客觀、平等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保護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應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應有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附板書設計:略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篇9
第六課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教案
教學目標:懂得教育的含義、教育的作用、受教育權的含義、義務教育的地位、含義和特征;提高學生維護自己受教育權的能力;培養學生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機會,履行自己受教育義務的意識和決心;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觀,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態度。引導學生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使學生認識到,接受教育,即對個人成長和家庭有利,也對國家和社會有利,即使道德責任,也是法律義務。
教學重難點:教育的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閱讀導言。我們現在的每一個人都正在從事一項共同的事業,就是接受教育,大家為什么現在都得坐在這里讀書?為什么都需要讀書呢?或許我們都有自己不大明確的答案了。幾天我們就要來深入的學習,到底,我們現在辛苦的接受教育有什么用。
【講授新課】
一.知識助我成長(板書)
1.教育的含義和功能(板書)
課本的幽默小故事,提問。
明確教育的含義、地位。
出示“笛福的信”和“阿韋龍野人”的資料,提問。
教師總結學生的討論、回答,明確教育對個人的作用。
結合兩端資料,思考討論:不受教育對于一個人意味著什么?教育對于個人的成長有什么作用?
教育的作用講解的時候要向學生分心對個人和對社會國家的重要意義,從而為了解好義務教育的特征做好準備。
2.義務教育的含義和特征(板書)
出示中學生小余的資料,提問:你能體會小余當時的心情嗎?王老師為什么這樣做?
根據學生的回答,明確什么是受教育權。
學生討論回答。
出示小麗的故事,讓學生說一說:孩子上不上學只是個人私事嗎?
教師根據學生發表的看法,進行總結。
學生談自己的看法。
出示小淘的資料,提問。
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明確義務教育的特征。
學生討論處罰小淘家長的法律依據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義務教育有什么特征?
【小結】
通過本課學習,大家都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意義,希望大家今后能更有目的的學習,為自己未來的幸福生活奠下基礎,為國家的騰飛貢獻力量。同時大家明白義務教育的特征,今后也要加強自己的義務意識,更好的接受老師家長的教育。
教學內容:第六課 第二框 珍惜學習機會
教學目標:知道受教育權受到侵害時要采取各種合法方式予以維護;明確履行受教育權的主要內容;提高依法維護自己受教育權的能力,增強履行受教育義務的自覺性;培養學生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機會,履行自己的受教育義務的意識和決心;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觀,培養自覺學習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如何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學習如此重要,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好地履行好學習的義務,不能珍惜學習的權利。而且社會當中,盡管國家社會做了巨大的努力,但還是存在著受教育權被侵犯的事情,當我們碰到這樣的事情,我們要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呢?同時,在學習當中,我們要如何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呢?
【講授新課】
二.珍惜學習機會(板書)
1.維護受教育權利(板書)
將學生分為幾小組,針對小梅遇到的情況,組織學生討論。
通過角色扮演或者其他方式,展示自己是如何解決小梅遇到的情況的。
針對課本中學校正常教學活動被寺廟所影響的資料,并提問。
討論:該校學生的受教育權受到侵害了嗎?為什么?說說如何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假如你是該校的校長,應該怎樣辦?
引導學生認識除了自己受教育權被侵犯的情況之外,還有以學生整體為單位受到校外社會力量影響上課秩序和質量的受教育權被侵害的情況。有助于學生提高全面保護自己受教育權的意識和能力。
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并提升思想層次。
閱讀課本63頁的資料,談談自己的認識。說說自己應該如何珍惜自己現在的學習機會。
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和回答,明確義務教育的主要內容。
閱讀課本64頁小剛的故事,討論問答問題。
填空:為完成學習任務,我們應該做到哪些。并說說有哪些影響學習任務完成得問題,該怎樣解決?
使學生能夠正視自己行為中不利于學習的行為,使其得到糾正。
討論知識經濟下,如何開展學習。
明確當今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
【小結】
通過學習,大家懂得了如何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還有,回憶初一時學習過的學習方法,結合本課講到的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要開展更有效率的學習。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篇10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開放的胸懷”是第三單元第五課第二框題“做友好往來的使者”的第一目內容,在本單元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即在上節課學習“世界文化之旅”了解了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學會用客觀平等的態度對待不同文化差異,為下一目“搭起文化的橋梁”做好鋪墊,并以此為契機幫助學生提升思想境界,做負責任的合格公民。因此本課內容顯得尤為重要。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知道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和應對方法
(2)能力目標: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加深對不同文化的了解,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長處。
通過教學和活動,使學生能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自己實際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
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分析,對活動的感悟和總結,培養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對本民族的文化有強烈的自豪感,同時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的價值,能夠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的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擁有開放的胸懷。
3、教學重點、難點
面對不同的文化,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學情分析】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學生和其他文化的距離拉近了,但在對待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的態度上出現了許多偏頗,因此學生需要在通過對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了解和感受中,學習擁有一種開放的胸懷,并在老師與同學相互之間的合作探究中,在恰當的引導下,培養出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學生。
【教學策略】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設計力圖體現主體性、活動性、開放性、合作性相結合的原則,課前關注學生的生活,教學中隨時關注學生的活動和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知識構建的主體、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者、積極的認知者。
2、充分發揮教者的主導作用。
教者既是一節課的導演又是演員,要對學生多多施以“真誠”的肯定和引導,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在感動自己的同時,讓學生有所感悟,達到知、情、意的和諧統一。
3、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以教師有感情的講述,使學生能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導入: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到了中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向了世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該怎樣平等相處、奏好和諧的文化樂章,已成為我們面臨的新課題,第29屆北京奧運會給我們交了一個滿意的答卷:(播放歌曲《你和我》,多媒體展示奧運場景)
XX年8月8日晚上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中響起《你和我》的歌聲將全世界人民的心緊緊聯在了一起,整個奧運和殘奧兩會期間,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友誼、團結、和平、進步”的新形象,不僅促進了中國競技體育的新跨越和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更加深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那么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該怎么做呢?
要以開放的胸懷,來做友好往來的使者。(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板書課題)
一、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
活動(一):請欣賞小品表演:小雪和mary的故事(p64案例,學生課前準備)
多媒體呈現課本的問題:
1、如果你是mary,會怎么辦?(聯系自己想問題,提高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
2、我們能以“好”或“壞”來評價mary的處理方式嗎?
活動(二):你理解嗎?(多媒體出示五種情景進行測試)(意圖:引導學生換位思考,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會有不同的待人處事的方式,進一步分析中外文化的差異,幫助學生理解因文化不同而產生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3、有人說,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放意味著穿喇叭褲、戴蛤蟆鏡。在今天,你認為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學生分組討論,發表見解)
小結: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要以客觀、平等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請一位同學大聲朗讀書本歐洲的汽車文明的事例。其他同學邊聽邊看多媒體展示的比利時的街道和城市風情。
活動(三):各抒己見
1、比利時紅綠燈很少,為什么秩序井然?
2、你對“只有人,才是萬事萬物的紅燈”這句話怎么理解?(討論)
3、歐洲的汽車文明,對我們有什么借鑒之處?(討論)
學生回答后,聯系《交通安全法規》,教師介紹“以人為本”的三禮讓原則,“車讓人”、“人讓車”、“車讓車”,教育學生要遵守交通規則。
小結: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學習哪些文化呢 ?
學生齊讀毛澤東同志說的一段話:
“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我們也不是什么都拿來,而要結合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活動(四):“身臨其境”
小品中mary給了小雪一個大擁抱,讓小雪不知所措。如果你遇到一個外國友人,你伸出手要跟他握手問好,他卻想擁抱你,甚至是吻你的臉頰,這時你怎么辦?
多數學生回答:我會覺得很難為情,不過還是會讓他擁抱。
教師:同學們感到難為情,是因為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比較的含蓄,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大家都能夠以開放的胸懷,以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美國人的禮儀交往方式,讓對方擁抱,也難能可貴。(過渡)開放的胸懷還意味著我們一方面要學習其他民族的文化的長處,另一方面也要保護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
二、保護、弘揚優秀文化
活動(五):中法文化年
多媒體呈現中法文化年的圖片:在法國街頭出現了中國的京劇臉譜、中國孩子玩的風車、中國的大熊貓;法國在北京舉行的音樂會、法國巡邏兵飛行表演。
提問:中法文化年的舉辦,對中法兩國來說有什么現實意義?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可以更好的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展示了中國的民族文化,我們要更好地讓外國人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讓世界了解飛速發展的中國,所以我們要保護、宣傳、弘揚好中國的民族文化,甚至還要保護好地方文化。
活動(六):中華傳統文化知多少
課件展示中華文化瑰寶和對世界的貢獻,教育學生繼承、弘揚傳統文化。
教師借機布置一份家庭作業:為開放的家鄉哈爾濱設計舉辦文化月的方案
三、珍惜、愛護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
活動(七):多媒體展示梁思成的照片和故事,學生討論思考:梁思成這樣做值得嗎?
師生共同探討后明確:值得,因為任何民族的文化的精華,都是全世界的,屬于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應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應有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美軍接受了梁思成保護歷史名城奈良的建議,但美軍如今卻在古巴比倫文化所在地伊拉克,對其的文化進行肆意的破壞。
多媒體展示十九世紀的空中花園、永遠輝煌的古巴比倫文化、戰火中的伊拉克、美軍攀登一座40XX年前古巴比倫時期的神塔、悲慘的伊拉克難民的圖片。
提問:看了美國軍隊對伊拉克古巴比倫文化的破壞,你們有什么感受,作為地球村的村民,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各個民族的文化?(學生討論)
對!我們要以開放的胸懷面對不同的文化,讓“地球村”的文化更絢麗多彩!(課件展示圖片)
課堂小結:
提問: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什么問題,你學到了那些知識,明白了哪些道理?(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怎樣以開放的胸懷來做友好往來的文化使者。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以客觀、平等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保護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應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應有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篇11
本文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八年級政治《做友好往來的使者》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開放的胸懷”是第三單元第五課第二框題“做友好往來的使者”的第一目內容,在本單元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即在上節課學習“世界文化之旅”了解了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學會用客觀平等的態度對待不同文化差異,為下一目“搭起文化的橋梁”做好鋪墊,并以此為契機幫助學生提升思想境界,做負責任的合格公民。因此本課內容顯得尤為重要。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知道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和應對方法
(2)能力目標: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加深對不同文化的了解,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長處。
通過教學和活動,使學生能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自己實際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
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分析,對活動的感悟和總結,培養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對本民族的文化有強烈的自豪感,同時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的價值,能夠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的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擁有開放的胸懷。
3、教學重點、難點
面對不同的文化,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學情分析】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學生和其他文化的距離拉近了,但在對待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的態度上出現了許多偏頗,因此學生需要在通過對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了解和感受中,學習擁有一種開放的胸懷,并在老師與同學相互之間的合作探究中,在恰當的引導下,培養出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學生。
【教學策略】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設計力圖體現主體性、活動性、開放性、合作性相結合的原則,課前關注學生的生活,教學中隨時關注學生的活動和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知識構建的主體、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者、積極的認知者。
2、充分發揮教者的主導作用。
教者既是一節課的導演又是演員,要對學生多多施以“真誠”的肯定和引導,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在感動自己的同時,讓學生有所感悟,達到知、情、意的和諧統一。
3、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以教師有感情的講述,使學生能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導入: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到了中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向了世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該怎樣平等相處、奏好和諧的文化樂章,已成為我們面臨的新課題,第29屆北京奧運會給我們交了一個滿意的答卷:(播放歌曲《你和我》,多媒體展示奧運場景)
2019 年8月8日晚上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中響起《你和我》的歌聲將全世界人民的心緊緊聯在了一起,整個奧運和殘奧兩個運動會期間,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友誼、團結、和平、進步”的新形象,不僅促進了中國競技體育的新跨越和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更加深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那么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該怎么做呢?
要以開放的胸懷,來做友好往來的使者。(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板書課題)
一、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
活動(一):請欣賞小品表演:小雪和Mary的故事(P64案例,學生課前準備)
多媒體呈現課本的問題:
1、如果你是Mary,會怎么辦?(聯系自己想問題,提高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
2、我們能以“好”或“壞”來評價Mary的處理方式嗎?
活動(二):你理解嗎?(多媒體出示五種情景進行測試)(意圖:引導學生換位思考,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會有不同的待人處事的方式,進一步分析中外文化的差異,幫助學生理解因文化不同而產生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3、有人說,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放意味著穿喇叭褲、戴蛤蟆鏡。在今天,你認為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學生分組討論,發表見解)
小結: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要以客觀、平等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請一位同學大聲朗讀書本歐洲的汽車文明的事例。其他同學邊聽邊看多媒體展示的比利時的街道和城市風情。
活動(三):各抒己見
1、比利時紅綠燈很少,為什么秩序井然?
2、你對“只有人,才是萬事萬物的紅燈”這句話怎么理解?(討論)
3、歐洲的汽車文明,對我們有什么借鑒之處?(討論)
學生回答后,聯系《交通安全法規》,教師介紹“以人為本”的三禮讓原則,“車讓人”、“人讓車”、“車讓車”,教育學生要遵守交通規則。
小結: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學習哪些文化呢 ?
學生齊讀毛澤東同志說的一段話:
“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我們也不是什么都拿來,而要結合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活動(四):“身臨其境”
小品中Mary給了小雪一個大擁抱,讓小雪不知所措。如果你遇到一個外國友人,你伸出手要跟他握手問好,他卻想擁抱你,甚至是吻你的臉頰,這時你怎么辦?
多數學生回答:我會覺得很難為情,不過還是會讓他擁抱。
教師:同學們感到難為情,是因為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比較的含蓄,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大家都能夠以開放的胸懷,以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美國人的禮儀交往方式,讓對方擁抱,也難能可貴。(過渡)開放的胸懷還意味著我們一方面要學習其他民族的文化的長處,另一方面也要保護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
二、保護、弘揚優秀文化
活動(五):中法文化年
多媒體呈現中法文化年的圖片:在法國街頭出現了中國的京劇臉譜、中國孩子玩的風車、中國的大熊貓;法國在北京舉行的音樂會、法國巡邏兵飛行表演。
提問:中法文化年的舉辦,對中法兩國來說有什么現實意義?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可以更好的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展示了中國的民族文化,我們要更好地讓外國人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讓世界了解飛速發展的中國,所以我們要保護、宣傳、弘揚好中國的民族文化,甚至還要保護好地方文化。
活動(六):中華傳統文化知多少
課件展示中華文化瑰寶和對世界的貢獻,教育學生繼承、弘揚傳統文化。
教師借機布置一份家庭作業:為開放的家鄉哈爾濱設計舉辦文化月的方案
三、珍惜、愛護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
活動(七):多媒體展示梁思成的照片和故事,學生討論思考:梁思成這樣做值得嗎?
師生共同探討后明確:值得,因為任何民族的文化的精華,都是全世界的,屬于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應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應有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美軍接受了梁思成保護歷史名城奈良的建議,但美軍如今卻在古巴比倫文化所在地伊拉克,對其的文化進行肆意的破壞。
多媒體展示十九世紀的空中花園、永遠輝煌的古巴比倫文化、戰火中的伊拉克、美軍攀登一座402019年前古巴比倫時期的神塔、悲慘的伊拉克難民的圖片。
提問:看了美國軍隊對伊拉克古巴比倫文化的破壞,你們有什么感受,作為地球村的村民,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各個民族的文化?(學生討論)
對!我們要以開放的胸懷面對不同的文化,讓“地球村”的文化更絢麗多彩!(課件展示圖片)
課堂小結:
提問: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什么問題,你學到了那些知識,明白了哪些道理?(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怎樣以開放的胸懷來做友好往來的文化使者。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以客觀、平等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保護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應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應有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附板書設計:略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篇12
1、教材地位及作用
“開放的胸懷”是第三單元第五課第二框題“做友好往來的使者”的第一目內容,在本單元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即在上節課學習“世界文化之旅”了解了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學會用客觀平等的態度對待不同文化差異,為下一目“搭起文化的橋梁”做好鋪墊,并以此為契機幫助學生提升思想境界,做負責任的合格公民。因此本課內容顯得尤為重要。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知道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和應對方法
(2)能力目標: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加深對不同文化的了解,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長處。
通過教學和活動,使學生能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自己實際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
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分析,對活動的感悟和總結,培養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對本民族的文化有強烈的自豪感,同時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的價值,能夠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的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擁有開放的胸懷。
3、教學重點、難點
面對不同的文化,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學情分析】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學生和其他文化的距離拉近了,但在對待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的態度上出現了許多偏頗,因此學生需要在通過對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了解和感受中,學習擁有一種開放的胸懷,并在老師與同學相互之間的合作探究中,在恰當的引導下,培養出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學生。
【教學策略】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設計力圖體現主體性、活動性、開放性、合作性相結合的原則,課前關注學生的生活,教學中隨時關注學生的活動和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知識構建的主體、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者、積極的認知者。
2、充分發揮教者的主導作用。
教者既是一節課的導演又是演員,要對學生多多施以“真誠”的肯定和引導,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在感動自己的同時,讓學生有所感悟,達到知、情、意的和諧統一。
3、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以教師有感情的講述,使學生能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導入: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到了中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向了世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該怎樣平等相處、奏好和諧的文化樂章,已成為我們面臨的新課題,第29屆北京奧運會給我們交了一個滿意的答卷:(播放歌曲《你和我》,多媒體展示奧運場景)
年8月8日晚上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中響起《你和我》的歌聲將全世界人民的心緊緊聯在了一起,整個奧運和殘奧兩會期間,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友誼、團結、和平、進步”的新形象,不僅促進了中國競技體育的新跨越和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更加深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那么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該怎么做呢?
要以開放的胸懷,來做友好往來的使者。(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板書課題)
一、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
活動(一):請欣賞小品表演:小雪和mary的故事(p64案例,學生課前準備)
多媒體呈現課本的問題:
1、如果你是mary,會怎么辦?(聯系自己想問題,提高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
2、我們能以“好”或“壞”來評價mary的處理方式嗎?
活動(二):你理解嗎?(多媒體出示五種情景進行測試)(意圖:引導學生換位思考,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會有不同的待人處事的方式,進一步分析中外文化的差異,幫助學生理解因文化不同而產生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3、有人說,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放意味著穿喇叭褲、戴蛤蟆鏡。在今天,你認為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學生分組討論,發表見解)
小結: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要以客觀、平等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請一位同學大聲朗讀書本歐洲的汽車文明的事例。其他同學邊聽邊看多媒體展示的比利時的街道和城市風情。
活動(三):各抒己見
1、比利時紅綠燈很少,為什么秩序井然?
2、你對“只有人,才是萬事萬物的紅燈”這句話怎么理解?(討論)
3、歐洲的汽車文明,對我們有什么借鑒之處?(討論)
學生回答后,聯系《交通安全法規》,教師介紹“以人為本”的三禮讓原則,“車讓人”、“人讓車”、“車讓車”,教育學生要遵守交通規則。
小結: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學習哪些文化呢 ?
學生齊讀毛澤東同志說的一段話:
“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我們也不是什么都拿來,而要結合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活動(四):“身臨其境”
小品中mary給了小雪一個大擁抱,讓小雪不知所措。如果你遇到一個外國友人,你伸出手要跟他握手問好,他卻想擁抱你,甚至是吻你的臉頰,這時你怎么辦?
多數學生回答:我會覺得很難為情,不過還是會讓他擁抱。
教師:同學們感到難為情,是因為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比較的含蓄,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大家都能夠以開放的胸懷,以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美國人的禮儀交往方式,讓對方擁抱,也難能可貴。(過渡)開放的胸懷還意味著我們一方面要學習其他民族的文化的長處,另一方面也要保護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
二、保護、弘揚優秀文化
活動(五):中法文化年
多媒體呈現中法文化年的圖片:在法國街頭出現了中國的京劇臉譜、中國孩子玩的風車、中國的大熊貓;法國在北京舉行的音樂會、法國巡邏兵飛行表演。
提問:中法文化年的舉辦,對中法兩國來說有什么現實意義?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可以更好的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展示了中國的民族文化,我們要更好地讓外國人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讓世界了解飛速發展的中國,所以我們要保護、宣傳、弘揚好中國的民族文化,甚至還要保護好地方文化。
活動(六):中華傳統文化知多少
課件展示中華文化瑰寶和對世界的貢獻,教育學生繼承、弘揚傳統文化。
教師借機布置一份家庭作業:為開放的家鄉哈爾濱設計舉辦文化月的方案
三、珍惜、愛護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
活動(七):多媒體展示梁思成的照片和故事,學生討論思考:梁思成這樣做值得嗎?
師生共同探討后明確:值得,因為任何民族的文化的精華,都是全世界的,屬于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應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應有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美軍接受了梁思成保護歷史名城奈良的建議,但美軍如今卻在古巴比倫文化所在地伊拉克,對其的文化進行肆意的破壞。
多媒體展示十九世紀的空中花園、永遠輝煌的古巴比倫文化、戰火中的伊拉克、美軍攀登一座40XX年前古巴比倫時期的神塔、悲慘的伊拉克難民的圖片。
提問:看了美國軍隊對伊拉克古巴比倫文化的破壞,你們有什么感受,作為地球村的村民,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各個民族的文化?(學生討論)
對!我們要以開放的胸懷面對不同的文化,讓“地球村”的文化更絢麗多彩!(課件展示圖片)
課堂小結:
提問: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什么問題,你學到了那些知識,明白了哪些道理?(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怎樣以開放的胸懷來做友好往來的文化使者。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以客觀、平等的態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保護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應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應有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篇13
教學目標:
幫助學生明確在日益開放的時代,與不同的文化共處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要善于學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點,珍惜、愛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以開放的態度尊重不同的文化,同時更要繼承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讓世界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
教學難點:
如何面對文化沖突。
教學重點:
明確保護多元文化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導入新課: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日益開放,與不同文化共處已成為我們學生必須面臨的課題。面對不同的文化,我們僅采取怎樣的態度?面對外來文化的滲透,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哪?今天我們學習第二框的內容。
二、做友好往來的使者(板書)
1、開放的胸懷(板書)
活動:《小雪與Mary》的故事(P61)
目的:使學生明白面對不同的文化經采取客觀平等的態度,應該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要求:學生閱讀P61的內容(可以以小品方式呈現故事),教師提出三個問題分組討論分析:
1.如果你是Mary,會怎么辦?
2.我們能以“好”或“壞”來評價Mary的處理方式嗎?
3.有人說,在20世紀80年代,開放意味著喇叭褲、戴蛤蟆鏡。在今天,你認為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小結:通過這個故事我們懂得:面對不同的文化,應采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尤其要學習、借鑒其他國家文化的長處。
活動:比利時交通文明
目的:使學生認識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長處,虛心學習其他文化優點。
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安排的材料(P61—62),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材料讓學生結合具體情景進行討論。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補充“日本645年的大化改新”的資料,因為日本的大化改新正是學習我國唐朝的先進文化、律令制度,實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結果,從630年起的200多年間,為了向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后派遣唐使19次,實際到達的有13次。這對日本后來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相關鏈接”(P62),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在二戰期間保護日本名城奈良的故事,使學生理解保護多元文化的意義。
小結:我們應該理智地對待別人的長處。我國搞對外開放,從文化的視角看,就是基于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學習別國長處,用來發展自己。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文化,世界的文化就是民族的文化。正是由于不同文化有其特有的價值,所以要尊重、珍惜和保護有益的文化,包括保護外國的文化。只有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保護,世界才會更精彩。這就是我們,面對文化多元化應取的態度,即“開放的胸懷”。
2、搭起文化橋梁(板書)
討論:外來文化的影響
目的:引導學生懂得對外來文化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批判地吸收。
要求:請學生列舉外來文化對我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等方面的影響,引導學生得出對外來文化應持的正確態度;教師可事先布置學生事先采訪一些人群,談談對“哈日族”、“哈韓族”的了解和評價,教師可適當補充一些相關資料,使學生能比較客觀評價“哈日族”與“哈韓族”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小結:學習外來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不能迷失了自我,而要批判地吸收。中華文化對促進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要了解并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我們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民族魂,是我們的根,弘揚民族精神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下面讓我們看一位中國小留學生發自異鄉的電子郵件。
學生看教材中電子郵件,并以此為背景材料,讓學生來探討書中的問題,引導學生如何面對文化差異,更好地融入當地主流文化中,做一名友好往來的使者。教師可以補充電影《刮痧》這一材料,加深理解。
小結:通過這個故事,使我們真正感受到在現實交往中不同文化之間沖突的激烈性,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不同的文化,加強宣傳、弘揚我們民族的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爭做一名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課堂小結:略。
教學反思:
教學中運用多種手段拓寬學生視野,注重教材與社會實際的聯系,創設了一個民主、寬松、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討論思考中樹立了面對不同文化的正確的觀點、態度,使學生的學習既以教材為主,又不拘泥于教材,以大量生動、直觀的圖片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課堂教學形式多樣,氣氛熱烈。基本實現了課標“通過交流,以平等的態度與其它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習俗”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