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第一課《難報三春暉》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理應受到子女的孝敬;不孝敬長輩要受道德的譴責,要承擔法律責任;孝敬長輩應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能力目標——能辨證分析孝敬父母長輩好處和不孝之壞處的能力,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于孝的能力;孝親敬長的行為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體驗盡孝后的快樂;樹立家庭中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履行家庭義務的責任觀念。
二、課前準備:查找有關母親節和父親節的來歷;你身邊的孝順故事等。
三、教學過程:
1.活動一:你知道母親節和父親節嗎?你知道它們的來歷嗎?
2.出示主題:難報三寸暉。
(活動二)播放孟郊的詩《游子吟》,并請同學們想一想 :回想自已的父母為我們所做的點
點滴滴,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呢?
3.考考你孝敬父母我在實踐(1). 我們班有多少同學能記得起父母的生日?
(2).關于老鷹抓小雞的游戲的思考。
母 愛
一些人每天都在尋找愛,殊不知愛就在你身邊。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題記
當你在母親的呼喚中起床時,你是否想到是母親起得最早;
當你端起那杯還冒著熱氣的牛奶時,你可曾發現母親臉上一顆顆晶瑩的汗珠;
當你在母親的叮囑下騎車上學時,你會不會感覺到背后那飽含著千言萬語的眼眸…… 也許你會說那不是很平常的事嗎?不,你錯了。母親的這些行動,無一不證明著一個字———愛。是誰給了我們生命,是誰用甘甜的乳汁喂養我們長大,又是誰用她那甜美的歌聲送我們進入夢鄉。“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是我們從小唱到大的,但又有幾人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呢?母愛,這一份濃得化不開的感情,每時每刻都包圍在我們身邊。
但無論在我何時跌倒,母親總用她那有力的雙手將我扶起;當我在人生的路上努力前進時,耳邊就會響起母親的叮嚀;當我取得一點成績時,母親會像孩子般的高興;當我在外惹是生非時,母親就會怒不可遏地斥責我,自己卻在背后黯然而泣…… 記得上了初中以后,我總是很晚才回家,每當我回來時,母親總是站在院門口等我。
所以每天我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的時候,只要想到母親還在門口等我回家,就覺得格外溫暖,讓我知道還有人等我回去。曾有過去的我或許不太懂事,曾為嚴厲的母親不近人情,而任性地和她頂撞,覺得她不了解年輕人的心,老思想不應用在我身上,曾懷疑過母親是否愛我。
有人跟我說過:“被人等待,是一種幸福。”我想我就是那個幸福的人!
記得上了初中以后,我總是很晚才回家,每當我回來時,母親總是站在院門口等我。所以每天我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的時候,只要想到母親還在門口等我回家,就覺得格外溫暖,讓我知道還有人等我回去。曾有人跟我說過:“被人等待,是一種幸福。”我想我就是那個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