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難報三春暉
八上第一課《難報三春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認識生命是父母賦予的,體會父母為養育自己付出的辛勞。知道孝敬父母,能夠尊重父母和長輩。 2、 過程與方法:通過時事案例、歌曲播放,體會父母的關愛;通過“感恩行動”,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關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會愛,學會理解,學會感恩。要愛自己的父母,盡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長輩。 [教學重點和難點] 體會父母的關愛,學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關愛 [教學方法] 討論法、活動法 [課前準備] 1、 收集學生溫馨的家庭生活照 2、 歌曲《感恩的心》 3、 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步驟教學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導入 課前播放背景音樂:《感恩的心》和學生溫馨的家庭生活照。 教師:無論我們身在何處,有兩個人,他們始終占據在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他們愿用自己的一生去愛我們;有一種愛,他讓我們肆意索取、享用,卻不要我們任何回報。你知道他們是誰嗎?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談談與父母間的親情。 課題:難報三春暉 通過歌曲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喚起學生對溫馨的家庭生活的回憶(3分鐘) 講授新課 猜一猜:她是誰? (1) 她是XX年感動溫州的十大人物之一 (2) 她是一位普通的農民、善良的母親 (3) 她只有付出,從不求回報;她只有奉獻,從沒有索取。在苦難降臨的時候,她用瘦弱的身軀托起孩子生活的信念,她用艱辛的腳步負起孩子對知識的渴盼。她用無私的母愛,繪就了一個美麗的人間。 (張錫玉)事跡:為了照顧身患肌肉萎縮怪病的兒子,母親張錫玉不顧自己身體虛弱,堅持兩年背著兒子上學、求醫。母親的背成了兒子的天堂。XX年3月,她動了次手術,因擔心兒子學業落下,術后沒幾天她就開始背兒子上學。為了省下8元錢的車費,張錫玉頂著太陽隔天背兒子步行去針灸,來回走一趟都得個把小時。她說,再苦再難,只要有治好兒子病的希望,她都要嘗試。 思考:(1)看了這個事例后,讓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2)回憶父母在你的成長過程中,讓你印象最深刻或最令你感動的一件事。 句子接龍: 例:是父母,教我們牙牙學語; 是父母,手牽手教我們走路;是父母…… (以小組為單位,每人說一句) 教師:父母給了我們很多的關愛,他們無怨無悔地為我們付出。 配樂故事:(教師講故事,播放背景音樂《感恩的心》)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可媽媽有一天在回家的時候一頭倒在了路邊,再也沒有醒過來,小女孩由恐懼到堅強,擦干眼淚,她要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依然會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