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隱私受保護導學案
d、老師可以隨意拆看學生的信件。
2、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少數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經常在網上竊取他人的電子郵件,并將其內容公開傳播。這種行為侵犯了公民的( )
a、榮譽權 b、名譽權 c、隱私權 d、人身自由權
3、下列行為屬于違法行為的是( )
①公民乘飛機前,治安警察檢查公民身份證和所帶包裹。②學生于某為集郵需要而偷拆孫某的信件。③工程隊工人老王把丁某父親寄來的匯款單偷藏起來。④辦公室秘書拆閱主任的家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有關隱私和隱私權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據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生活保密的權利。
b、尊重隱私是道德的期盼,尊重他人隱私要樹立隱私意識,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c、侵犯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的隱私,既是違反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
d、公民要增強自我保護隱私的意識,最好的辦法是不與別人打交道。
5、下列行為屬于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利的有( )
①小王為了集郵而毀棄其他同學的信件。②小趙的母親以關心為由私自拆閱、截留小趙的信件。③公安機關因追查犯罪分子的需要,對犯罪嫌疑人的電話進行監聽。④某企業經理以管理為由禁止職工寄發信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實踐與探究
一天放學后,甜甜發現自己書桌上的小鎖不知怎么被砸開了,打開抽屜一看,里面的東西及同學們的來信好像被翻看過了。甜甜趕緊找到媽媽,問家里是否來了小偷,書桌上的鎖怎么會被砸開了。媽媽笑了,輕松地告訴她不要驚慌,書桌上的鎖是媽媽砸開的,媽媽想看看甜甜的抽屜里藏著什么小秘密。甜甜聽后,又氣又惱。
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1)媽媽的做法侵犯了甜甜的哪項權利?為什么?
(2)我國法律對這種行為時如何規定的?
(3)作為父母有義務履行對子女的監護職責,父母了解子女思想動態的正確方法應該是什么?
二框:
一、選擇題
1、下列行為不屬于侵犯公民隱私權的是( )
a、窺視他人的私生活
b、私拆他人的信件
c、道聽途說地傳播他人隱私
d、執法機關為社會公共利益依法公開當事人的有關信息
2、下列行為屬于不尊重他人隱私權的有( )
①隨意干涉他人私人空間。②網站將其注冊會員的照片、電話號碼、家庭地址等信息整理成冊賣給某信息公司③不隨意傳播他人的秘密④有人習慣打聽你的年齡、你的體重、談戀愛的情況、工資的收入是多少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行為屬于侵犯隱私權的有( )
①語文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業。②散布已經去世的人的隱私,并使其親屬遭受精神上的痛苦。③將自己的秘密告訴最要好的朋友。④通過互聯網獲取別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