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愛我中華
第四單元 愛我中華
第十三課 騰飛的中華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哪些成就?
(1)經濟方面:商品豐富,城鄉市場繁榮;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不斷增長;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交往與合作越來越廣泛。
(2)民主政治、祖國統一、軍事、外交方面:①民主政治不斷發展,人們的主人翁地位進一步加強,如村務公開、政務公開、聽證會、民主評議;②香港、澳門順利回歸;③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成就斐然;④中國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關系,廣泛參與國際事務。
(3)文化、體育方面:①文化事業發展迅速,群眾性精神文化活動廣泛開展;②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申奧成功。
(4)人民生活方面: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余錢用于各類投資;旅游成為一種生活時尚;解決了溫飽問題,基本達到小康水平。
2.旅游休閑走進人們的生活并迅速發展,反映了什么?
人們的休閑方式發生了變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旅游業的發展。
3.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有什么作用?
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為同學們提供了更廣闊的活動空間,有利于更好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同學們的全面發展,可以獲取知識,鍛煉能力,結識新朋友。
4.居民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堅持黨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路線;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艱苦奮斗;堅持“三個有利于”的根本判斷標準;等等。
5.推行和完善村民自治具有什么重大的意義?
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實現村民當家作主;保持農村穩定發展;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
6.政務公開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有利于打造“透明”政府,推進民主法治建設;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貪污腐敗。
7.舉行聽證會有何好處?
增加透明度;有利于公眾參與,是發揚民主的好形式;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反映民意,便于執行。
8.為了滿足本地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議?
完善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各類文化設施,開展露天電影、地方戲、音樂會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利用重大節慶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充分發揮電視、報紙、網絡等大眾傳媒的作用,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9.我們應該怎樣熱愛中國共產黨?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繼承黨的光榮傳統;向身邊的優秀黨員學習;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好好學習。
10.一國兩制的含義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一國兩制”。“一個國家”是指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兩種制度”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特別行政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
1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華的騰飛,離不開中國共產黨,我們要無比熱愛中國共產黨。
12.中央政府對港、澳、臺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
第十四課 導航明燈
永不褪色的旗幟
1.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
2.二次歷史性飛躍
理論成果 主創者 被稱為 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歷史事件 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