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往禮為先》教案(通用3篇)
《文明交往禮為先》教案 篇1
課 題第4課第1節 文明交往禮為先
課 時
本學期第___課時
日 期
本單元第 _課時
課 型
新授
主備人復備人
審核人
感知目標
學 習
目 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文明交往的意識,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能力能全面對待交往中遇到的問題。初步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禮儀和技能,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
知識知道禮貌是人際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禮儀的原則,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
重 點
難 點重點: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難點: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學習流程一、復習檢查上一節內容: 1、廣泛交往有什么意義?(即作用) 2、青少年應怎樣擴大交往范圍?(包括擴大交往范圍的方式) 3、怎樣正確使用互聯網?二、時政新聞:三、導入媒體出示漫畫:《問路 》喂,老頭!到張村還有多遠?五拐杖! 怎么不論里?論理?論理該叫大爺! 看后請回答:這個漫畫故事對我們的人際交往有什么啟示?教師小結: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講文明、有禮貌。導入新課——文明交往禮為先四、學習過程:(一)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1、為什么說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為什么文明交往禮為先?或為什么在交往中要講文明、有禮貌?)2、講文明、有禮貌的主要表現?(理解這些表現的重要性即原因和怎么做。) 教學資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75">3、文明交往應遵守哪些禮儀原則?(理解這些原則的重要性即原因和怎么做。)(二)師生訂正答案,教師總結糾正問題答案,學生速記(三)結教學資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75"> 合課件分析理解學習目標知識內容:抽查配合學生默寫小組輪流播報時政新聞學生思考后回答學生找出問題答案,組內交流回答,教師補充。學生速記、再脫稿回答。 531015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1、第一版塊: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1)探究活動一 結合漫畫(見課 件)談一談:圖中兩組人物言行及結果有什么不同?這說明什么道理? 教師小結:第一組甲乙兩人的言行都不文明、不禮貌,結果肯定會矛盾激化,甚至大打出手,釀成大禍;第二組丙丁兩人的言行都很客氣、很文明禮貌,結果會矛盾化解了,避免不必要的傷害。由此可以看出交往中要講文明、有禮貌。
歸納講文明、有禮貌的意義:
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體現著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 養程度
是處理人與 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規范,也是人們在日常交 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
是做人的基本品質
是相互尊重、有效溝通、增進友誼、提高自身吸引力的必要條件
(2)探究活動二
結合漫畫(見課件)談一談:講文明、有禮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具體要求?對我們的人際交往有何好處?
教師小結:講文明、有禮貌:主要表現
1.語言文明 2.態度親 和 3.舉止端莊
讓學生繼續看幾組照片后設問:從幾幅圖的展現過程看出人的交往發展有什么趨勢?教師小結: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交往范圍會逐步有內圈向外圈擴展,交往的范圍越來越大。(2)擴展了自己的交往范圍有什么重大意義呢?下面分組進行一個小辯論:正方觀點:擴大交往圈利大 反方觀點:擴大交往圈弊大 要求:1、全班分成兩大組分別派一個代表抽簽決定辯題2、準備3分鐘。3、自由辯論4分鐘。 教師 總結:同學們辯論的非常精彩,也非常激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總之廣泛交往會讓我們拓展視野,讓我們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讓我們的課外活動豐富多彩,讓我們受到更多的教益。所以我們應該: 2、第二版塊:交往禮儀三原則。
(1)媒體出示:
材料一199 8年上海國際中學生運動會期間,小鵬和許多學生一起報名參加了志愿者活動。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們在奉獻自己光和熱的同時,彼此之間也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小鵬覺得非常高興,一掃往日那種內向、羞怯的性格,變得活潑開朗,落落大方。 材料二:交往能力是衡量現代人能否適應開放社會的標準之一,近期,專家們在對北京市一些初中、職校學生的抽樣調查中發現,被調查者中80%的學生的朋友圈在4人左右;進70%的學生其朋友大多來自一個班級;只有30%的學生圈超越了班級甚至學校的范圍。 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小鵬通過什么方式擴大自己交往范圍?青少年由內圈向外圈發展,擴大交往范圍的好方式是什么? 由內圈向外圈發展,擴大交往范圍的重要性是什么?
教師小結:小鵬是通過志愿者活動擴展自己的交往范圍的。
交往的方式:有公益活動和社會活動是好方式。另外還有互聯網、夏令營、興趣小組或者是社團活動等。廣泛交往會讓我們拓展視野,讓我們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讓我們的課外活動豐富多彩,讓我們受到更多的教益。 暈倒的云:我也是,我這一段時間好衰啊!成績落下了,老師找我談話,爸爸對我更是兇神惡煞一般,我有時真懷疑我是不是他親生的……邊城浪子:有沒有想到走出去,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機會也很多,象你這樣聰明的人只要走出來一定會有光明的前途的,我在社會上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或許能幫助你!一周之后網名為暈倒的云的學生王華麗從他所在的ⅹⅹⅹ中學徹底消失了………要求: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豐富的想象力,為這個故事續寫 可能的結尾。 啟示?教師小結:通過上面的材料,我們同學們也能得到些啟示,在網絡世界中,我們青少年通過互聯網交友時,我們要正確使用互聯網,從中吸取有益的信息,結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誘惑,避免互聯網帶來的負面影響 (四)課堂總結,指出本課知識重點。(見板書) 課堂總結:我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應該懂得多交朋友,謹慎擇友,而且要不斷擴大范圍,通過朋友的幫助讓我們成長起來。 五、課堂鞏固與檢測:1、知記學習目標:1、2、3題,教師檢查提問 。 2、學以致用:(材料見課件)
3、做《學習與檢測》p34:1、2、3、4、5、7、8、9、14、15題 學生觀察照片,并結合自己實際回答問題。 學生結合自己實際進行總結小組成員推選人員,進行積極準備,并進行辯論 小組討論出示的閱讀分析題目,總結后回答 學生閱讀大屏幕 上的材料,小組討論后續寫故事結尾,班內展示,并談談自己受到的啟示 復習鞏固知識運用
2
10板書教后反思
《文明交往禮為先》教案 篇2
一. 生活幽默
以下是一位年輕人問路時的一段對話,請同學們與自己的同桌進行對話練習
(年輕人):喂,過來老頭,我來問你,到無棣新區還有多遠?
(老大爺):五拐杖!
(年輕人)::五拐杖是什么意思,怎么不論里?
(老大爺):論禮?論禮你應該管我叫大爺!
1. 這則笑話對我們的人際交往有什么啟示呢?
2. 請你閱讀教材第42頁第一、二自然段的內容,找出體現它重要性的關鍵語句.
3. 經過老大爺的訓斥之后,年輕人幡然醒悟,當他再次遇見這位老大爺時,他又會怎樣問路呢?請同學們進行小品表演。
二. 故事再現
四塊糖的故事
當年陶行知任育才學校校長的時候,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想用磚頭砸同學,就將其制止,并責令其到校長辦公室。陶行知簡單地了解了一下情況回到辦公室,看見男生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來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給男生:“這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行知又說:“據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于是掏出第三塊糖給他。這時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的糖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1.請同學們思考分析:為什么那位男生感動地哭了?
2.如果我們班的一位同學也犯了類似的錯誤,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又會怎樣對待我們呢?
三. 情景模擬
下面的一些情況是我們在日程生活中難免遇到的,在這些情況下自己將如何選擇?
1. 在車上,別人無意踩了我的腳,我會:
2. 喜歡的文具盒被同桌不小心碰到了地上,摔壞了,我會
3. 發現同學們背后議論我,我會 。
四. 課堂小結:
1.講文明、有禮貌是中華民族的 ,是做人的 。
2. 講文明、有禮貌主要表現在 , , 。
3.交往禮儀應堅持的三原則是: 、 、 。
其中 原則是基礎,是最重要的。其含義是指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五. 小試牛刀
1.“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這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一句至理名言。它啟示我們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要
a.不計較他人的一切過失和錯誤 b.做到處處忍讓
c.寬以待人、寬容大度 d.講文明、有禮貌
2.北京向全世界莊嚴承諾,兩個奧運會(夏奧會、殘奧會)同等重要、同樣精彩。這一承諾主要表達了對健全人和殘疾人的
a.平等尊重 b.欣賞悅納 c.關心理解 d.同等寬容
3.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實質是
a.尊重他人 b.為他人著想 c.欣賞他人 d.能舍己為人
4.(XX年咸寧市)材料一: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號,自古就有“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的古訓。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禮儀的社會功能和作用更加彰顯,已成為現代人的處世藝術,成功者的潛在資本,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和有力支撐。和睦家庭、和美生活、和諧社會需要禮儀、呼喚禮儀。
材料二:為迎接北京奧運會召開,我國制作了大型公益廣告“禮儀傳天下,北京歡迎你”,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是一個有著50XX年文明歷史的禮儀風范古國,喚醒同胞們的愛國熱情和自豪感,更加積極向上地“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
閱讀上述材料,結合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中有關禮儀、禮貌的知識,以《迎奧運話文明》為題,寫一篇政治小論文。(7分)
要求:(1)緊扣材料;(2)觀點正確;(3)聯系實際;(4)語句通順;(5)字數在300字以內。
《文明交往禮為先》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
懂得講文明、有禮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會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現。
2、能力
在實際生活中,逐步學會以禮待人,與人交往時做到語言文明、態度和氣、舉止優雅,并能夠在不同的情境中表達自己的禮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驗文明禮貌帶給自己的樂趣以及對人生發展的價值,樹立不講禮貌為恥、有禮貌為榮的交往態度,并樂于以禮待人。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如何將禮貌落到實處,即在實際生活中,與人交往時做到講文明有禮貌。
三、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自主感悟。
古時候,一位少年迷失方向,途經十字路口,偶遇一老翁,甚為高興,于是問道:喂,杏花村怎么走?老翁不語。便大聲問:喂!聽到嗎?耳朵聾了?老翁還是不語,只用手朝反方向指了指。少年便沿著老翁指的方向快速前行……
要求:請學生發揮想象寫一個結尾。
故事給你的啟示:
由此導入課題——文明交往禮為先
【設計說明】通過故事續寫的方法,讓學生在續寫故事的同時,感悟禮貌對待他人的重要性。由此得出在生活中我們與他人交往時,要學會講文明、有禮貌。
(二)學案導學,自主探討
1、 大屏幕出示:學習任務(一)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自學課本p55-57,獨立完成下列問題:
① 什么是禮貌?
② 講文明、有禮貌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③ 講文明、有禮貌對個人成長發展有什么作用?
④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
(注:在課本上做出標記)
【設計說明】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讓學生自己從書中提取所要的信息,并且用自己的語言或其它的形式進行展示。因為學是主導課堂的一切,只有學生先學,才有老師的以學定教,也才有學生的主動學習。
(三)互助合作,展示交流
組內交流你的收獲,并提出質疑。在班級進行展示。
要求:盡量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你的收獲。提倡使用課本劇表演、案例分析等形式。
【設計說明】學生在自主感悟后,通過生生互動,使學生的理解更加透徹、清晰。讓學生質疑,更能使學生對知識有寬泛和深層的理解。
2、大屏幕出示:學習任務(二)文明禮儀三原則
自學課本p58-61,完成下列問題:
① 交往禮儀中有哪些原則? ②為什么要堅持這些原則?
要求:盡量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你的收獲。提倡使用課本劇表演、案例分析等形式。
【設計說明】培養學生從書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且用自己的語言或其它的形式進行展示。通過生生互動,使學生的理解更加透徹、清晰。
(四)走進生活,遷移應用
1、展示日常生活中拍攝的三組生活鏡頭
①學校里的污言穢語
②面對老師的批評學生的神情桀驁不遜
③走路大搖大擺,入座后座姿隨便。
學生思考:
①你見到過類似的現象嗎,說說你的評價。
②你認為他們分別應該如何改進?
③這啟示我們禮貌交往有哪些基本要求?
【設計說明】利用來自學生身邊三組反面生活鏡頭,分析得出講文明有禮貌的三種表現,從語言、態度、行為方面。
2、身臨其境
下面的一些情況是我們在交往中難免遇到的,在這些情況下自己將如何選擇?
在車上或船上,別人無意踩了我的腳,我會:____________
喜歡的文具盒被同桌不小心碰到地上摔壞了,我會:___________
在食堂排隊買飯時,有人不小心把菜湯濺到我身上,我會:____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1、 生活外延
①升國旗時的禮儀:
②乘車的禮儀:
③到圖書館閱讀的禮儀:
④旅游觀光的禮儀:
⑤與外國人交往的禮儀:
【設計說明】挖掘教材,明確禮儀和禮貌的關系,了解與學生社會生活聯系較多的重要場合的禮儀,豐富知識,指導行為。
2、 暢談收獲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收獲了————
課堂小測:
《伴你學》p38的4道選擇題; p38的非選擇題第1題。
要求:書寫規整,格式清晰,獨立完成。
【設計說明】注重政治課的理論聯系實際,所學知識進行靈活的應用。主要是實現了教學的“課堂清”,沒有留下尾巴,也沒有給學生增加任何課后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