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守法的公民(精選2篇)
做守法的公民 篇1
第8課
英華中學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案
教師寄語:沒有法律的地方,就沒有自由。
學習內容:第八課 第二站 培養守法精神
學習目標:(目標明確,行動才有效)
1、了解國家性質,知道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2、敢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提高維護法律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1、 學生應當把法律的外在要求,轉化為自身的自覺行為
2、 敢于并善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和公共利益
學法指導:(方法得當,事半功倍)
通過對法律的剖析,了解法律的基本要求,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通過實例,明白守法是公民的一種態度、一種承諾;了解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把法律的外在要求變為自覺行為。
精題解析: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是由( )
a、憲法規定的 b、民法通則規定的 c、刑法規定的 d、行政法規定的
思路點撥: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它規定和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同時也規定了公民的基本義務。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案:a
學習指導:
一、 課前熱身
1、提高我們的 ,培養 ,就應該 ,變成 。
2、要學法懂法,了解 ,理解 。
3、守法是 、 。
4、法律的基本要求 。
5、法律的基本精神 。
6、憲法是 , 。
7、在遵守法律、遠離犯罪的同時,對于那些 、 ,我們也要理直氣壯地 。
二、自主學習
1、“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培養守法精神,就應該把法律的外在要求,變成我們的自覺行為。”該如何理解?
2、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守法精神?
3、法律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精神?
4、我們為什么必須遵守憲法?
5、面對不法侵害時,我們應該如何去做?
6、你都知道我國哪些法律法規,它們在社會生活中都有什么作用?
三、合作探究(大膽提出你的困惑)
四、展示講解(課堂大舞臺,人人展風采)
五、課堂小結
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培養守法精神,就應該吧法律的外在要求,變成我們的自覺行為;要學法、懂法,了解法律的基本要求,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自覺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辦事,在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自覺維護法律的尊嚴,敢于并善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公共利益。
培養守法精神
鞏固提升:你用才智和學識取得今天的收獲,又將以明智和果敢接受明天的挑戰,愿你永葆一往無前的精神。
基礎篇•我能行
1、八年級學生楊益剛因無知而替好朋友保管偷來的電腦,因而被警察帶走,給予處罰。楊益剛一頭霧水,認為自己沒偷電腦,怎么也犯法?這告訴我們( )
a、要學法懂法 b、不要幫助朋友 c、為朋友兩肋插刀 d、要維護法律威嚴
2、張明同學在校門口的一條胡同內被幾個高年級的同學攔截,要求交“過路費”,同時這幾個高年級的同學要求他每星期一在這按時交“保護費”20元,事后,張明同學應該( )
a、按時交納“保護費” b、向老師或父母報告 c、找人報仇,以牙還牙 d、害怕,不去上學
3、“河流雖急,沿著河槽走;人雖眾多,守著法律走。”這句諺語告訴我們( )
a、法律所鼓勵的積極去做 b、自覺履行法定義務
c、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 d、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
4、下列有關法律與公民的關系理解錯誤的是( )
a、法律保護公民的生活 b、公民守法應該是自覺行為
c、法律的作用只是懲治犯罪 d、法律和公民的生活嬉戲相關
能力篇•我真行
5、未成年中學生要學會自我保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應該自覺做到( )
a、依法自律,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
b、對父母的不正確教育可以頂撞
c、對學校的正確教育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絕
d、放棄學業,受雇打工,學會自立
6、中學生小虎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見幾個小青年持刀搶劫本班同學小柔索要錢物,小虎立即到附近的公用電話亭撥打“110”電話報警。小虎的行為( )
①多管閑事 ②敢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③維護了他人利益 ④捍衛了法律的權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沒有法律的地方,就沒有自由”,這告訴我們( )
①法律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器 ②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
③青少年應尊重法律 ④法律與自由沒有什么關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未成年中學生應如何提高法律意識,培養守法精神?
9、“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自己也不去侵犯別人的利益。他人的事情與自己無關。”請你辨析這一觀點。
素養篇•我真棒
10、英國偉大的思想家洛克說:“沒有法律的地方,就沒有自由。”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
11、清華中學8年級(2)班的張堇在學習了有關法律知識后對“要學法懂法,了解法律的基本要求,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不太理解。
你能運用所學知識為他解釋一下嗎?
做守法的公民 篇2
教師寄語: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學習內容:第八課 第一站 認真履行義務
學習目標:(目標明確,行動才有效)
1、理解權利與義務的區別和聯系
2、了解公民義務的含義,知道憲法規定的義務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學習重、難點:
1、 認識權利和義務的相互關系,了解公民的基本義務
2、 正確理解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學法指導:(方法得當,事半功倍)
正確理解“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認識憲法規定公民的基本義務及其內容;通過實例,知道作為公民必須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精題解析:
案例一:小周創作的小說出版后獲稿酬3600元,當出版社要為他代繳個人所得稅時,他說:“支配稿酬是我的權利,我不想繳稅。”
案例二:小芳和本班小玉有矛盾,便造謠說小玉正在談戀愛。小玉找她理論,她說:“那是我的言論自由,你管得著嗎?”
案例三:小明因為拒絕給社會青年王某“保護費”而遭毆打,便找人把王某打成重傷。小明認為這是維護了自己人身權利。
上述案例中人物是否真正行使了自己的權利?試分別作簡要分析。
思路點撥:
解答此題,要對案例進行認真分析,同時應懂得行使權利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能超越法律許可的范圍,應按照合法方式進行。
答案:
(1)他們都沒有正確行使權利。因為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只有很好的履行義務,才能充分享受權利,要想充分享受權利,必須很好的履行義務。
(2)小周只想享受權利,不想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損害了國家的、社會的利益。
小芳傷害了他人合法權益,所謂的自由權利超出了憲法和法律允許的范圍。
小明個人人身權利受到侵害后,沒有按照法律程序討還公道,而是采取了非法方式,超越和違背了法律。
學習指導:
一、 課前熱身
1、權利和義務是 。權利的實現要求 ,義務的履行要求 。
2、公民的義務是 。
3、 規定了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
4、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有: 、 、
、 。
5、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使我們 。
6、我們未成年人,盡管還處在成長階段,能力有限,但是, 。
二、自主學習
1、什么是公民的義務?
2、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
3、如何理解“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
4、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哪些行為是在履行自己的義務?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有哪些?
5、作為公民,為什么必須履行自己的義務?作為未成年人,我們是否也應該履行義務?
三、合作探究(大膽提出你的困惑)
四、展示講解(課堂大舞臺,人人展風采)
五、課堂小結
認真履行義務
鞏固提升:你用才智和學識取得今天的收獲,又將以明智和果敢接受明天的挑戰,愿你永葆一往無前的精神。
基礎篇•我能行
1、在我國,權利和義務是( )
①相輔相成的 ②統一的 ③對立的 ④一致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每個中國公民在依法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自覺履行義務。因為( )
a、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沒有區別的 b、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密不可分的
c、履行義務比享有權利更重要 d、享有權利比履行義務更重要
3、下列說法能體現權利和義務相輔相成關系的是( )
①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②依法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③我國憲法規定的某些權利和義務是彼此結合的
④每個公民既是享有權利的主體有時履行義務的主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
a、某些權利可以放棄,任何義務則必須履行 b、某些義務可以放棄,任何權利則必須享有
c、任何權利和義務都不能放棄 d、任何權利和義務都能放棄
5、下列這些義務屬于我們應履行的是( )
①棄學從工以補貼家用 ②尊老愛幼
③愛護學校的各項設施,維護學校和班級的榮譽
④維護祖國統一,堅決同破壞國家主權和安全的行為作斗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能力篇•我真行
6、那種“只想享有權利而不履行義務,或想多享有權利而少履行義務”的觀點和行為都是錯誤的,是因為( )
①把權利和義務對立起來 ②正視了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
③割裂和權利和義務一致性 ④沒有認識到權利與義務相輔相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我們每個公民都應正確對待權利和義務之間的關系,因為( )
①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制約的
②權利的實現要求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要求權利的實現
③我們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將為我們享有和行使權利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④權利不可放棄,義務可以放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初中生小可認為自己還是未成年人,可以不履行義務,對嗎?
9、憲法規定公民的義務有哪些?
(1)教育方面,公民有 。
(2)勞動方面,公民有 。
(3)政治方面,公民有 。
(4)經濟方面,公民有 。
(5)法律方面,公民有 。
素養篇•我真棒
10、初中生小文在學校認真上課寫作業,愛護學校課桌椅,關心從西藏來的新同學阿拉木,回家排隊等候公共汽車,在車上很有禮貌的同外國人打交道。
(1)小文的上述行為履行了哪些義務?
(2)請你探究公民應如何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義務?
11、于江少年喪失父母,成了一名孤兒,家庭生活極其困難,在政府的幫助下讀完了中學。隨后,他響應國家的號召,自愿到部隊服兵役,因表現出色,多次受到上級表揚。退役后,他當了個體戶,由于認真守法,積極納稅,第二年他就被稅務部門評為納稅先進工作者。后來,他又帶領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他的舉動得到了社會的好評,并當選為縣人大代表。
(1)于江享受了憲法賦予的哪些權利?
(2)于江履行了憲法規定的哪些義務?
(3)公民應怎樣履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