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冊教案(通用2篇)
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冊教案 篇1
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教學過程 :
首先播放影片《美麗的大腳》片段和九中優美的風光,在強烈的視覺對比中,引入問題情景;
1、 同在一片藍天下,受教育權的條件如此不同。公民在享有受教育權上是平等的嗎?
2、 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
面對問題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
由于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中存在許多類似現象,這也是學生社會中必須面對的,易于激發學生興趣。在“享有權利的平等性”上學生有可能會產生分歧,當小組討論無論解決這一問題時,可以把討論引導到辯論,即可以讓學生之間辯論,也可以師生之間辯論,在這個過程中第2題的答案,必然會作為論據被引用。
通過老師的積極參與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公民權利是平等的,表現在三個方面,但由于每個人所處的家庭和社會環境等不同,人們的實際權利會存在不平均現象,公民權利的平等性不等于公民權利是平均的,但國家通過法律、制度、物質等各方面的措施,最大限度保障公民享有權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這兩個問題解決之后,緊接著讓學生思考回答第三個問題:
3.在河北省2004年中考政策中規定,外來經商、務工人員子女只要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就享有與本地學生同等的報考資格,不再象以前一樣必須回原籍或報考學校受限制。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憲法第33條增加一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以上材料說明了什么?
此問題在于使學生知道,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執政為民、保障人民利益的觀念也在增強,我國公民將更充分地享有更多的權利。
接下來以“頭腦風暴”搶答的方式,激勵學生回顧知識,解決第四個問題:
4.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權利?
在學生回答之后,進一步要求他們為權利歸類,學習對知識的歸納總結,多角度認識問題,“溫故而知新”。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外出經商、務工人員越來越多,正如剛才提到的,外出經商、務工人員子女上學等一系列公民權益如何保障的新問題日漸凸顯。引出第五個問題:
5.為什么我國憲法和法律對公民的居住、遷徙自由等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
根據學生的知識和社會儲備,學生會通過對我國人口現狀等的分析來作出解釋,更深的原因涉及面較廣,教師不必過多延伸。
通過這一問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我國憲法等法律在規定權利時是實事求是的,公民權利是真實的。
公民權利的三個特征是相互聯系的,不是完全割裂的,因此問題的設置也不完全是一一對應的,在五個問題分析解決以后引導學生看書,進一步明確權利的特點。
既然是特點,它就應該是我國特有的。為此引入美國大選的例子,這是一個時政知識,又是學生的興趣點:
漫畫《驢象之爭》:
2004年兩位美國總統候選人布什和克里競選資金預計將達到五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由于國家性質等問題學生沒有學過,這里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美國普通民眾根本無力參加競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口號下掩蓋的是事實上的不平等。我們和資本主義國家是有本質區別的,從而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解決難點采用“看劇說法”的方式,對于重點知識“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則采用“演劇說法”的方式。通過學生參演更深入的親身體驗社會百態,再次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興趣。
劇情:在一輛行使公共汽車上,有一位乘客突然發現自己的錢包丟了,他要求司機幫助解決……
你認為司機、丟錢乘客、其他乘客等會有哪些做法和反映呢?請接續表演、自愿結組,每組表演時間不得超過一分半鐘。
學生設立的情景可能會有以下幾種:1、司機不管 2、司機要求對所有乘客搜身檢查:乘客都順從的接受搜身檢查,或者有的乘客不同意,發生爭執、甚至動手打架現象。3、司機售票員求得乘客們的理解,將車開到派出所,尋求警察的幫助等等。
社會生活紛繁復雜可能會有很多情況,教師應根據實際控制學生展演的時間。
如果學生只談出錯誤做法,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所演劇中人物的行為,錯在哪兒,為什么錯,正確的應該怎么辦。
設計此活動目的在于通過學生對人物行為的評價,認識到應該“依法正確行使權利”當學生的演示無法涵蓋我們要達到的要求時,教師可以親自參演,比如可以扮演抓住的小偷,抵賴說:“錢現在在我手中,你們不能拿走,我也享有財產所有權呀。”這當然會激起學生的反駁,“公民享有財產所有權,但國家只保護合法財產所有權,以非法手段謀取是不受保護應受到制裁。”
通過這一活動,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有了權利還不夠,要從四個方面作起才會依法行使權利。
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如何維權,應該讓學生進一步回顧:當我們的生命健康權受侵害時怎么辦?當我們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侵害時怎么辦?進一步使學生樹立維權意識。
由于劇中情境是“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既是權利又是義務。不可避免會涉及權利義務關系應該根據情況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對知識的學習為的是指導我們的社會實踐,要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上,學生自己學會正確行使權利,自我提高之后通過課外探究的活動,學以致用,活學活用。課堂延伸到社會生活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在對所學知識進行課堂小結之后,我設計了課外探究活動:
(1) 社會調查:調查我市公民自身權利知多少?公民維權途徑知多少?
了解我國公民權利意識狀況,寫出調查報告,并針對調查狀況,就提高公民權利一事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
(2) 開展“天天3.15活動”,利用節假日進行“消費者權益”宣傳活動,并向有關消費者提供維權幫助。
之所以如此設計教學過程 ,我認為是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 :
1. 通過鮮活的事例,使學生深入理解體會所學知識,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增強公民權利意識。
2. 通過討論調查社會現實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愿望,學會與人交流,促進學生自我成長。
3. 通過學生分析并參與社會實踐,增強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和社會責任感,理解并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冊教案 篇2
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我國公民權利的平等性的表現
(3)、我國公民權利廣泛性的表現
(4)、我國公民權利真實性的表現
(5)、正確行使權利
2、 能力目標
(1)、聯系實例,表明我國公民權利的廣泛性
(2)、聯系實例,表明我國公民權利的真實性
(3)、聯系實例,說明公民要依法行使自由權利情感目標
3、 情感目標
(1)、增強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情感,培養國家觀念。
(2)、增強權利觀念和依法維護自己合法和權益的觀念。
二、教學要求
1、 判斷我國公民權利的優點和特點,分析我國公民權利的平等性、廣泛性和真實性。
2、 分清什么是正確行使權利,什么是非法和越權行使權利;哪些行為必須去做,哪些行為不得去做。
三、教學重點
1、 公民權利的特點
2、 公民權利的平等性
3、 公民權利的真實性
四、教學難點 :我國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初二年級我們學習了很多法律常識,其中主要學習公民在社會生活中享有很多權利,比如人身權利、受教育權、勞動權,選舉權……,問題是在什么條件下會成為公民的合法權利?(請同學回答: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有法律的規定,才能成為公民合法權利)要正確行使公民的權利就必須知道我國公民權利的特點。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因此我國公民所享有的權利所享有的權利就有自己顯著的特點。
一、 公民權利的特點
(一)、公民權利的平等性
我國憲法第33條規定:(朗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表現:1、平等地享有憲法規定的各項權利和自由。
2、平等地承擔憲法規定的各項義務。
3、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李嘉廷是個高官,謝霆鋒是個名人,科學家對國家發展做出了貢獻,是有功之臣,當他們沒有在法律范圍內享有權利的時候,面對法律,不論他們是誰,都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以上三種表現是不加任何條件的。從剛才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請同學回答:在我國,任何組織、個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任何人不論職位有多高、功勞有多大,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特權。)
提問:在我國法律規定的權利誰來享有?(回答:人民)我國公民權利的主體是人民,這就是權利第二個特點:公民權利的廣泛性。
(二)公民權利的廣泛性
1、享受權利的主體極為廣泛
提問:在我國是不是所以的人都能夠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回答:不是)提問:那么是些什么人能享有權利呢?(回答: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一切社會主義的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提問:這些人在我國人口中占有比例是怎么樣的?(回答:占有絕大多數)到底是些什么樣的人不能享有權利呢?(回答:被剝奪權利的人,比如被判刑的人沒有人身自由權,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沒有選舉的權利,被判死刑的人沒有生命健康權)
2、享受權利的范圍極為廣泛
提問:絕大多數能享受權利的公民到底享受哪些權利呢?(回答:人身權利、人格尊嚴、受監護權、繼承權、受教育權、選舉權、勞動權、結婚自由、在經濟生活中的各項權利)
出幻燈片:各種權利的表現,學生能分辨出來。
我國公民享受很多種的權利,這就是公民權利特點享受權利的主體極為廣泛的第2個表現:享受權利的范圍極為廣泛。
(三)公民權利的真實性
1、法律確認能夠實現的權利
我們都知道公民享有的權利是法律規定的,受到法律的保護。問題是法律以什么原則來確認公民權利的呢?(回答:以實事求是的原則)我國法律確認的權利能不能實現?(回答:能夠)老師說,你們必須都要長到1米8的個子,這現實嗎?不現實,這是虛假的。如果讓你們都長到1米5可以嗎?可以,這就是真實的。我國法律確認的權利能不能實現?(回答:能夠)權利就是真實的。我國法律對那些不能實現權利不做規定,這就保證了什么?(回答:保證了公民所享有的權利的能夠真實的實現)
公民權利是真實的,能夠兌現的,不是虛假的。
2、權利的實現有保障
提問:我國怎么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 受教育權和選舉權實現保障問題
過渡:提問:我們在第九課學過,公民權利指的是什么?(回答:公民在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范圍內,以作為或不作為的方式取得利益)也就是告訴我們,寫在法律里的權利,有的要公民做出一定的行為才能享有法定權利。
我們看課本上小勤的行為。她有沒有合法的權利?但是最后她的權利并沒有得到充分的享有。這里有一個問題了,我們要怎么樣行使寫進法律里的權利呢?(回答:要依法行事,依法行使權利)
二、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一)不得以非法手段謀取權利
出幻燈片:就在我們眾志成城抗擊非典時,就有一些人利用這一特殊時期,高價出售或投機倒把非典藥物敲詐顧客、消費者。他們雖然有權利獲得經濟收入,但是他們用非法手段,這就不是正確行使權利的方法了。
憲法和法律確認的權利,是我國公民的合法權利。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只應享受合法權利,而不能在合法權利之上謀求非法利益,否則會損害國家的、社會的和集體的利益,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不得超越合法權利的范圍
出幻燈片:內容略。學生討論。線索:消費者有什么權益?這個消費者在行使自己合法權利的時候采用的方式是否超越了法律規定的范圍?他在行使自己權利的時候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權利。
所以,全班朗讀: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權利,要限制在法律規定的權利范圍之內,而不能超越合法權利的范圍;否則會侵害他人的權利,自己所奢求的權利也會落空。
(三)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權利
出幻燈片:1結婚圖片。結婚必須符合法定條件和程序,否則就是不被法律保護的無效婚姻。2選舉圖片。要進行選民登記、提名候選人、投票選舉,負責就沒有選舉權利。3集會、游行、示威是我們的政治自由,但只有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去做,才能確保依法舉行的集會、游行、示威順利進行。否則,不僅會破壞國家和社會的穩定,而且違法行使權利的公民還會受到法律的懲處。
(四)要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出幻燈片: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不能做些什么?
公民不得濫用權利和自由,而應當按照法律行使自己的權利和各項自由。
我們青少年要增強法律意識,正確行使公民權利,做一個自覺守法、在憲法范圍內享受公民權利的好公民。
三、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