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物體為什么會下落1
投影:1. 物體受到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2. 重力/質量=9.8n/kg,即g/m=g或g=mg。g:重力,單位是牛(n);m:質量,單位是千克(kg);g表示9.8n/kg,在計算中,常取g=10n/kg。
師:你能得出自己受到的重力嗎?(留給學生思考空間,強調規范性,作出評價。)
三、探究重力的方向(探究實驗)
器材:線、鉤碼、t字架、三角尺等;
步驟:1.用線掛住鉤碼,并把線掛在倒t字架的釘子上。2.用三角板找出跟水平方向的夾角。教師先解釋什么是豎直方向—用線把物體(鉤碼)懸掛起來,靜止時線的方向跟重力方向一致,這個方向叫豎直方向。
師:豎直方向跟水平的夾角是多大?(引導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
投影: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聯系實際:這一知識有什么應用?(學生討論。)
生:重垂線—檢查物體(墻)是否跟水平面垂直。
練習:標出物體分別在水平和斜面上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通過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練習并討論。(有的學生把物體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方向畫錯—與斜面垂直。)
四、通過實驗,找出物體的重心
師: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投影: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那么,怎樣找出物體的重心呢?(學生討論,動手實驗。)
材料:直尺、質量均勻、形狀不規則的物體。
步驟:1.形狀規則物體的重心。2.形狀不規則的物體。
學生用懸掛法或平衡法找出物體的重心。
五、 聯系生活,鞏固知識,開拓思維
師:重心一定在物體上嗎?
生:(討論后)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如三角板等。
師:人的重心會變嗎?
生:(討論后)人的重心是會變的,如體型改變、姿態改變時;
師:阿根廷人生活在地球的另一邊,看起來是頭朝下的,他們為什么不會掉下去。
生:他們受到重力(重力的方向大致指出向地心),所以不會掉下去。(視頻展示宇航員的生活。)
師:宇航員生活在失重狀態—好像不受重力一樣。
問:假如失去重力,我們的生活會怎樣呢?(學生討論)
生1:我們可以在天花板上睡覺。
生2:我們要用水槍來喝水。
生3:我們的食物要做成牙膏狀。
生4:我們可以像鳥一樣在天空中飛。
六、 課后延伸
小制作(簡單水平儀)或小論文(題目:在失去重力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