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8年級下:08課 紅屋頂
◆能夠嘗試運用不同的繪畫表現形式,表現對物象的感受和表達自己的情感。
◆能夠初步建立以發展和辯證的眼光認識、品評美術作品的審美觀念。
◆能夠以積極的探究精神來思考現代派繪畫藝術在藝術史上的作用。
三、教學思路
這一課與八年級上冊的《絢麗的陽光》有著密切的聯系。從古典寫實到印象派再到現代派,其發展脈絡,用圖片來展示是有趣和直觀的,課前應準備一些古典寫實主義和印象派繪畫的相關作品圖片。
本課建議以兩課時完成。 初中美術教案8年級下:08課 紅屋頂
第一課時,首先從強化作品視覺感受入手,可以直接展現教材上幾張描繪紅屋頂的不同作品,對比傳統繪畫與現代繪畫作品形式處理的差異。
在“活動一”中,可以采用教學分組的方式展開學習競賽,教師組織每組同學重點研究討論教材上某一幅現代派作品的形式特點及與傳統繪畫的差異,通過比較哪組學生的看法更為合理的評價活動調控課堂的學習氣氛。每組可選派一名中心發言人闡釋本組的基本看法,提倡本組其他同學積極補充,鼓勵其他組的同學提出補充意見或者不同看法。
教師的評價要重視引導學生直觀感受作品,不要無視他們個性的體驗和剝奪他們理解作品的權利。
為了促進討論的展開,教師應注意教學提問設疑的角度及方式來引導各組學生盡快進入研究狀態。提出的問題要有利于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造型處理的手段上。比如:①《工廠》一畫中,光線是不是從同一個角度射過來的?②在《秋天的山村》中,你能找出幾個較為完整的房屋形狀嗎?③找找《街》是以哪幾種主要色彩構成的?這些問題最好具有一定的游戲性,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在線、形、色上得到審美體驗。
在學生有一定體驗的基礎上,比較、分析,緊扣主題和造型手段的關系。不同的造型手段展示不同的藝術美感,造型手段的個性處理豐富了美術的表現方法。將現代派繪畫與印象派繪畫、古典寫實繪畫進行對比,可以就某些問題展開討論。比如:哪些作品造型處理接近我們現實中所見到的房屋?哪些作品相差較遠?哪些作品給你的感受最深?作品哪些處理讓你感受深刻?嘗試分析一下作品使人產生不同視覺感受的原因等。
這一環節的教學中,要加入一些知識的相關鏈接,使學生認識到某個藝術事件發生在哪個時段,有哪些主要畫家參與;懂得畫家使用線條、色彩不是隨意的,而是和作品主題聯系在一起的;體會到現代派繪畫拓展了人們審美的想像空間和聯想思維。
隨后進入第32頁的內容,這既是上一環節的延伸,又是“活動二”的醞釀準備。教材展示的是中國當代畫家的作品,在時間和空間上與現代派繪畫相距都很大。仍然用分組討論的教學形式,重點放在尋找兩者之間的聯系。找到這種聯系了,感受到這種聯系了,學生的思路也就開闊了。當他們欣賞到為“活動二”準備的兩幅作品時,也就會。有想法。在教師的輔導下,提示學生寫好美術欣賞論文需要從哪些方面著手,怎樣查找資料,鼓勵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方式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的認識。
第二課時以完成作業為主要內容。作業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感受的學生,可寫欣賞小論文;喜歡用繪畫表達自己感受的學生,可以繪畫的形式改畫靜物參考圖片或者自己喜愛的圖片。后者在教材上是擺在“學習大空間”,可靈活運用。其評價可注意參照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