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7年級下冊:第6課 星空
五、教學建議1.關于教材處理的建議“活動一”旨在讓學生嘗試表現,運用不同技法表達對星空的感受,也是對以前學過的美術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的環節。教材重點展示了一些特殊技法的圖例,例如撒鹽法、吹色法、油色吸附法,但如果學生作業僅停留在對這些簡單技法的探討上,就會導致作業難度過低。因此,這一環節還應強調畫面的構圖處理、色彩搭配等問題,力求畫面完整,能表現內心的感受,而不僅僅是技法的訓練。應適當增加一些有說服力的圖片,讓學生注意點、線、面、色彩等問題,使活動更有質量。
2.關于教學情境創設的建議
教學導入以激發學生興趣為目的,有多種方式的選擇。例如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進入教學,引發學生對星空的無盡遐想。精選的圖片、優美的音樂、有感染力的語言等等,都能拓展學生想像的空間。
3.關于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的建議
可請地理教師或科學家舉辦有關宇宙星空的科學知識講座,或在學校宣傳櫥窗內展示人類探索宇宙的圖片。
利用其他學科知識設計探究性的學習方案,進行探究性的美術活動。
4.關于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使用的建議
如果有條件可以在學校電腦房開展本單元教學,一些網站有較豐富的教學相關資料,教師可以收集整理,制作一個虛擬網站,引導學生查找學習所需的資料,使其能有滿意的收獲,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5.關于采納不同教學組織形式的建議
作業可采取獨立完成或合作的方式進行。較為復雜的平面設計作業可在課后制作完成。 “活動一”作業適合合作完成,使教室氣氛更活躍,幫助學生體驗造型樂趣。
[教案]何嘉僖老師的教案
課目
第6課星空
年級
7年級下冊
執教
何嘉僖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能從星空圖片中獲得某種美感啟示,借助合適的材料和手法表現星空。
教具:cai課件,用特殊表現手法繪制的畫,構圖練習材料。學具:鹽、水彩紙、色紙、顏料及上色工具等。
一、活動激趣
1.教師出示用撒鹽、吹色、油色吸附、染紙等方法表現的畫,分發給小組。
2.學生討論是用什么方法表現出來的。
3.鼓勵學生嘗試表現。學生分組制作,比賽看哪一組用的方法多,效果好,速度快。
4.學生把作業粘貼在教室展板上?
用撒鹽、吹色、油色吸 附、染紙等方法表現的畫面。
二、欣賞探究
1.出示星空的圖片,與學生作業比較。
提示語:廣闊的天空,深邃而神秘,閃爍的星星好像寶石鑲嵌在天幕上。剛才我們活動中運用的手法是否可以表現美麗的星空呢。
2.引導學生討論交流關于星空的故事、傳說.以及宇宙知識,激發學生對星空的探索欲望。
3.欣賞星空的圖片,從星空的色彩、星空的形狀與布局、日月星辰的運行變化、形態與明暗的對比等方面進行交流,從而獲得色彩、節奏、造型的美感啟示。
4.進一步欣賞表現星空的作品。
勝井三雄的“計算機設計展的海報”分析;經電腦處理的“銀河系圖片”;皮爾·門德爾的“平面設計”作品分析等。
5.教師出示一幅表現星空的平面設計作品,利用photoshop軟件改變了構圖、色彩、形狀的新畫面,分析構圖、色彩、形狀等,學生進行比較分析。
6.幾名學生上臺分別作構圖的拼擺練習。 7.臺下學生評價,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并調整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