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美術第4課 城市園林教案
皇家園林
私家園林功能處理政務、受賀、看戲、居住、園游、祈禱以及觀賞、狩獵,為封建帝王的離宮別院。待客、生活、讀書、游樂。規模規模浩大、面積廣闊,有數千畝之廣;多選擇在京城之郊或其它空曠之地。占地不大,多者幾十畝,小者僅幾畝;多與住宅結合在一起。風格追求宏偉的氣魄,及金碧輝煌的建筑色彩;講究整體布局與開闊的景觀,盡顯帝王氣派。追求平和、寧靜的氣氛,及清淡雅致的環境色彩;創造世外桃源的境界。5、拙政園拙政園位于蘇州市婁門東北街178號,占地60畝,是一座始建于公元十五世紀初的古典園林,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晉代文人潘岳《閑居賦》中有“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之句,拙政園即取其之意而命名。經過幾百年的蒼桑變遷,現存建筑大多為太平天國及其后修建,但明清舊制大體尚在,拙政園仍保持著平淡疏朗、曠遠明瑟的明代風格。1961年3月4日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全園分東、中、西三部分。總體布局特點,東疏西密,綠水環繞,水面面積約占全園面積1/3,水是全園的紐帶和靈魂。東部地勢空曠,平崗草地,竹塢曲水,芙蓉榭、天泉亭等亭閣點綴其間。蘭香堂是東部主廳,廳中部屏門南側為漆雕《拙政園全景圖》,把全園景色融于一壁。中部以遠香堂為主體,山水明秀,廳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園的精華所在。從東部進入中園,一泓清池映入眼簾,古樹傍岸,垂柳拂水,湖石峻秀。遠處一洞隱約可見。池南廳堂林立,錯落有致。池北巖島,溪橋相連,百年楓楊。山、水、石、池、林、亭、堂融合的宛如天然。西部水廊逶迤,樓臺倒影,清幽恬靜,三十六鴛鴦館和十八曼陀羅館等體現出江南建筑的精巧。西部以池水為中心,回廊起伏,水波倒影,是江南園林的典型代表。6、頤和園頤和園地處北京西北郊外,其前身清漪園,是清朝乾隆時期(1750年)修建的,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1888年開始,慈禧歷時十年重建,改名頤和園。19xx年又遭八國聯軍的嚴重破壞,19xx年再次修復。這座巨大的園林占地293公頃,水域面積(昆明湖)占全園的3/4。全園分為宮廷區和苑林區。宮廷區位于頤和園的東面。樂壽堂、德和園、仁壽殿、玉瀾堂等一組富麗堂皇的建筑群,是帝王們勤政、居住的地方。其占地不大,相對獨立于其后的面積廣闊的苑林區。苑林區以萬壽山、昆明湖為主體。昆明湖四周有各種建筑。湖中有島,由十七孔橋與岸相連。湖的西部有仿西湖的蘇堤,堤上有六座造型優美的石橋。與昆明湖相對應的是著名的的萬壽山,山水相連,自成一色。萬壽山的前山正中,是一組龐大的建筑群,自山頂的智慧海往下為佛香閣、德輝殿、排云殿、排云門、云輝玉宇坊,構成一條中軸線,山下便是有“世界第一廊”之稱的“長廊”。長廊之前即是碧波蕩漾的昆明湖。后山的景觀與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環境。除中部的佛寺“須彌靈境”外,建筑物大都集中為若干處自成一體與周圍環境組成精致的小園林。它們或踞山頭,或倚山坡,或臨水水面,均能隨地貌而靈活布置。后湖中段兩岸是乾隆時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買賣街”遺址。1860年英法聯軍焚園時,后山景區化為灰燼。光緒年間修建頤和園時也未恢復。7、凡爾賽宮園林著名設計師勒·諾特設計建造的法國凡爾賽宮規模宏大,風格突出,內容豐富,手法多變,最完美的體現著古典主義的造園風格。 這座園林布局比較復雜,花園在宮殿西側,從南至北分為三部分。南、北兩部分都是繡花式花壇,南面繡花式花壇再向南是橘園和人工湖,景色開闊,是外向性的;北面花壇被密林包圍著,景色幽雅,是內向性的,一條林蔭路向北穿過密林,盡端是大水池和海神噴泉。中央部分有一對水池,從這里開始的中軸線長達3公里,向西穿過林園。林園分兩個區域,較近的一區叫小林園,被道路劃分成12塊叢林,每塊叢林中央分別有回紋迷路、水池、水劇場、巖洞、噴泉、亭子等,各具特色。遠處的大林園全是高大的喬木。中軸線穿過小林園的一段稱王家大道,中央有草地,兩側排著雕刻。王家大道東端的水池里立阿波羅母親的雕像,西端的水池里立阿波羅雕像,阿波羅正駕車沖出水面。這兩組雕像表明,王家大道的主題是歌頌太陽神阿波羅,也就是歌頌號稱“太陽王”的路易十四。進入大林園以后,中軸線變成一條水渠,另一條水渠與它十字相交,構成橫軸線,它的南端是動物園,北端是特里阿農殿。 凡爾賽宮園林是作為綠色的宮殿和娛樂場來建造的,確實展示了高超的開創廣闊空間的藝術手法,不愧為歐洲古典園林巔峰之作。 8、現代城市綠地現代城市綠地是“城市用地分類”中規定的綠化用地,用以改善生態、保護環境、美化景觀、提供游憩場地。現代城市綠地包括市區街道內存在的片狀綠地、斜片綠地,沿道路、鐵道、河川與高壓線下的帶狀綠地,道路空間的橋臺地、交通環島、街頭小花園,以及附屬社會福利設施的片狀綠地等。9、申城綠地近年來上海先后建起了許多大型公共綠地。 人民廣場綠地是由解放前的跑馬場到解放后的集會廣場,改建為目前以綠為主、既有時代氣息又有傳統文化內涵的園林廣場。它以市政大廈為中心,由人民公園——市政大廈——博物館構成廣場的中軸線。在市政大廈與博物館之間辟建中心廣場,在軸線兩側設東、西副廣場。中心廣場是外方內圓的下沉式旱泉廣場,設有地下噴泉,并由l幅上海市版圖、4座紫銅花缽和6幅以上海歷史文化為題材的花崗石浮雕裝飾,以體現“浦江之光”的寓意,使廣場融入歷史文化的內涵。在廣場東、西綠地內,分別設置“旭日廊”、“明月廊”、花壇、雕塑(緩建)構成輔助廣場。廣場外圍綠化由香樟、雪松和灌木構成環狀復合常綠林帶,以增加廣場了綠化氛圍,并把近百座體形粗俗、布局紛亂的工事構筑隱蔽其中。綠帶中設有青石板嵌草的步行路和半圓圈椅,供游人散步、休息。廣場內部則以低矮灌木、花叢草地為主,形成開闊、明快的綠化空間。廣場綠地采用先進的噴灌系統,廣場燈和部分草坪燈設有背景音樂系統,廣場采用無障礙設計。 延中綠地位于上海“申字”高架道路中心結合點,地跨黃浦、盧灣、靜安三區,是鑲嵌在市中心的一塊價值連城的翡翠。建成面積約23公頃,由12幅綠地組合而成,是近年來中心城區建設面積最大、品位最高、樹種最豐富、綠地形式最多樣的生態型綠地。綠地之中一池碧波,群樓環抱,水波變幻出抽象畫般的都市畫卷,讓你遐想無限。 陸家嘴中心綠地占地10萬平方米,在金融貿易中心區林立的幢幢高樓中,被稱為城市中的一葉“綠肺”。門口八個高低不同像蘑菇的燈取名為“春”,抽象造型現代氣息濃厚。蜿蜒于綠地中的仿磚型混凝土路面,勾勒出上海市花“白玉蘭”圖案;中間8700平方米的人工湖恰似一幅浦東地圖,構思精巧又具氣勢。湖畔巨型白色“觀景篷”是看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群樓的最佳位置,夜晚在燈光輝映中像飄浮的船帆。碧綠的湖水,潔白的噴泉,起伏而有層次的大草坪,還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摩天大樓,令人心馳神往。 太平橋綠地位于市中心黃金地段——黃陂路興業路口。該綠地以湖光、山色、叢林為特點,在綠地中布置了近一公頃面積的水體,并以此為主體使整個綠地構成了沿東西長軸方向三個層次的園林景觀,即綠地北側寬闊的湖濱親水臺階和平臺、中部開闊的湖面水景,南側山林草坡。整個綠地構圖簡潔,氣勢恢宏,山體,湖面、綠化互為襯托,相映成輝,相得益彰。設計師還充分考慮了它與一大會址的關系,巧妙地在興業路路端設計了一個親水平臺式的小廣場,伸入湖面,使游人在綠地中更好地眺望一大會址的同時,聯想到黨的誕生之地“南湖’。 古城綠地地處老城廂,占地面積3.88萬平方米。公園建設以改善豫園老城廂地區的環境質量,提高周圍居民的生活質量為目標,采用現代的園林表現手法來體現“古”與”新”的結合與過渡。以一條圍繞城的護城河,河上的吊橋,河邊的城墻,及丹鳳樓、錢業公所、民居縮影等景點來反映了上海傳統文化歷史,而森林茶座、大草坪、下沉廣場等景點則為市民提供了休息和活動場所。世紀公園是上海內環線中心區域內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態型城市公園。占地140.3公頃,以大面積的草坪、森林、湖泊為主體,體現了東西方園林藝術和人與自然的融合。建有高柱噴泉、音樂旱噴泉、四季園、世紀花鐘、大型浮雕、林間溪流、卵石沙灘、銀杏大道、緣池等園林景觀。園內阡陌縱橫,丘陵起伏,喬木常綠,湖水清澈,林間小溪蜿蜒流過。園中,上海最大的人工湖面上悠閑地游弋著成群的白鵝,與對岸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等現代化高樓群融為一體。現代與傳統,都市建筑與田園風情,構成了諧和的統一。長壽公園位于上海市長壽路商住街中心地段,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公園規模宏大、景觀豐富,秉承民族傳統文化精髓,吸收西洋園林景觀設計精華,具有極佳的生態、景觀效果,獨具海派文化氣息,是市民休閑、娛樂的一方綠色空間。公園劃分為五大主要景區:中央景區綠森林,東南景區水鋼琴,東北景區水森林,西南景區五彩林,西北景區黑森林。園內,階梯式的水簾由上而下,遍及整個綠地,無論你走到哪里腳下都有潺潺流水。特別是鋼琴形的巨大音樂噴泉,“彈唱”起來,水花飛濺,晶瑩剔透,變換無窮。公園植物品種豐富,約120種,春、夏、秋、冬,季季有綠,季季有花。新虹橋中心花園地處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塊,在延安西路、虹橋路和伊犁路相匯交的三角地之中,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新虹橋花園引進了園林先進思想和風格,造景以植物為主,植物配置以喬木為主,綠量充足,喬、灌、草的比例合理。以不同高度滴落的水溪、湖泊和不同寬度的彎曲道路把整個花園串聯起來。在園中還有幾處不同高度的山坡,在山坡和道路旁引進許多大樹,使花園顯得更加粗獷、流暢、活潑。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的主題,使人們有置身舒適綠洲和回歸大自然的感覺和享受。徐家匯公園位于徐家匯廣場東側,北起衡山路、南至肇嘉浜路、西臨天平路、東近宛平路,占地面積約7. 27萬平方米。徐家匯公園的設計以生態理論為指導,以綠為主,特別突出與原有徐家匯繁華商業圈以及衡山路殖民地時期的花園別墅風格的融合,以茂密的大喬木、各類花灌木、地被植物構成綠地的要素,綠化配置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也引進了一些特色綠化景觀,有挺拔茂密的竹林,四季常青的松林,有展示熱帶風情的海棗和椰子,也有季相明顯的欒樹林,沿湖還有芬芳的桃李和搖擺的垂柳,綠化品種豐富,搭配合理。同時通過保留建筑、雕塑小品、平靜的湖面、貫穿東西大半個園區的景觀天橋以及保留并重新修繕的大工業時代留下的煙囪等景觀將綠地連接為完整的城市綠色景觀。 大寧靈石公園具有市區少有的活水湖,湖上有三座具中國特色的連拱橋把湖面分成內外、大小兩塊,仿佛使人步入杭州西湖的意境。還有“九曲木橋”盤旋湖面,猶如豫園的九曲橋。令人叫絕的是湖邊還有棕櫚、白沙組成的“上海夏威夷”景點,如此中西合璧、古今相融的設計理念,使大寧綠地的人工湖獨具特色。 市民們鐘情于城市綠地,他們在此晨練、漫步、休憩,會友。這些綠地不僅改善了上海的生態環境,更給市民帶來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隨著上海綠化工程步伐的加快,一片片綠地誕生了,對都市人來說,親近綠色已不再是奢望。 10、綠地椅凳設計綠地中的椅凳,是人們的休憩之處。綠地椅凳的設計,首先要根據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制定其高度和構件形狀,要求實用、舒適。然后考慮其造型和材質。綠地椅凳的類型很多,有單體的、連體的,有與桌子的組合的、與綠化結合的,還有兼其它功能的。綠地椅凳的材質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木材、石材、水泥、塑料、不銹鋼等。各種造型、各種材質的椅凳要與環境相融合。 11、園林意境通過園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賞者觸景生情產生情景交融的一種藝術境界。 園林是一個真實的自然境域,其意境隨著“季相”(時序)變化、“時相”(朝暮)變化、“氣象”(陰晴風雨霜雪煙云)變化、“齡相”(生命植物)變化、物候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在意境的變化中,要以最佳狀態而又有一定出現頻率的情景為意境主題。如杭州的“平湖秋月”、“斷橋殘雪”等。同時,中國園林藝術是自然環境、建筑、詩畫、楹聯、雕塑等多種藝術的綜合。園林意境產生于園林境域的綜合藝術效果,喚起游賞者的記憶、聯想,產生物外情、景外意。 中國園林意境的創作方法可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體物”的過程,即通過調查研究,對特定環境與景物所適宜表達的情意作詳細的體察。二是“意匠經營”的過程,即在“體物”的基礎上立意、規劃布局、剪裁景物。三是“比”與“興”,即通過外物與景象來抒發、寄托、表現、傳情達意。 12、園林布局園林設計總體規劃的一個重要步驟,是根據計劃確定所建園林的性質、主題、內容,結合選定園址的具體情況,進行總體的立意構思,對構成園林的各種重要因素進行綜合的全面安排,確定它們的位置和相互之間的關系。如園林內容和藝術形式的選擇,山嶺、水體的位置和大體輪廓的確定,不同功能用地的劃分和銜接,活動和安靜景區的布置,園林主景、主要出入口和干道的安排等。布局時須綜合考慮平面和立面之間的關系,使全園結構形成一個能夠滿足功能和景觀要求的統一體。布局是否合宜得體關系到建園的成敗。 布局要順應自然,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加以適當的改造,才能構圖得體合宜。園林布局要體現時代精神、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要不斷推陳出新。各國園林有不同的形式、流派和風格,形式上有自然式、規則式、混合式等。要根據建園意圖和基地環境確定布局的藝術形式。一個園的藝術形式一般應該統一和諧,如用混合式,則在不同形式的銜接上要處理得順理成章。 園林是一種多維空間供游人身臨其境進行游賞。組織景區、分隔空間務使全局既有分隔又有聯系,各個景區互相呼應襯托。布局要突出主體,分別主次,利用地形、植物和建筑、道路等分隔空間,有開有合,有聚有散,曲折多變,小中見大,使全園既有變化又有統一,使游人感覺有不窮之景,不盡之意。 風景點的布設既要注意供游人駐足留憩細細欣賞的靜觀效果,也要善于運用風景透視線來聯絡組織各個景點,使游人在進行中感到景色時隱時現、時遠時近、時俯視時仰望,不斷變化,層層展開,收到步移景異的動觀效果。 13、造景通過人工手段,利用環境條件和構成園林的各種要素造作所需要的景觀。“景”即境域的風光,也稱風景,是由物質的形象、體量、姿態、聲音、光線、色彩以至香味等組成。景是園林的主體,欣賞的對象。 造景方法主要有:①挖湖堆山,塑造地形,布置江河湖沼,辟徑筑路,造山水景;②構筑樓、臺、亭、閣、堂、館、軒、榭、廊、橋、舫、照壁、墻垣、梯級、磴道、景門等建筑設施,造建筑景;③用石塊砌疊假山、奇峰、洞壑、危崖,造假山景;④布置山谷、溪澗、亂石、湍流,造溪澗景;⑤堆砌巨石斷崖,引水傾瀉而下,造瀑布景;⑥按地形設淺水小池,筑石山噴泉,放養觀賞魚類,栽植荷蓮、蘆荻、花草,造水石景;⑦用不同的組合方式,布置群落以體現林際線和季相變化,以及孤立樹的姿態,造花木景;⑧在園林中布置各種雕塑或與地形水域結合,或單獨豎立成為構圖中心,造雕塑景。 14、街道綠地和住宅小區綠地平面圖設計方法、步驟⑴根據功能劃分娛樂、健身、休憩等活動空間,注意街道綠地和住宅小區綠地的區別。 ⑵分布建筑、道路、水體、草地等造園要素,塑造歷史、文化景觀。⑶點綴以各類花木。⑷先作草圖,再作彩色正稿。 15、相關網址圖片中國:
中國園林設計網:上海城市綠色生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