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美術第6課 城市藝術活動教案
第6課 城市藝術活動課時建議:3—5教時一、本課概述城市藝術活動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藝術節、旅游節、電影節、音樂節、服裝文化節……如此豐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的盛大城市文化節慶,不但通過吸收世界文化精華,弘揚民族文化,提高了我們城市的品位;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們城市的勃勃生機和獨特魅力。城市文化節慶是人民大眾的節日,節慶期間開展的巡游表演、舞臺演出、影視展示、藝術展覽、以及游園和廣場文藝活動,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本課在“感受與欣賞”板塊中,介紹了“城市文化節慶”和“民間藝術表演”;在“體驗與創作”板塊中,安排了“城市文化節慶海報的設計”和“浮雕創作《我們的都市》”;在“拓展與融會”板塊中,將體驗、創作的內容拓展為“民間藝術才藝展示”、“城市網頁設計”、“城市文化節慶音樂作品展演”;“品味生活”和“藝海搜索”板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城市文化節慶活動,并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了解世界各著名城市的文化節慶、探究“海派文化”的特點、關注xx年上海世博會在文化藝術方面的新舉措;而頁眉上的“信息點擊”板塊,則擴充了學生學習的知識內容。二、教學目標體驗與發現:感受城市文化節慶的濃厚文化氛圍,感受民間藝術質樸動人的魅力,認識城市文化節慶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實踐與創造:嘗試設計城市文化節慶海報、創作浮雕《我們的都市》。欣賞與評議:欣賞我國民間藝術,欣賞世界文化精華,欣賞同學們的海報和浮雕作品,并予以分析與評價。三、重點與難點重點:感受城市文化節慶,欣賞我國民間藝術,嘗試海報設計與浮雕創作。難點:城市文化節慶海報設計中,新穎、獨特的創意;浮雕《我們的都市》創作中,形象的概括與提煉。四、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等。學具:鉛畫紙、水粉顏料、毛筆、鈣塑板、美工刀等。五、教學過程與指導要點板塊
教學過程與指導要點
預期學習效果感受與欣賞1、運用各種教學媒體,感受中外城市文化節慶,認識其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學中可以以城市為線索,如上海的、我國著名城市的、世界著名城市的;也可以以城市文化節慶的內容為線索,如藝術節、電影節、音樂節、服裝節等等。2、通過音像播放、圖片實物展示等教學手段欣賞我國民間藝術,了解其豐富多彩的形式,感受其質樸動人的魅力。3、有關概念可引導學生自學“信息點擊”板塊。感受中外城市文化節慶,認識其重要作用;欣賞我國民間藝術,了解其形式,感受其魅力。體驗與創作1、指導學生通過欣賞,發現和了解城市文化節慶海報的構成要素、設計要求、表現形式與制作技法,發現和了解城市文化節慶海報設計中圖形、文字、色彩、空間的處理方法,并嘗試各類城市文化節慶海報的設計。 作業要求: 基礎層面——主題明確,構圖適當。 深化層面——色彩鮮明,繪制工整。 探究層面——構思新穎、獨特,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視覺沖擊力。2、在運用圖例或實物介紹鈣塑板浮雕創作的方法、步驟基礎上,引導學生組成小組,選擇適當的題材,通過形象的概括與提煉,嘗試進行鈣塑板浮雕系列《我們的都市》的創作。 作業要求: 基礎層面——主題鮮明,形象生動。 深化層面——合作默契,制作精致。 探究層面——選題獨特,造型優美,具有鮮明的現代視覺藝術美感。了解海報、浮雕設計基礎知識,體驗設計過程,發揚協作精神,樹立創新意識。拓展與融會1、在學生民間藝術才藝的展示、表演、交流中,感受我國民間藝術質樸動人的魅力,感受同學們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才藝,學習藝術的欣賞與評價。2、運用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嘗試城市網頁設計,為美術、計算機、歷史、地理等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可結合計算機課進行。3、通過城市文化節慶主題歌的展演,感受城市節慶獨特的文化氛圍。突破學科界限,進行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品味生活積極參與城市文化藝術活動,提升自己的文化藝術素養。 通過參與城市文化藝術活動,提升文化藝術素養。藝海搜索鼓勵學生通過各種信息途徑,了解中外著名城市的各類文化節慶活動,探究“海派文化”的特點,關注xx年上海世博會在文化藝術方面的新舉措。學會運用各種信息資源進行學習。六、教學設計的開發1、參與城市文化節慶活動:組織學生參與旅游節、藝術節等城市文化節慶活動,全身心融入濃郁的城市文化氛圍之中,并指導他們記下自己的活動體會。2、運用計算機技術設計海報:鼓勵學生將計算機操作知識、技能創造性地應用于城市文化節慶海報設計,并將學生作品于校園網中進行匯展。3、石膏板浮雕創作:用石膏粉制成石膏板,通過雕刻進行浮雕創作。七、教學評價1、評價內容⑴知識與技能要求:了解各類城市文化節慶及其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了解我國民間藝術其豐富多彩的形式及其質樸動人的魅力,初步掌握海報和鈣塑板浮雕設計、制作的基本方法。⑵學習過程要求:自覺融入學習集體,積極參與通過感受、討論、設計、制作和交流的學習過程。⑶獨創性要求:在創作、設計中,以獨特的視覺語言表現時代的脈搏。⑷其它要求:“體驗與創作”部分的評價,還可參照《教學過程與指導要點》中“作業要求”進行。2、評價方法 ⑴學生自評、互評: 學生自評、互評課堂創作、設計作品,交流各自的學習體會。⑵教師點評: 教師對典型的或有個性的作業或觀點進行分析、評價。 八、信息與資料1、上海主要文化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