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美術第6課 城市藝術活動教案
月份
城市文化節慶
4月
上海桃花節(南匯區)
上海國際茶文化節(閘北區)
上海龍華廟會(徐匯區)
5月
上海國際龍舟賽(青浦區)
上海國際花卉節(普陀區)
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
“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逢奇數年舉辦)
6月
上海電視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少年兒童文化藝術節(每三年一屆)
9月——10月
上海旅游節
上海桂花節(徐匯區)
10月
上海柑桔節(寶山區)
上海國際魔術節
11月
上海國際藝術節2、上海文化節慶介紹(部分)上海國際花卉節是國際性花事盛會。通過傳播生態環境知識,喚起民眾投身綠化植樹,陶冶情操,提高生活質量,建設美好家園。每次盛會,世界各國的名花異卉匯成一個花的海洋。展區內,以花卉等植物做成的造型置景,花色豐富,主題鮮明,構思巧妙。千姿百態的插花、風格迥異的盆景、造型奇特的根雕、磷磷燦燦的奇石構筑成了一個讓人大飽眼福、盡顯自然魅力的繽紛世界。同時,少數民族歌舞表演、名家書畫表演、劃船比賽、花卉即時攝影賽等豐富多彩的花文化系列活動,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于一體,增添了賞花客的樂趣,并留在人們美好的記憶中。 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已經成為上海乃至時尚業的節日。博覽會、經典聯想、中國情結、流行趨勢發布、著名設計師作品發布,展示了時尚的魅力;國際服裝論壇,以理論引導實踐;服裝設計大賽、時裝模特大賽,新秀迭出。東西南北,八面來風,國內外兼容并蓄,充分體現出其“重設計、創品牌、拓市場”的宗旨。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集國際性、文化性、商貿性、專業性、群眾性于一體,并呈現出“檔次更高、專業更強、門類更廣、聲勢更大、創意更新、群眾參與機會更多”等六大特點。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以豐富的節慶活動、嶄新的面貌,全面展現“上海——東方時尚之都”的魅力。
上海國際電影節是我國唯一的國際電影節,是自1993年以來中國與世界各國電影界友好交流的重要活動之一,并躋身于世界九個a級國際電影節之中。上海國際電影節包括: “金爵獎”國際影片評選,國際影片展映,電影學術研討會和國際影片交易市場。 上海國際少年兒童文化藝術節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批準,由中國福利會等單位主辦,是每三年定舉辦的具有世界影響的少年兒童文化藝術交流的盛會。在“和平·友誼·未來”的主題下,節日的各項活動極富特色,有熱烈隆重的開幕式、歡樂活潑的吉祥物、才藝俱佳的和平小天使、締造友誼的金鑰匙、縱論天下的國際兒童論壇、五彩繽紛的國際兒童博覽會、一流水準的國際兒童劇展演、異域風格的專場演出、神韻悠悠的童笛盛會以及情深意長的閉幕式,不同語言、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們匯聚一堂,高歌和平、暢述友誼、創造未來。上海旅游節由上海黃浦旅游節發展而來的國際性節慶活動。多年來,上海旅游節集中展示了上海都市風光、都市文化、都市商業。她以"走進美好與歡樂"為主題,以"人民大眾的節日"為定位,推出了觀光、休閑、游園、娛樂、文體、會展、美食、購物八大類百余項都市旅游特色節目,并以優質服務迎接來自海內外的千百萬來賓和游客。上海旅游節已成為上海市民及海內外熱愛上海、關心上海的朋友共同的節日。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是國家級國際藝術節,是我國最高規格的對外文化交流節慶活動,也是全國第一個國際性的藝術節。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每年舉辦一屆,其活動內容包括舞臺演出、演出交易會、藝術展覽展示、群眾文化活動等。在注重節目經典性的同時,更加強了群眾的參與性,突出“人民的藝術節”這一辦節宗旨,體現它的包容性以及超前意識。為“吸收世界優秀文化,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推動中外文化交流”成功地搭起了一個舞臺。 上海電視節是具有比賽性質的大型國際電視交流活動,每年舉辦一屆。電視節的宗旨是"和平、友好、合作、交流",目的是加深各國間的了解,增進各國電視界人士的友誼,促進電視藝術的提高和發展。上海電視節包括白玉蘭獎國際電視節目評選,國際電視節目展播,國際影視節目交易市場,國際廣播電影電視設備展覽等活動。 3、我國部分民間藝術介紹龍舞,也叫“龍燈”。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國很多地區。“龍”的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紙、布等扎成,節數不等,但為單數。每節內能燃燭的稱“龍燈”,不燃燭的稱“布龍”。舞時,由一人持彩珠戲龍作舞。此外還有用荷花、蝴蝶組成的“百葉龍”,用長板凳扎成的“板凳龍”等多種形式的龍舞。在舊社會,有的地區有舞龍祈雨的風俗。龍舞流傳歷史悠久,在漢代已有記載(見《春秋繁露》)。獅子舞,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國很多地區。各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一般由兩人合作扮一頭大獅子(有的地區稱“太獅”),一人扮作一頭小獅子(有的地區稱“少獅”),另一人扮武士,持彩球逗引。在表演上可分“文獅”、“武獅”兩種:“文獅”主要刻畫獅子溫馴的神態,有搔癢、舔毛、打滾、抖毛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勇猛的性格,有跳躍、跌撲、登高、騰轉、踩球等動作。獅子舞的動作技藝性很強。新中國成立后,經過加工提高,是深受人民喜愛的民間舞蹈。獅子舞流傳歷史悠久,漢代即已流行(見《漢書·禮樂志·孟康注》)。腰鼓舞,也叫“打腰鼓”。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原流行于陜北一帶。舞者在腰間掛一橢圓形小鼓,雙手各執鼓槌,交替擊鼓,邊敲邊舞。1942年以后,解放區的文藝工作者對原有腰鼓形式進行了改革,發展成為節奏強烈、動作健壯有力的群眾性集體舞蹈。新中國成立后,腰鼓舞成為群眾在節日、集會時經常表演的民間舞蹈。高蹺,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國很多地區。有的地區也稱“高蹺秧歌”。舞者扮成各種人物,手持道具,雙足踩著木蹺(有踏腳裝置的木棍,高者三、四尺,矮者尺余)而舞。表演形式有集體對舞的大場和兩三人表演的小場。高蹺流傳歷史悠久,在<<列子·說符》中已有記載。泥塑,亦稱彩塑。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雕塑工藝品。是在粘土里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后,捏制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干,先上粉底,再施彩繪。中國最著名的彩塑如敦煌莫高窟的菩薩和太原晉祠的宮女,無錫的“惠山泥人”及天津的“泥人張”,各具風格。面塑,也叫“面人”。一種民間工藝品。是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種小型人物。流傳于中國各地。草編,中國民間廣泛流行的一種手工藝品。草編的原料是利用各地所產的草,就地取材,編成各種生活用品,如提籃、果盒、杯套、盆墊、帽子、拖鞋和枕、席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種彩色的草,編織各種圖案;有的則編好后加印裝飾紋樣。既經濟實用,又美觀大方,深受人民喜愛。主要品種有:河北、河南、山東的麥草編,江蘇嘉定、廣東高要、東莞的黃草編,浙江的金絲草編,湖南的龍須草編及臺灣省的草席等等。 皮影,中國民間皮影戲所用的一種皮制的人物形象。皮影的制作,最初是用厚紙雕刻,后來采用驢皮或牛羊皮刮薄,再行雕刻,并施以彩繪。風格類似民間剪紙,但手、腿等關節是分別雕制后再用線連綴在一起的,表演時能夠活動自如。4、海報海報又名“招貼”或“宣傳畫”.屬于戶外廣告.分布在各街道、影劇院、展覽會、商業鬧區、車站、碼頭、公園等公共場所。國外也稱之為“瞬間”的街頭藝術。海報相比其它廣告具有畫面大、內容廣泛、藝術表現力豐富、遠視效果強烈的特點。畫面大:海報張貼在熱鬧場所,它受到周圍環境和各種因素的干擾,所以必須以大畫面及突出的形象和色彩展現在人們面前。遠視強:為了使來去匆忙的人們留下印象,海報設計還要充分體現定位設計的原理。以突出的標志、標題、圖形,對比強烈的色彩,或大面積空白、簡練的視覺流程成為視覺焦點。藝術性高:海報內容廣泛、形式多樣,藝術表現力豐富。有具藝術表現力的攝影,造型寫實的繪畫,以及漫畫等表現形式。海報的針對性很強,要根據廣告主題,充分發揮想象力,盡情施展藝術手段,給人們留下感人的畫面和富有情趣的感受。我們要充分發揮海報的特點,通過了解主題、對象和環境的具體情況,充分發揮想象力,以其新穎的構思、短而生動的標題和廣告語、具有個性的表現形式,強調海報的遠視性和藝術性。用自己獨特的視覺語言,設計出風格各異、形式多樣的海報,同時代脈搏合拍,與文明進步共鳴。5、海報設計的一般方法與步驟l 構思。首先可以根據主題列出相關的圖形,并通過各種組合多畫些小草圖。現代的視覺傳達設計已不滿足過去那種各自獨立、靜止不動的形體組合關系,拋棄了能夠獲取清晰形象的并列法,而采用更深奧、更具戲劇性的構形方式。以超越視覺常規習慣,追求新奇、強烈、耐人尋味的視覺效果。l 起稿。通過篩選,確定最滿意的草圖,用鉛筆將其繪于圖紙上。l 著色。以水粉顏料上色,先鋪底色,再繪細部。l 寫字。直接用鉛筆在畫紙上打格,然后用顏料將標題、廣告語等文字描出。6、海報圖例說明《澳門國際音樂節海報》:張國偉設計。畫面以“同構”的方式將音符形象“嫁接”在古典植物紋樣上,將這組看上去似乎毫不相干的東西的內在意義和形狀巧妙地融于一體,而創造出一種富有新意的圖形。在增強視覺沖擊力的同時,加強了人們對事物深層意義的理解。色彩的處理上,作者以幽雅的深綠底色襯托出音符的五彩繽紛。既具有整體的統一和諧,又不失局部的豐富變化。圓潤流暢的線條,閃爍跳躍的色彩,洋溢著優美的音樂感,別出心裁地表現出“國際音樂節”這一主題。《中國旅游節海報設計草圖》:作者嘗試以“交像圖形”這一奇特的構合方式,使由男女老少組成的旅游團和長城渾然一體,準確、并耐人尋味地表達了“中國旅游節”這一概念。作者在作畫時,既考慮到圖形形體的確定組合,又于旁邊出現的空白處填入不同的物形。色彩上,作者又強調概括、簡練,使觀眾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造型上。《青島旅游節海報設計草圖》:青島市為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作者選取了細浪、彩篷、金沙灘所構成的青島海濱迷人的風景線,并以流暢的線條、斑駁的色彩和寫意的方式,別具一格地表現出青島旅游節的特色。《上海旅游節海報設計草圖》:這兩幅彩色草圖,一幅繁復、工整,一幅簡潔、隨意,各從不同的側面表現了“上海旅游節”這一共同的主題。左邊一幅,作者采用“色塊透疊”的方式,將上海一些不同時代建造的標志性建筑,以濃艷的色彩重重疊疊地交織成一部絢麗的都市交響樂,烘托出旅游節的喜慶氛圍。在文字的處理上,作者以傾斜排列的標題字,使畫面充滿了生氣。右邊那幅,作者則以了了數筆,輕松地勾勒出東方明珠電視塔及周圍的建筑,并染以淡雅的色彩,與星星點點的標題文字相映成趣,整幅畫面透出的是舒暢、時尚的都市旅游情趣。7、上海外灘浮雕《浦江頌》大型浮雕《浦江頌》位于外灘防洪墻上,是上海現代雕塑藝術的代表。浮雕中的彩帶寓意母親河黃浦江,沙船反映了上海的過去,大橋代表著上海的現在,東方明珠則象征上海的未來。 8、網頁設計網頁設計不同于一般的平面設計,它是包括圖標設計、文字設計、動畫設計、聲音設計在內的綜合性設計。其版面布局的步驟為:l 草案。新建頁面就像一張白紙,盡可能的發揮想象力,表現出自己的創意。既可用筆畫在紙上,也可用作圖軟件photoshop等。這一階段只是以線條勾畫出粗略的輪廓,不必考慮細節功能。盡可能多畫幾張,最后選定一張最滿意的作為繼續創作的腳本。l 粗略布局。在草案的基礎上,將確定需要放置的功能模塊安排到頁面上,主要包含網站標志、主菜單、新聞、搜索、友情鏈接、廣告條等。這里我們必須遵循突出重點、平衡協調的原則,將網站標志、主菜單等最重要的模塊放在最顯眼、最突出的位置,然后在考慮次要模塊的排放。l 定案。將粗略布局精細化、具體化,通過聯想產生具有創意的布局。 在布局過程中,我們可以遵循的原則有:勻稱,多指左右、上下對照形式。主要強調秩序,能達到安定、誠實、信賴的效果。均衡,即非對照形式。但也要平衡和韻律,當然都是不均整的,此種布局能達到強調性、不安性、高注目性的效果。對比,不僅是利用色彩、色調等技巧表現,也可進行古與今、新與舊等內容上的對比。凝視,即是利用頁面中人物視線,使瀏覽者仿照跟隨的心理,以達到注視頁面的效果。空白,這種表現方法對體現網頁的格調十分有效。盡量以圖片解說,這對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情感特別有效。9、世界城市文化節慶(部分介紹) 注:表中的月份,是每年固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