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案例評比——畫龍點睛;
如果說這是變味的話我覺得這個口味應該是一種更健康的味道。
信息技術這門曾經前沿的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否應該由“務虛”— “務實”— “務虛”轉變?最初的“務虛”是只口頭重視,無實際投入;接下來的“務實”是注重計算機操作知識的落實;現在是否應該把眼光更多新的“務虛”—模糊學科界限,淡化單一技能,重視綜合素養上來。
同時,我這節課中我也發現在某些方面特別是細節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改進:
1.對學生學情的分析:我在課程設計中希望學生能將操作技能盡量通過自學來掌握,淡化了教師講解操作步驟的環節。但是在課堂上,但由于對當地學生的情況沒有做深入的了解,很多同學并不十分適應這種自學的方式,所以影響了對基礎操作技能的掌握。因此也導致了第二個問題。
2.知識點的落實情況:自學的效率不夠高,因此練習的有效性就打折扣了。這也是我上課后的一大遺憾,我感覺學生對如何進行數據分析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但是基本的創建和修改表格并不能說有突破性的提高。所以如何有效地精講是我面臨的一大課題。可能接下來這個問題對于解決有效精講有啟發。
3.任務設置的合理性:可能是我的任務設置比較偏重于應用,而缺乏技能的整理。所以學生在對excel圖表的操作還不是十分熟練的情況下就去體會圖表的類型特點及分析方法,是否有些不夠穩扎穩打。應該讓任務更好的起到技能整理、鞏固復習、知識遷移、促進發展的作用。
4.學生評價的有效性和激勵性:對學生活動給予及時正確的評價充分了對學生主體的充分尊重,同時正面有效的評價也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我在這方面還比較欠缺,如我在表揚學生時多用的是模糊的“你回答得很好”等籠統性的語句。其實表揚要具體,表揚的越具體,學生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你真會觀察!”“你的知識面真廣”遠比泛泛的“你真聰明”、“你真棒”有意義。
評價是一門藝術,我要多請教,多學習,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