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案例評比——目錄鏈接;
學生在各自的機器上操作體驗。
……
教師啟發(fā):看了這么多超級鏈接,體驗它的方便性,我們自己來給電子雜志建立超級鏈接。
教師打開學生的電子雜志作品《祖國騰飛·doc》。
教師:大家看到了這位同學精心制作的電子雜志,在看的過程中,有沒有感覺到不方便。看看能不能幫他完善一下?
學生答:需要設置超級鏈接。
教師問:那怎樣來設計呢?大家能不能幫他來設置一下呢?
學生開始躍躍欲試,在自己的電腦上開始操作。
……
教師:好,大家都試過了,會設置這里的超級鏈接的同學請舉手。
(教師本來的意圖是:學生由于以前學習的超級鏈接都是鏈接到外部文件,這里要在文檔內部設置超級鏈接,大家基本都設置不出來,由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由教師演示講解。)
臺下有一位同學舉手:老師,我會!
教師:好,你上來。
這位同學上來后,開始演示,我一見是開始設置書簽,就問:你是通過什么途徑學會這種設置呢,能跟大家說說嗎?
這一學生答:我是小學的時候學會的。
教師:這位同學很厲害,小學時候學到的還記著,大家應該向你學習。好,那請這位同學先下去吧!
(這里,是課堂臨時發(fā)生的情況,筆者處理不好,應該讓該生演示,否則打擊他的學習積極性。)
……
教師演示其中一個目錄:四大發(fā)明相關頁面上的書簽設置,指出書簽設置時名稱要求不能用數字開始,然后跟這一目錄建立超級鏈接。
然后布置任務:給所有的目錄建立超級鏈接。
學生開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同桌同學互相檢查操作的正確性,如發(fā)現錯誤,請互相協作及時糾正。
……
教師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一位學生的操作出現錯誤。
教師:在剛才的操作過程中,有位同學出現了一個問題,現在請大家一起來幫幫他!
教師將這一學生屏幕轉播給每個學生。然后操作。
學生答:書簽位置設置錯了!
教師:那我們怎樣來修改呢?
然后教師演示書簽的刪除,超級鏈接的刪除。
(此處,教師既然發(fā)現了問題,就該讓學生自己來解決錯誤書簽的修改。)
……
教學擴展:
教師:很多同學都設置了相當多的目錄鏈接了,可是,在查看雜志的過程中,每次分頁之間互相切換,又只能回到目錄去查找相關目錄。能否有更簡便的方法,直接回到目錄中呢?
教師:大家根據以前所學,建立適當的圖標從每個分頁直接回到目錄去。
……
教師:在雜志的封底,有一個“聯系我們”的標記,我們給它添加我們的電子郵件地址吧。“觀看更多相關”,我們可以鏈接上我們剛才的網站。
教師提供上交作業(yè)的通道,任務完成的同學將作業(yè)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之后提交。
……
教師:今天我們制作的過程中,真正零距離接觸了“超文本”概念。
板書:超文本
教師:也更加深刻體會了它的涵義:不僅能使我們的網頁互相切換,而且能在我們的電子雜志內部互相切換。
……
課后小結:
教師:大家回顧一下我們今天所學,并對照書本88頁課后表格,填寫完表中的空格。看看自己掌握得如何!
教師:謝謝大家的合作,今天的課上到這里,下課!
【教學反思】
本課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由于心理上感覺自己備課不夠充分,與自己期望目標有一定差距,導致情緒緊張,部分環(huán)節(jié)遺漏,以致上課狀態(tài)不佳,語言跳躍性比較強,對于個別課堂突發(fā)情況處理不當。筆者認為,這堂課是比較失敗的一堂所謂的“觀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