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案例評比——目錄鏈接;
十九課 目錄鏈接
【教 材】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七年紀下(浙江省教育出版社)
【學 段】七年級
【授課教師】浙江省臺州 溫嶺市 溫中實驗學校 徐勇兵
【教材分析】
七年級下第三單元主要學習雜志的修飾和完善,在前面學習內容中已初步完成雜志的各個版面,一個圖文并茂的雜志已具雛形。十九課《目錄鏈接》是通過設置超級鏈接,將雜志的目錄與相關的版面聯系起來,以實現閱讀時的快速跳轉,同時了解電子雜志相對普通雜志所特有的優勢。本課通過學生的親手操作,能夠使學生體驗到勞動豐收的成就感,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u 理解超文本的概念及其相對于傳統文本的優勢。
u 理解書簽的作用
u 掌握書簽的準確插入、刪除方法,能顯示或隱藏書簽。
u 能設置、修改在文字、圖片等對象上指向書簽的超級鏈接。
2、 過程與方法:
以《走進西藏》為主題任務貫穿整節課,在教師引導,同學合作的前提下,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掌握超級鏈接的設置和在瀏覽文本時的便捷及更豐富的功能。初步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3、 情感與態度:
u 通過體驗超級鏈接的便捷,初步培養學生以自我探究的形式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
u 通過走進西藏,了解西藏迷人的風情、奇特的風俗、西藏孩子貧困條件下的學習精神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與刻苦學習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u 教學重點:書簽的準確插入以及在目錄文字上設置鏈接到書簽的超級鏈接。
u 教學難點:對超文本概念的理解。
【教學設想或教學策略】
1.以學生互動游戲引入新課,通過比較電子雜志相對普通雜志所特有的優勢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探索知識的意向并轉化為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思維積極性。
2.計算機只是處理各種生活信息的有效信息技術手段之一,教師應突破技術“瓶頸”,把信息技術課中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超級鏈接設置對初一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特別是書簽的功能與操作既是教學重點又是學生容易出錯的知識與技能。但通過教師直接傳授的形式講解較枯燥,本節課通過《走進西藏》為主題任務,從欣賞西藏迷人風景、奇特風俗和藏區孩子在貧困條件下的學習精神把學生的激情調動超來,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合作交流最終把本課知識建構到自己原有的知識系統中。
3、在本課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身份,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敢于發現問題,并通過師生、生生探究交流解決問題,教師則在反饋交流中簡明有效地落實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使學生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探究式學習,獲得知識、提高技能,涌動愛心與責任,有效落實三維目標。